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承办的夏小万个展“自转”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分为“从荒野开始”、 “人与神:自觉的个体”、 “他者的肖像”、 “自由变形与回转”四个部分对夏小万30年艺术生涯不同阶段作品做出系统梳理,完整呈现艺术家个性的艺术演进史,也给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30年提供一个新的契机和线索。
夏小万,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从上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时期开始,他就活跃在当代艺术创作舞台,并不断突破着自己和绘画本体的语言边界,他的艺术作品浪漫而具有个体灵魂,自创的“空间绘画”具有3D的视觉呈现,颠覆了平面与立体的固有艺术观看方式。策展人崔灿灿如是定位夏小万:他是在当代艺术和学院艺术分庭抗礼时代下被两个系统都认可的艺术家,他几乎参与了三十年以来的中国所有当代艺术,他一直“在场”,但又从未被归类。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彼此递进呼应,互为表里,按照历史时间的变化,将夏小万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中国当代艺术所经历的多重背景中,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其他艺术家创作、文献、视频等,通过多维度比较显现艺术家与主流系统之间的暗合或矛盾关系,以此折射出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艺界整体弥漫一种“形而上学”气息,夏小万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开始进入自己的创作。这时期夏小万的创作具有一种“蒙克”式的悲剧色彩,背景荒芜,形象抽象孤零,但不乏人文关怀的浪漫情怀,因此该板块主题命名为“从荒野开始”。在展览设置上,并非把夏小万作为一个文化孤例进行考察,而是将其放置在当时的文化语境全貌中,观察个体与主流系统之间的对比关系。展览展出了王广义、施本铭、丁方等人的作品,通过对比思考夏小万个体价值之所在,以及其个人风格的确立方式。
1986年之后,“新潮美术”作为一个群体性美术运动逐渐结束,艺术家全面开始思考个人语言如何确立以及个体的精神追求走向,夏小万也开启一个纯粹的个人的“自转”系统,并找到“人与神系列”这个入口,且一直贯穿在夏小万以后的创作生涯中。这一系列作品手法自由,造型天马行空,通过艺术家的重新叙事赋予这些“神话”、“鬼怪”新的文化内涵,也体现出艺术家创作个性的“自觉”。艺术家的这些创作,既能看到中国民间的“山海经”传说,也能看到西方的神话故事,他在这些东西文化的交织碰撞中实现其对个体存在方式的追问。
“他者的肖像”系列创作开始于2003年,夏小万利用玻璃切片重叠的技术,创作了一批接近于肉眼感知的“空间绘画”。何谓“他者的肖像”?中西各种神话形象以及虚拟形象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为什么被塑造成我们看到的形象,为何观音是慈祥的女性,为何金刚是怒目圆睁的武士。其实这些形象背后都有它诸如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寄托,这是形象如是形成背后的“他者”。更深层面的思考,这些形象形成的背后,我们又是如何进行编译,又使用了哪些经验、方式。这系列创作一方面是夏小万在艺术形式语言的又一次突破,也是其艺术与文学图像、文化经验之间融汇。
展览前三个部分是对夏小万不同创作时期迥异风格的强调和梳理,第四部分“自由变形与回转”则是对夏小万之所以成为“夏小万”的逻辑概括,从开始创作到现在,他对于“变形”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一直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夏小万这三十多年的创作的源头在哪里,以及他演进历程中的种种经历。该板块展出的《传说》创作于2014-2015年,长约13米,高约5米,由132张色粉作品组成,也是夏小万迄今为止尺幅最大的一件作品。
展览持续至11月27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