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于渺获“2015·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从“流通”视角切入当代艺术研究

时间: 2015.10.28

2015年10月27日下午,“2015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新闻发布会暨学术对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这是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时隔两年再次在中央美术学院颁发奖项。2015年CCAA评论奖颁予于渺的写作提案《从大街到白盒子,再离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流通介入实践》。

今年的新闻发布会依旧由CCAA总监刘栗溧主持,出席的嘉宾除了担任本次评选的五位评委:《艺术论坛》(Artforum International Magazine)发行人查尔斯 • 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艺术观察》(Art Review)与《艺术观察亚洲版》(Art Review Asia)主编马克 • 瑞伯特 (Mark Rappolt ),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展人、批评家皮力,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办人、收藏家乌利 • 希克 (Uli Sigg),《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国际版)总编郑胜天。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王璜生,王春辰教授和上一届CCAA评论奖获奖者董冰峰。

首先王璜生表示,“CCAA评论奖已经走过18个年头,其持续的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以及标准,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我也有幸于2011年参与评选的工作,并获得了很多收获。近几年来CCAA的新闻发布会以及相关的学术论坛、对谈活动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报告厅举行,我们希望这些活动能够更加深入地和中央美院的学生、老师,跟中国当代艺术界一块来讨论,一块来参与,用具体的行动使CCAA在中国的发展更为引人注目。”

CCAA总监刘栗溧在发布会上介绍了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18年来的情况,之后评委们分别介绍了他们的评选工作。本次评委会一共审阅了26份写作提案,这些提案的研究手段和切入点多种多样,但从整体上提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如今面临的关键挑战。更重要的是,它们同时就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也提出了范围广泛的意见和观点。这些提案的质量和成熟度不仅给评委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表明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话语蕴含的巨大活力。CCAA艺术评论奖希望支持的正是这种活力的增长。

获奖提案及评委陈述

于渺的提案将以“流通”为框架,考察中国艺术家如何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挪用并介入媒体,甚至是商业领域。通过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不同艺术家的策略以及战术性的介入行为,作者将尝试梳理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挪用广告、报纸、超市等流通媒介或空间,将展示空间当作某种“现成品”展览空间处理。他们把作品放入公共进行流通,并从中发现前卫的潜能,同时完全重塑了对观众而言本应熟悉的各种空间。如此一来,艺术家往往身兼设计师、编辑和体力劳动者等多种角色。

随着以画廊为中心的展示系统快速发展,他们作品中包含的活力获得了一种新的迫切性,围绕艺术的价值以及展示手段所产生的价值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对话。这些艺术家始终尝试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游走,并协调于艺术与商业之间不断变动的关系。该现象在过去几年间的发展和变化,及其与面对国际受众时中国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将继续启发有关“流通”现象的研究。于渺的写作提案以“流通”这一新鲜的角度,作为切入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课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她的写作提案有可能提供更多新的资料。

2015年CCAA评论奖获奖人于渺致辞

获奖者于渺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也是沈阳Temporary Pavilion的创始成员,现任OCA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学术及公共项目策划人。她用中英双语发表获奖感言:“我获奖的感受非常超现实,非常荣幸获得2015年CCAA艺术评论奖。此刻我也不例外要说一些感谢的话,这些感谢不是客套,是我此时真实的感受。首先我要感谢乌利·希克凭的真知灼见设立了这个奖项,我感谢评委们大胆把票投给我,因为我的提案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感谢刘栗溧女士带领的CCAA团队在整个评奖过程中的工作。我还要感谢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先行者们,艺术批评的获奖人,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艺术家。尤其感谢我生活中的各个女性的榜样,包括我的母亲作为小说家带来的对文字的敏感,感谢凯伦史密斯女士对我的指引,感谢所有那些每日忙碌于家庭和艺术之间的朋友们,感谢我的先生、我的孩子们,他们给我最长久的生活和最踏实的欢乐。我们通常用一个词‘坐冷板凳’形容长期清苦的工作,但我认为坐冷板凳不是什么苦事,需要有长久的热情去捂热它,从今天开始我将开始捂热的过程。”

2013年CCAA评论奖获奖人董冰峰陈述提案写作情况

董冰峰表示:“感谢CCAA两年前给我这个奖,这两年非常享受学术研究过程,然而也是非常痛苦的工作。首先非常抱歉,因为没有按照规定在两年后正出版提案“展览电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我希望这本书在台湾出版一个完整的中文版,所以我还在与台湾出版局协商当中。‘展览电影’在研究和写作包括理论框架的结构上,对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这项研究不在主流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范围之中。但是我认为,我们必须关注美术馆以外的更多的艺术创作,包括艺术和非艺术讨论,如中国过去20多年独立电影的导演和艺术家,因此我在书中研究了很多这类案例的电影。我还把艺术现象、评论家的观点也写入书中,希望能和更多的读者以及更多的专业界的老师交流。接下来我将抓紧出版的步伐,争取早日接受大家的批评。”

学术对谈:美术馆与艺评人的关系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参与艺术批评的工作中一直在思考,究竟美术馆在艺术批评的生态中扮演什么角色。他认为美术馆既是一个参与者,又是一个被批评的对象,美术馆通过展览系统,展开对当代文化、当代艺术的参与等一系列的公共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讨论标准或者学术标准,是批评的生态中重要的一环。他希望从现场嘉宾的讨论中获得启发。

在马克·瑞伯特看来,艺评人和美术馆就像母子关系,一开始美术馆作为母亲给艺术评论人很多的爱,孩子逐渐长大对母亲有了反抗的情绪。但是如果美术馆的工作做得特别好的话,他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单线的故事,而是一个多重的故事,这是美术馆和艺术批评重叠的地方,即便批评人批评美术馆的展览工作,他们的任务和工作范围其实是一样的。

皮力认为批评工作和美术馆的策划是两种不同的实践,前者需要有理性文字的思维,后者呈现一个视觉的方式。今天批评和19世纪包括20年以前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出版成本变得非常低,而且艺术家如果受过一定的语言训练,并不需要批评家替他写文章,所以批评的工作成为精英内部的行为了。皮力从他自身在美术馆的工作实践说起,中国的情况有点特殊,美术馆倾向于教育的功能,因此批评的理性思维并视觉化传递给社会的公众,在中国是很难很难的工作,现在也刚刚开始。

查尔斯·加利亚诺表示美术馆和批评是一体的,因为皮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他既是策展人又是评论人。一个文明社会发展到最后,需要的东西就是艺术批评人,但是相反的来说,一个文明社会最早需要的东西可能是美术馆。美术馆如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讨论共同的问题,或者寻找历史的共同的地方。对于批评家和美术馆工作而言,他们的是角色一样的,是艺术机构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所以在查尔斯看来,美术馆和艺术批评是缺一不可的。

郑胜天认为美术馆开办的展览本身就是艺术批评要考察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美术馆本身也是艺术批评的知识的生产者,很多重要的艺术批评实际上是通过美术馆的展览和研究来产生和完善的。并结合他的策展经验来说明,他认为最有收获的经历就是和美术馆的合作,因为借助美术馆的力量可以使艺术批评达到深度,所以艺术批评没有办法离开美术馆,美术馆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批评的机构。

乌利.希克表示人们最早的艺术体验从美术馆开始,美术馆和艺术批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可能有一天艺术批评和美术馆变得完全没有关系。如今70%的年轻人从网络或者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往往被抓住眼球的东西吸引,越来越不看重内容,艺术批评也不能幸免。艺术批评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批评家,这是好事但又有风险,这可能冲淡或者压倒严肃的批评或者是严肃的内容。因此大家从美术馆或者艺术批评中获得的知识,现在却面临很大的威胁。

此外,发布会上还公布了将在瑞士波恩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私语”,这次展览将展出乌利·希克近150件的收藏品。乌利.希克表示这次展览会更多的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如今越来越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包括内容、形式多样化的趋势。

文/叶圆凤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