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华丽视听开启“敦煌”古今艺术视野:“文明的回响”第一部曲“穿越敦煌”启幕

时间: 2016.1.13

“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相接,文明的交融穿越历史时空,也将回荡在当代中国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产生永久的回响。

——范迪安

2016年1月12日下午,“文明的回响”第一部曲“穿越敦煌”大型艺术展览在气势恢宏的太庙艺术馆隆重启幕,这是一场以“敦煌”为出发源点,贯彻古今艺术创作的美学饕餮,是一代代艺术大匠对于敦煌传统艺术的回应,是对中华千年传统文明的现代回响。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总工会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太庙艺术馆承办,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纲总策展人。通过来自敦煌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现当代名家的敦煌临摹或意临作品,邀请一批优秀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力作,以300余件/组多形态的艺术作品,开启一场围绕敦煌艺术和丝绸之路文明的穿凿古今的艺术之旅。

展览既是敦煌大美的缩影,可以通过一批批临摹作品一窥敦煌艺术的绚姿多彩;展览也是敦煌大美的延伸扩展,可以看到几代美术名家受到敦煌艺术启发萌发的创作形态。本次展览持续至3月16日,横跨中国春节,这也是中央美院联合太庙艺术馆为首都呈现的新春之礼,观众不必西行千里,便可在古典之美的太庙一睹“敦煌之美”。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莎娜,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曾繁新,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书记韩世春,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甘肃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春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王晓琳、卢斌以及北京市总工会系统的相关领导、参展艺术家和媒体记者齐聚太庙艺术馆祧殿,共同见证了“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大幕开启。

敦煌的美,不仅体现在视觉图像之上,同时也蕴含在传统音乐、舞蹈、礼仪、宗教、思想文化之中。展览开幕式独具匠心,从多方面综合展现敦煌美学,以华丽视听开启“敦煌”古今艺术视野。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飞天曼舞,轻盈九霄,这是敦煌飞天的世界,同时这种“飞天”形象也融入到中国传统的舞蹈表现之中,投射出中华大国的盛世繁荣。在展览开幕式上,北京市总工会文工团带来舞蹈《国色天香》,再现敦煌“飞天”的舞姿和服饰,实现了“飞天”艺术形象从二维图像到三维立体的转换。

琴棋书画,自古相融相合,自是一家,书法艺术家王冬龄与古琴艺术家王鹏的联袂演出《书香琴韵》将这两种跨界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王鹏的演奏融合天地精神与人文情怀,在行云流水之间展现清幽淡远的美学价值,王冬龄则在伴奏下现场创作敦煌曲子词《浣溪沙》,打破传统书法的陈规俗举,令人耳目一新。展览总策划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整个创作中款款演讲,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文化历史,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并在不断的交汇融合中形成文明的回响,敦煌就是明显的例证,它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到今天仍感召着艺术创作,举办此次展览一方面是为弘扬中华艺术传统,另一方面则为激励当代美术创造,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美术创作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也称赞此次展览“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体现了继承与创新”。

谭盾作为此次展览参展的跨界艺术家,在展览开幕式上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自己特别的音乐创作,作品中圆形的乐谱代表了“佛”,代表着东方的音乐、宗教和文化,十字形的乐谱代表了“耶稣”,代表着西方中音乐、宗教和文化,它们同时代表着丝绸之路的两端,并通过“声线”联接中央,形成一份声音的地图。这也寓指着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敦煌不仅影响着一代代画家,设计师也从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之美的设计作品,在开幕式上,服装设计师吕越和楚艳展示了各自的服装设计,作品兼具传统汉服和当代服饰审美特征。

华丽的序曲开启敦煌的宏阔篇章,奏响“文明的回响”,延续敦煌的美术史文脉。

文/张文志
图/杨延远

注:关于展览的详情情况,CAFA艺讯网将推出报道:“凿空”、“飞天”、“司乐”、“供养”四篇章呈现敦煌艺术的古今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