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书将陆续出版

时间: 2015.11.24

据《旧约》记载,人类联合起来建设巴别塔,企图直达天堂,神为了阻止这一计划,制造了混乱的世界语言系统,但人类一直以来尝试着通过翻译构建另一座“巴别塔”,打破各种语言隔阂,共同探求一个真理世界。经过两年多筹备,由何香凝美术馆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范景中主编的“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终于与公众见面,并于2015年1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出版座谈会暨艺术史翻译研讨会。南北两地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全景呈现西方艺术史学的丰富面貌,为国内艺术史学研究提供详尽资料和研究视角,也探讨了艺术史著作翻译过程中的诸多方法论问题。

自上世纪初,藤固等中国艺术史学者开始将西方艺术史翻译介绍到中国,艺术史翻译就一直是中西艺术、文化的交流的宏大桥梁。上世纪80年代中叶,85新潮美术兴起的前后,范景中和一大批青年学者开始系统翻译西方艺术史著作,产生了持续、深入的影响。“艺术史名著译丛”就是这一学术工程的延续和发展。丛书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担任主编,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黄专担任学术策划,精选瓦尔堡、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哈斯克尔、弗里德伦德尔、扎克斯尔、温德、库尔茨等世界一流艺术史家的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的经典论著约50种,由老中青三代艺术译者共同完成。目前,《论艺术与鉴赏》([德]马克斯•J.弗里德伦德尔著,邵宏译)和《美术学院的历史》([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陈平译)已完成首发,其他著作也将陆续译成出版。

在丛书新书的发布会上,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肖启明在致辞中提到,商务印书馆一直秉承着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的使命出版了一系列学术名著,在艺术史领域也有不少精品出版,比如近期出版的《艺术社会史》,这次与何香凝美术馆强强合作,必将呈现一大批精品著作,也推动生活越来越艺术化。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阐述了此次参与项目的始末,早在1997年,黄专在何香凝美术馆策划了“人文之声”艺术讲座,至今也持续了230讲,已经成为何香凝美术馆重要的学术品牌。所以当黄专提起该项目,何香凝美术馆意识到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学术工程,并积极参与其中。这套丛书必将对艺术史研究者、爱好者带来全新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也将对中国艺术史学和相关学科产生深入的影响。丛书编委会代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邵宏在致辞中援引了梁启超的话语“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并简述二战来翻译界的三次浪潮,将德文、法文等著作译成英文,将英文译成日文,将西方著作译成中文。

目前已有两本著作完成翻译并出版发行,分别是德国艺术史家弗里德伦德尔的《论艺术与鉴赏》和英国美术史家佩夫斯纳的《美术学院的历史》,著作分别由广州美术学院邵宏教授和上海大学陈平教授翻译。这两位译者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尹吉男和浙江大学教授沈语冰进行专家对谈,分享自己的翻译心得,并共同探讨翻译出版中的实际问题。

陈平早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翻译过《美术学院的历史》,这次结合研究和教学中的体会重新审视,重新翻译了该著作,他引用鲁迅的翻译座右铭“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表达了自己对翻译工作的切身感受。如今高校体系对翻译的重视不足,翻译出版出版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但译者作为第一个接触原著的人,这也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沈语冰教授提到翻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虽然现在国民的外语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但翻译仍不可少,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对外来文化的一种解读。沈语冰还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四个重要环节:选书目、翻译、编辑、制作,每个环节缺一不可,唯有四个环节的成功才能产生一套优秀的丛书。尹吉男称翻译是“自私的公益”,因自私的兴趣进入翻译工作,但往往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公益,他也回忆了自己母亲在外文书店工作的经历,翻译对于译者甘苦皆有,这是一项关乎思想史、观念史的综合工作,是“打通东西文脉”的重要桥梁。邵宏是一个喜欢“挑刺”的学者,他经常给很多翻译著作挑错,他认为翻译的责任就是给我们的母语提供新的词源,此次翻译《论艺术与鉴赏》,他先从英文翻译,再以德文原版核对,力求对艺术学中每一个专业名词,都做到追根溯源,从德文、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词汇。他希望通过这套译丛,能给国内学界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套更好的标准和高质量的索引。

11月21日下午至22日上午,艺术史翻译研讨将分别围绕“译丛选编原则、列选书目以及翻译情况”“艺术史翻译的原则、目的和技术”“艺术史翻译与哲学、历史、文学及其他学科翻译的异同”“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翻译的特殊问题”等四个议题展开研讨,商务印书馆还将介绍丛书出版进程。与会专家包括(按姓氏拼音为序)鲍静静、陈小文、陈平、范白丁、范景中、方立华、冯波、郭伟其、孔令伟、毛坚韧、邵宏、沈语冰、王玉冬、杨思梁、杨振宇、尹吉男、乐正维、张平、张晓剑、郑岩等艺术史研究专家、丛书译者和编委成员。与会专家将针对艺术史翻译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以期对国内艺术史译介工作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图/张文志

关于“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的出版将对推动国内艺术史研究,尤其是西方艺术史研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译丛副主编邵宏教授表示,这套丛书将在两三年时间内,陆续推出50多种国外优秀的艺术史译著。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首批书目

《论艺术与鉴赏》([德]马克斯.J.弗里德伦德尔著,邵宏译,田春校)(已出版)
《美术学院的历史》([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陈平译)(已出版)
《瓦尔堡思想传记》([英]E.H.贡布里希著,李本正译)
《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奥]奥托˙帕希特著,薛墨译)
《历史及其图像》([英]弗朗西斯•哈斯克尔著,孔令伟译)
《批评的艺术史家》([英]迈克尔•波德罗著,杨振宇译)
《艺术批评史》([意]廖内洛•文杜里著,邵宏译)
《人民的形象——库尔贝与1848年革命》([英]T.J.克拉克著,张茜译)

《论艺术与鉴赏》介绍

《论艺术与鉴赏》由三十八篇经验性议论文组成,涉及艺术哲学和心理学、绘画题材分类、形式批评、作品鉴定的基本要素,以及作品修复的标准和艺术文献的鉴别等论题。

本书中所表述的一些观点,既来自作者的独立思考,更来自一位鉴定专家所直接接触到的相关问题,从而也使本书具有了独特的意义。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文章让读者理解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本质原则,并寻求建立起一套更精确的术语系统,为自己建构起一些涉及学术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观念。

作者简介

马克斯.J.弗里德伦德尔(MaxJ.Friedlnder,1867—1958),曾任德国柏林绘画馆馆长、艺术史家;擅长以鉴赏家式的方式研究艺术史。其基本观点是:不应通过宏大的艺术和美学理论,而应基于感受力,即以风格批评的方式来审视作品。

译者简介

邵宏,1958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艺术史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译著有:《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合译,1995)、《美术语与技法词典》(合译,1995)、《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2008)、《风格问题》(2015)。

《美术学院的历史》介绍

《美术学院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了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上半叶欧洲美术学院发展的历史画卷。

本书开篇将academy这一术语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学园的哲学传统,并介绍了在美术学院诞生之前这一古典传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复活并得到蓬勃发展的大背景。在接下来的篇章中,作者以大量的史实和生动的叙述,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到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再到巴黎美术学院和国立包豪斯学校,一步步引领读者领略了美术学院兴起与发展的图景。

佩氏以讲述四百年欧洲各地美术学院的性质、目标、组织法与教学法的演进为主线,讨论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美术学院与行会的关系、艺术家与公众及政府的关系、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关系等重要话题,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史料与趣闻。

作者将美术教育这一主题置于欧洲广阔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下进行考察,他就艺术教育所提出的问题是超时代的,至今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使得本书成为从社会学角度(趣味史、艺术品交易史、展览史、收藏史)研究美术史的一个早期范例。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1902—1983),德裔英国美术史家,剑桥大学斯莱德讲座教授(1949—1955),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教授(1959—1969)。佩氏学术视野开阔,著作宏富,其研究在建筑史与现代设计史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并且善于将严谨的学术研究化为雅俗共赏的形式引入大众的视野。他从1942年开始策划出版的“鹈鹕艺术史丛书”是20世纪规模最大、学术成就最高的英文艺术史丛书;编撰的46卷本《英国建筑》(1951—1974)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术史杰作之一。其主要著作还包括《现代设计的先行者》(1936)、《美术学院的历史》(1940)、《欧洲建筑史纲》(1942)、《英国艺术的英国品性》(1956)、《建筑与设计研究》(1968)、《建筑类型史》(1976)等。由于他杰出的学术贡献,英国皇家建筑研究院于1967年授予他金质奖章;两年之后他又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封号。

译者简介

陈平,1954年出生,江苏南京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2005—2014)。著有《李格尔与艺术科学》、《外国建筑史》和《西方美术史学史》;译有李格尔的《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等十余部;主编有“美术史里程碑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