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超验的真实:“棱镜——袁元艺术展”于今日美术馆启幕

时间: 2016.1.12

2016年1月9日下午,艺术家袁元的大型个展《棱镜》于今日美术馆1号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包含艺术家袁元近三年进入艺术转型期以来创作的新作:《棱镜》系列、《幻境》系列、《灭•生》系列等近30余幅大尺幅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首次集中展出,创作形式涉及装置、绘画、综合材料等多种媒介。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袁元职业生涯的第三次个展,作为其使用“转印”手法进而产生新的创作面貌后的一次汇报性展览,是艺术家本人一次极为重要的个展。开幕式现场热闹非凡,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领导、师生、艺术界友人以及艺术爱好者悉数到场,共同见证艺术家的此次蜕变。出席开幕式的嘉宾领导包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党委书记高洪,党委副书记孙红培,清华大学教授杜大恺先生,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处长陈琦,编辑部主任殷双喜,人事处处长金日龙,宣传部长秦建平等,还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系、基础部的教师同仁等。

艺术家袁元有着正统、典型的学院背景,多年来学习、研究写实绘画传统和西方具象油画。袁元16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20岁进入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学习,硕士研究生时期师从清华美术学院杜大恺先生,毕业后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跟随靳尚谊先生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作为典型的在学院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袁元努力继承学院派的写实传统和中西方具象油画的深厚经验,在人物、风景等题材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优秀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写实功底。但他同时又希望打破这种符合“学院”艺术标准的“模范状态”,实现“从现实主义传统向一种更为个人的视角”的转变。

因此,“超越传统的再现”、“寻找新的视觉表达可能”以及在写实绘画之上“尝试更为丰富的媒介和语言”都是此次展览的关键词和亮点。袁元的艺术从具象油画出发,并逐渐步入至超出具象油画原有范畴的领域,在语言表达上进行对媒介材料、场景装置、包括制作技巧等多重实验;同时作品本身并没有离弃油画本体,其优秀的绘画感觉在材料效果和现场构造上都发挥了作用,从心理和情感的空间赋予作品以超越平面绘画的更大可能性。这映射出年轻一辈油画家在进入当今这个“图像时代”、“媒体时代”和“当代艺术的时代”之后所做出的艺术探索和文化选择。

展览开幕之前,此次展览研讨会在展厅附近的茶室召开。研讨会嘉宾就“袁元创作转型的始末及意义;创作方法和新材料语言的运用;绘画、装置与空间的对话;去绘画性的尝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讨论,气氛轻松坦诚。与会嘉宾都谈到此次展览空间对于一个架上绘画出身的艺术家的所意味的风险,并肯定了袁元敢于探索和尝试的勇气。同时,大家普遍对近三年来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在艺术创作上开始发力,在坚守自身学院优势的同时,寻找突破与力求转型的现象表达了赞许和肯定。

提到此次展览的预期,袁元在采访中坦言,希望能呈现出一个幻境,通过镜面上面的绘画、多个镜面之间的相互折射,以及人在其中穿梭经过多次折射所产生的新的图像,映射出大数据“云时代”的某种生活和心理状态,显现出一种超验的真实。他提到选择用镜面元素其实也源于人们在电梯里所产生的特别的感觉,我们常常会因为电梯里的陌生人而产生一种的尴尬感,这种感受让艺术家产生思考,如何能够表现人与人之间那种关系的缺失?谈到对展览的设想,袁元希望观众看到这些绘画装置,或是镜面上的反射图像,能获得某种程度的思考或是片刻的放松。

展览学术主持、展览标题“棱镜”的拟定者范迪安院长对袁元的艺术有着深刻全面的理解,正如他在研讨会上谈到的:绘画的语言如何超越,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在坚守与突破、传承与超越的关系中不断调整、寻找新的路线,这样一种精神也是今天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特别需要的一种学术勇气和精神。袁元在其原有的坚实的造型基础上,能够形成一种与公众世界对话的图像,在这方面试图找到很好的突破点。不管怎么变道,方向都是为了往前,这就很有价值。

文、编/朱莉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