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超级文本:巴塞罗那馆的二十面向

时间: 2015.11.18

2015年11月16日晚上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实践部主办的2015年“直面名师”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进行,本场讲座的主题为“超级文本:巴塞罗那馆的二十面向”,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韩涛与刘文豹老师共同主讲。

巴塞罗那馆即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德国政府将德国展区的所有建筑的艺术设计和建造工作都委托给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完成,他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把场馆设计完成,还要预防经济形势的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建造德国馆的目的是参加展览,它仅仅设计为临时建筑,而于1930年初被拆除,从建成到拆除不到一年时间。主讲人刘文豹对巴塞罗那馆的建造理念、材料与内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简要讲述,并将巴塞罗那馆与其它诸多建筑进行了比较,从而发掘出这种建造风格的渊源。在与“罗比住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占地规模、立面与平面设计、内部空间和雕塑的使用和位置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刘文豹谈到,密斯在杂志《基本造型资料》的工作经历和其与20年代的先锋艺术家的交往都影响到他对动态影像的使用,并反映到对玻璃与金属等材料的使用上来。他对动态影像的痴迷也体现在其对玻璃摩天楼的光影反射的关注和漂浮的影像实验上。最后,刘文豹提到莉丽•赖希(Lilly Reich)与密斯的合作,莉丽亦是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德国馆的艺术总监。

建筑学院副教授韩涛随后发言,重提讲座伊始提出的“超级文本(hypertext)”的概念,认为“超级文本”是定义万维网结构的基础概念。随后他以巴塞罗那馆为对象,以“源代码”、“互文性”、“空白”、“繁衍”、“增值”为关键词,讲述了把巴塞罗那馆作为一个文本,这个文本充满了疏孔状的空白,它既是由政治、经济、技术、美学经纬线纵横编织而成,同时又被新的线索继续编织的过程。

韩涛说到,巴塞罗那馆作为一个被反复解读的文本,由此构成了一个评论与批判的历史。巴塞罗那馆无传统形式的痕迹、无古典建筑的左右对称轴线、无固定性功能、无传统文化或地域文化的象征、无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符号、无门、无人工灯光……,巴塞罗那馆是密斯关于流动空间的宣言,也是密斯的一个关于空白的宣言。正是通过解读密斯为什么有意识的塑造这些空白,不同解读者重新进入了密斯宣言的条件性语境,并辨析多个不同条件之间的等级秩序,通过对这些条件相对关系的比较与重新排序,今天的当代的视角被带入进来。

随后韩涛比较了西班牙政府和库哈斯队巴塞罗那馆的复制。库哈斯在十七届米兰三年展中对巴塞罗那馆进行了观念性的复制,其目的是揭示“现代建筑的享乐主义潜力”,而西班牙政府关注的是复制行为本身的“政治性诉求与意义”(加入欧盟与开放民主的社会转型),且经过了一个长达四十年的政治性进程。两次“复制”都与密斯的版本保持了偏差,都不是客观的“复制”。库哈斯的复制是临时性的、宣言性的、观念性的,西班牙政府的复制是永久性、遗产性、实物性的。

韩涛通过埃文斯的批判讲述了密斯建筑中的结构、水平与垂直的反射和技术化的自然,他谈到,密斯对建造的真实并不那么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如何“表达”建造的真实。建筑并不总是比照片所展示的更好,也不一定比它们所引发动理论更加重要。

最后韩涛讲述了三位艺术家在巴塞罗那馆进行的艺术创作,他们通过对空白的寻找为巴塞罗那馆这一经典文本增值。其中艺术家妹岛在重建的巴塞罗那馆中做了一个装置,以透明幕墙将密斯馆中的一面墙围绕起来,给参与者内部卷入的体验,这是一种“超出密斯的密斯”的做法,是对密斯宣言手法的一次精巧复刻;艾未未将奶粉与咖啡粉倒入反射池,从反面思考建筑的非光鲜与腐败;而另一位艺术家对密斯馆进行了“去门”处理,作为对密斯馆的二次重建。韩涛说到,超级文本如同多重缠绕的织物,将过去与现在、此事与彼事、空间与地点、身体与欲望、事件与社会、美学与政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可被引用、改写、吸收、扩展、重组的“源代码”文本。密斯创造了源代码,我们通过去激活它的部分,得到永远活着的密斯,而不是教科书上的密斯。

文、图/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