EN

榫卯也是一种关系 傅中望个展“开物”于泉空间开幕

时间: 2015.4.21

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和木器工艺最基础的构建元素,傅中望在当代雕塑创作实践中广泛运用这一元素,探索一种中国式的结构主义,在这个向西方逻辑借法的当代语境下,也探索一条挖掘中国传统的雕塑创作可能性。2015年4月18日,傅中望个展“开物”在798泉空间开幕,展出艺术家结合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创作的最新作品30余件。

本次展览由泉空间主办,批评家冀少峰策划,也是艺术家时隔20年后在北京举办的第二次展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泉空间负责人王一涵、策展人冀少峰、艺术家傅中望以及众多艺术创作界、美术馆界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傅中望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以榫卯作为创作主体,此次展览展出作品多为近年新作。步入展厅即是此次展览的重要作品《大木作》,一片被彩色覆盖的木头榫卯元件,展厅地面、墙面皆是,这些看似凌乱的木料多为古代建筑材料,例如斗拱,这都是在钢筋水泥都市生活中不常见的,将其置入展览环境,营造一种精神性对话情境。此次展览作品皆围绕“榫卯”展开,在这批作品中,榫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语言的探索,更是一种创作方法,已经将之作为一种当代雕塑创作的方法论。

在这批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傅中望是一个匠人,他在展览现场介绍到所有作品都是个人创作完成,包括木料的选择,榫卯结构的再次重组;他也是一个考察学者,为了更深一步了解作为中国通俗文化的榫卯形式,了解在中国工艺史的发展演变,傅中望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考察,考察在传统文化中的道、器关系;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创新的思考者,中国的当代艺术基本是沿着西方的理论框架发展的,傅中望却立足本土,立足传统,寻得一种贯通传统物质形态与前卫雕塑创作的个人模式。

在傅中望看来,榫卯不仅仅是榫卯本身,而是一种关系纽带,通过一个榫卯能将各个不同的木料组成一个牢不可分的整体。傅中望认为榫卯是结点的艺术,有结点就必能产生关系,在他的创作中,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图解,而是从艺术出发讨论各种关联性,可能是新社会形态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艺术的关系等等,这关系都是一种矛盾、对立、无序、游离、不确定的状态中生存。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