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郑岩:何物“铁袈裟”?——一件作品,两种角度

时间: 2015.11.26

2015年11月24日晚上6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实践部主办的“直面名师”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郑岩教授带来一场主题为“何物‘铁袈裟’?——一件作品,两种角度”的精彩讲座,郑岩教授从“山东长清灵岩寺的‘铁袈裟’究竟为何物?”出发,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带来对这件作品观看方式的不同角度思考。本场活动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尽管当日天气寒冷,仍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听讲。

“铁袈裟”作为“灵岩十二景”之一,历史上有不少对其进行歌咏的诗流传下来。清马大相康熙年间所著《灵岩志》卷一有其绘制的“铁袈裟图”,据记载,世传定公建寺时,有铁自地涌出,高可五六尺,重可数千斤,天然水田纹,与袈裟无异,故名。定公即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灵岩寺的开山始祖法定禅师。除“自地涌出”之说,历史上还有“达摩面壁,道成而去,弃袈裟于此”和“铸钟未成”的说法。那么,究竟这块形貌状若“袈裟”的铁块是何物呢?郑岩教授将其绘制的“铁袈裟”现状图略去上面的铸造披缝(即所谓袈裟的水田纹),还原造像原有的结构,并将其与历城神通寺唐代龙湖塔南面塔门东侧力士雕像进行重叠比较,发现铁袈裟正对应力士像的下部。这个发现可与清咸丰六年(1856年)何绍基访得的”天宝元年(747年)李邕撰并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其中提到的“金刚”相对应。作为“铁袈裟”原型的力士是何时制造出来又是何时残破的呢?《旧唐书•本纪四•高宗上》记载:“(麟德二年)冬十月戊午,皇后请封禅,司礼太常伯刘祥道上疏请封禅。……十二月丙午,御齐州大厅。乙卯,命有司祭泰山。丙辰,发灵岩顿。”麟德二年十二月(666年1月)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封禅泰山并驻跸灵岩,唐高宗主持开凿“大卢舍那龛像”,于上元二年十二月(676年1月)卅日毕工,咸亨三年四月(672年5月)一日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二万贯。而在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提到会昌五年(845年)的灭佛运动,称山东东部的登州“虽是边北,条流僧尼、拆毁寺舍、禁经毁像、收检寺物,共京城无异。况乃就佛上剥金、打碎铜铁佛、称其斤两,痛当奈何!”

然而,历史上当真没有人知道“铁袈裟”原本是何物吗?张公亮在至和二年(1055年)所作的《齐州景德灵岩寺记》中就有“铁像下体尚存”的记载,而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灵岩主持僧人释仁钦在其《灵岩十二景诗》之《铁袈裟》中却是“铁袈裟”一说的倡导者。由此,郑岩教授带领大家进入了对“铁袈裟”的再思考。“铁袈裟”得名于1055年-1101年,郑岩教授用具体的文献资料分析了期间的灵岩寺历史和其与禅宗的渊源, 并分析了“袈裟”在禅宗体系中的重大意义。最后他总结了“铁袈裟”之得名背后“制造‘圣物’”的动机,灵岩寺对少林寺的“锡杖泉”的复制、对“达摩面壁”的发挥、对朗公、定公这些人物的神化都反映了这一点。同时,当时铁铸罗汉的存世及上面明显的披缝和古代山东寺院对于古代佛教造像的收集,都反映出当时能对“铁袈裟”达到的理解。郑岩教授说到,永光堂铁力士已经“死亡”,残破改变了它原有的形象,也由此形成一种新的轮廓。残片的体量比原物小,引导着人们观看方式的改变,观看者的目光变得更为精细,在整体作品中不甚明显多铸造披缝便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其“前世”被遮蔽的同时,“今生”被开启。圣物制造者指鹿为马,其他人则盲人摸象,二者在所谓的“水田纹”上找到了连接点,使牵强附会的谬解得到普遍认同。

讲座的最后,郑岩教授将“铁袈裟”的谬读与唐英对龙缸的解读作对比,认为二者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将残片转化为人的外衣或身体,激活人们已有的概念,并将形象与概念合而为一,以实证虚,化虚为实。

文、图/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