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博特罗在中国”——与费尔南多.博特罗对话”

时间: 2015.11.27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博特罗在中国”——与费尔南多·博特罗对话”讲座,于2015年11月24日晚上七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的讲座以座谈会的方式,邀请了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邢啸声、刘小东、隋建国等嘉宾共同进行对话。讲座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费尔南多·博特罗与邢啸声展开,第二部分由费尔南多·博特罗、刘小东、隋建国三人共同进行对话。对话与提问围绕着 “艺术风骨作为创作立场”、“民族性审美与世界性接受”以及“艺术史演进的偶然与必然”等主题进行。在讲座的最后有观众对费尔南多·博特罗先生做现场的提问。

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1932~ )是哥伦比亚的重要艺术家,他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着称于世,其作品以鲜明的色彩、新颖的构图、富于体积感的人物为主要的特点,其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世界观,更融入他对哥伦比亚当地风土人情的理解和情感。此次中国文化部和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馆联合主办的费尔南多· 博特罗艺术回顾展——《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于2015年11月20日至2016年1月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博特罗首次在中国举办大型回顾展,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位在世国际艺术家的邀请展。博特罗希望透过这个回顾展让中国观众认识及欣赏他的作品。

讲座的第一部分,由费尔南多·博特罗与著名学者邢啸声先生进行对话。邢啸声于上个世纪的八零年代公费留法,修习西方美术史,并将西方的现代艺术介绍到国内。在研究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过程当中,邢啸声发现了博特罗──这个在拉丁美洲极具知名度的艺术家。邢先生将他引入到国内,并为他出版了中文画册。提到当时把博特罗介绍到中国的初衷,邢啸声先生认为博特罗的作品极具特色,尤其在当时拉丁美洲动荡不安的政治情形下,其作品表现出艺术家对人性的关怀,并体现出其人道主义的精神。邢先生认为这种对人性的关怀是艺术家对于良知的一种反映,而这种良知普遍存在于他的作品当中。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由费尔南多·博特罗与国内知名艺术家刘小东、隋建国进行对话。刘小东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他提到以前在纽约观看博特罗的展览时的经验,认为拉美的艺术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拉美的艺术中,不仅可以看到其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亦可看到艺术家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在作品中。博特罗的艺术,不仅仅是画他民族的内容,同时他亦在西方的文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隋建国是国内知名的雕塑家,其作品散见于国内外的各大展览,同时亦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提到他对博特罗的艺术的感受,他认为很多具象的、写实的雕塑,放在户外受阳光照射后,即丧失了其形体及体积,但博特罗的雕塑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并且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风靡全球。

讲座对话节选

邢啸声:为什么在您的绘画当中,不管是男人女人,都是同一张脸呢?

博特罗:这就像是埃及绘画当中的一种原型,在我的作品当中也存在着一种拉丁美洲的原型。例如在鲁本斯的绘画中,所有的人物肖像看起来都像是堂兄弟姐妹,他们都有类似的鼻子和类似的五官。男士们都拥有类似的高鼻子,女士们都有类似的长发。

主持人方敏儿:您对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想法?

博特罗:我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不是特别地了解,我仅仅是通过西方的一些展览知道了中国的一些艺术名家,他们的名字比较复杂,我不会发音。当我在西方国家办展览时,结识了七、八个中国的艺术家,我被他们的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其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而感动。

刘小东:博特罗先生,您每天画画的时间如何安排?

博特罗:基于我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激情,我基本上是不休息的。我的绘画时间是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当然,我也不是每天都在画画,我有的时候会读书,会看看其他人的作品,所以每天平均的工作时间大约是五到六个小时,其中包括周末等假日。我会继续画下去,继续创作下去。

刘小东:您画画是凭着照片而画呢?还是凭着想象?还是对着真人作画?

博特罗:我一般都是凭着想象作画的,但是到了后期制作的部分,我会根据现实的场景来修改我的画面。

隋建国:这么巨大的雕塑,应该是助手帮你做的吧?

博特罗:不仅仅是体积大的作品,在绘画和其他艺术作品中,我也需要有助手。

隋建国:博特罗先生早期的作品有几个是带有颜色的,但当他从绘画往雕塑发展的时候,慢慢地他的作品就变得没有颜色了,我希望听听博特罗先生对这个变化的看法。

博特罗:我希望我的雕塑作品是同一个颜色,这样的话就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邢啸声:拉丁美洲有一个很重要的艺术评论家,他曾经说过,现在的拉丁美洲的艺术家,由于他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关系,导致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可能完全脱离于社会,艺术家们会透过其艺术作品作为其发声的管道。

博特罗: 在我的作品中,我使用的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是早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的,虽然我们喝着同一种汤,但是我们的作品是不一样的。邢啸声说,那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当中有你的元素。当然了,尽管夸张的体积是我作品的特色,但是我并没有采用采用西亚马尔克斯作品当中的一些元素,比如模仿现实主义,或者蝴蝶等等。我的作品都是非常的写实的,我的作品完全早他10年产生。

主持人方敏儿: 我们可以从博特罗的作品中看出其本土性、民族性的特色,民族风格明显的博特罗作品在世界被广泛地接受着,其艺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能不能跟我们解释一下关于你作品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博特罗:当然了,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我的作品突出了哥伦比亚当地民族的特色,但是我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能够通过画面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主持人方敏儿:从博特罗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画面的和谐与协调,能不能谈一谈在色彩的比例上您是如何取舍的?

博特罗:当然了,一个画家不可能只喜欢一种颜色,而不喜欢其他的颜色。 当他开始使用一种颜色的时候,就会开始不断地出现第二种、第三种不同的颜色。那么这个秘诀就在于永久性和持续性。如果艺术家用绿色作画,再另外加入红色调和,这样的话,他对不同颜色所阐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观众:您好,我在一些中文资料上看到您在50年代中期去过墨西哥,想请问您对当时墨西哥所发生的艺术思潮与运动,有着什么样的记忆。大师的作品是否受到过墨西哥断裂一代的抽象艺术的影响?

博特罗: 墨西哥的艺术家在拉丁美洲的艺术家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有一部份人都曾经有过前往西方国家留学的经验,而他们在留学的期间,多产生强烈的乡愁,他们就把自己的乡愁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我的作品不是抽象的,我的作品都是具象的,我是通过各种艺术上的表达方式、形式和表现力来表现我的艺术作品的。

观众:博特罗先生您好,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第一次看画册,所有大师的画册都看不太懂,但是唯独您的作品我特别喜欢。看了您的雕塑作品之后,我觉得您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跟雕塑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或许是因为您很注重体积,所以在雕塑里其作品的体量感非常地强烈。我想知道的是在您的作品中雕塑跟绘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博特罗:当然,体积就是我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我的体积大的作品。对我而言,从绘画过渡到雕塑,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因为我想在作品中增加其他的表现元素,并且将新的艺术手法引入到我的作品里头。

文、图/高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