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袁运生:我的创作实践与课题研究——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时间: 2015.11.9

2015年11月6日,袁运生教授的讲座“我的创作实践与课题研究‘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是“庆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辉煌系列讲座——大家讲传统”的第一回,由中央美院造型学院策划,丁一林担任主持。

袁先生首先回顾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他提到,自己在美院求学时期,已经对马克西莫夫的教学理念产生了疑惑。因为中苏两国文化其实差异很大,完全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去学习西方是不可取的。在校期间他得到了老师董希文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很大,受到董先生的影响亦很深。1978年,袁运生赴西双版纳写生,画了一大批白描画,后来成为八大美院临摹的教材。白描是一种简约而极具概括性的绘画方法,对造型和线条训练很有益。他当时的思路是,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形成中国的特色。后来举世闻名的机场壁画,同样是这种思路的延续。袁先生回忆了创作这件作品时遇到的阻碍,当时还特别召开了一次有少数民族同学参与的研讨会,大家普遍认为,躶体形象的出现有悖实际生活,难道我们现在没有鞋穿?没有衣服穿吗?袁先生讲到,自己的创作是忠于傣族泼水节的传说故事,后来同学们明白过来,同意保留了作品。

袁先生提到,中国的传承和发展要有中国文化的意识,只有这样,无论美术创作还是美术教育,才会有根。基于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思考,袁运生向国家申请了“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重大课题,希望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作为教材,采用中国式教学方法培养中国艺术的接班人。袁先生指出,这一届领导集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这种决策上的支持也给予了他更大的信心。

中国过去的教学体系是西方式的,西方绘画画久了,中国的东西反而忘了。袁先生认为,中国的雕塑、壁画完全可以重建一个教学体系,采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使用中国传统艺术中保留下来的素材作为教材。为此,他几乎踏遍全国山山水水,为编写教材寻找古代雕刻、青铜器、壁画、书法等。同时他也希望博物馆的开明态度可帮助自己寻找更多优秀的素材。

在谈到中国的艺术理论时,袁先生特别提到了石涛的“一画论”,并承认自己的创作就是遵循这一理论进行的。石涛作画都是从第一笔开始,一笔落下,辟开混沌,形象就自然产生了。这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是极其吻合的。袁先生说自己不论画什么,都遵循这个原理,由一笔调动起后续的构想。袁先生评石涛为世界一流的理论家,他调动知识、技能、思想于画纸上的能力,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西方理论也很难匹敌。袁先生在平时的创作中,速写本是不离身,积累了大量速写。但他不会用到创作上,避免受习作的制约。他的创作特点是不用任何资料,包括之前的速写、写生、照片。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绘画,他总是能够在过程中被逐渐调动激情和思路,人物的关系,人与背景的关系,不断派生出来,最终完成画作。这是石涛给予他的方法,非常的有效。

袁先生以中国雕刻为例,讲到中西艺术背后原理的不同。西方的雕塑作品讲求比例、细节,遵循的是西方一以贯之的科学原理,但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创新上的困境。中国雕塑主要是一种精神需求的表达。第一强调外轮廓,第二强调整体性,描写精神状态而非准确的细节,因此造型变得简约大方,其实是很难的。同样的,白描也是如此,用比较少的线条表现出来形象,能够用一条线不用两条,注重提炼,说明性的东西变少,表达性的东西变多了。在具体教学上,他提倡应该改变西方传统的几何分面法,因为这是西方人理解雕刻的方法,证明其科学体系是合乎科学的,但我们是人文体系,直观的看和感受就很好。

袁先生同时提到自己在美国14年的经历,对他今天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起到很大的影响。他1982年赴美,曾经住在世界艺术之都——纽约,对整个美国的艺术、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家都有过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并与德库宁等世界级艺术家有过来往。袁先生逐渐认识到,中西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国不能总是跟西方走,因为我们根本进入不了主流,进入不了他们的博物馆。我们只是活在在西方逻辑下,很难得到真正的尊重。我们的艺术要独立自主、自足,成为独树一帜的,不仅有过去还有未来发展的前景。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学要有中国特色,中西双方要在各自的体系里相互借鉴和竞争,这样才会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审美系统,首先要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当做基础教学的教材。袁先生提到青铜器,指出它实际上是一种观念艺术,对于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观念艺术来说,青铜器就是现成教材。

讲座的后半段,袁先生耐心回答了观众的提问并回忆了与多位老先生的交往轶事,包括齐白石、李可染、刘海粟、陈寅恪。最后他还是重申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艺术教育上重视传统文化的研习,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才能够得到保证。艺术发展绝不是花瓶,艺术是可以唤起精神的,是能够唤起民族自信和民族责任感的,能够带来国家真正发展,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热切的期盼,希望更多专家学者、在校学生能够在此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加强各系的切磋与讨论,聆听各方的声音,只有如此,这一宏伟艺术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文、图/王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