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雅昌文化集团共同主办的学术展览“相由心生---姚鸣京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策展,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部主任、著名评论家殷双喜担任学术主持。
“相由心生”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姚鸣京投身美术创作和高等美术教育三十四年来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展览作品涵盖姚鸣京教授代表作品八十余件,分别以创作山水、写生和禅意山水三部分进行展示,以系统性形式探讨姚鸣京教授从艺以来的学术探索与成就。
谈及姚鸣京的最新创作,范迪安院长阐释了艺术家在水墨构成的长期探索中将意识之流和空间之构相结合,“他致力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理想的融合,在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上都独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为‘梦境山水’的视觉图式。这种图式既有别于传统的隐逸山水,也有别于当代的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构成了姚鸣京自己的艺术面貌。”姚鸣京在松弛与紧凑,意境开合之间很好地保持了感性的挥洒和理性的统一。
开幕式上,展览的学术主持殷双喜从策展阐述的简洁性谈起,契合中国画注重感受与感悟的特点,本展体现了艺术家姚鸣京教授的画品和人品。姚鸣京从艺多年来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体现了他是一位严肃敬业的艺术家,是一位有着清醒自我认识的艺术家。展览题为“相由心生”,即“相在心上”为“想”,解意为想象力的想,想象力才是姚鸣京教授创新与拓展的根本。中国画的传统是非常坚厚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姚鸣京教授的立新之处在于处理写生与想象的关系。中央美术学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李可染等先生为代表开创了写生的道路,使得中国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了第一次大的转向,这种学术的动因使得中国画重新获得了形象与创造的资源和可能性,从古代绘画的图像继承到生活中的形象提炼撷取,在此基础上再去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正如姚鸣京教授的作品来自于身体力行的写生体验,但不单纯是写生的再现,而是据此提炼出自己心中的想象,相由心生,万相归心。因此中国画代表着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而姚鸣京教授的创作避免了重复前人或者重复自己,本次艺术展分成三部分体现了他对于中国画形态的变化。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于洋,他表示,展览经过三年有余的筹备,将艺术家质朴浪漫的山水精神与文人情怀、禅思意境加以融创,集中体现为艺术家心路历程的呈现。“山水画创作、教学与研究对于姚鸣京教授而言,既是观察自然万物、认识世界的通道,更是直面内心、修禅悟道的方式,以至其画中山水之间,也蕴涵着如其人一般的性情格趣,澄明而热忱,真挚而达观。”
姚鸣京的山水画,曾深受李可染的影响,重视“写生创作”——即以创作的态度写生,强调对现实景观的加工和理想化。90年代前期,鸣京的观念、画法和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转而“追求内在的渴望与反省”。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他以“居士”(信士)的身份体悟禅修,每日吃斋打坐,开始了一种内省性的人生;二是他在卢沉画室研修水墨构成,接受了卢氏“要自由创作”、“要从模拟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艺术思想的主张,决定寻找一条能够表现自己内在情感、在形式上也有自己特点的路,他以水墨构成的眼光分析传统,抓住从董其昌到石涛的“画禅”要义,一方面用董其昌一类半抽象的符号图式取代写实图式,一方面发扬石涛打通庄禅“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精神,努力表现“内在的渴望与反省”,力图把笔墨和构成结合起来,以描绘自己的山水心像和山水之梦。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先生在开幕致辞中分析姚鸣京教授的作品既结合现实生活与梦幻世界,又在继承传统中融入个人心境,所以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提到姚鸣京教授与雅昌渊源已久,姚老师不忘初心、禅心的创作精神也激励着雅昌以平常心的态度为艺术界服务。
姚鸣京教授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师承卢沉、周思聪先生,擅长山水、人物,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美术教育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暮晚山村》入选全国青年美展,《祖先的传说》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姚鸣京教授在致辞中也感谢了前辈艺术家及同仁对他的支持鼓励,特别提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坚实的学术后盾和对教学与创作的支持,他希望用真实的水墨感悟传达自己的内心与体验,与广大观众分享中国水墨的意境。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1日。展览开幕之后,在中国美术馆7层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姚鸣京创作进行了精彩的评述(学术研讨会内容即将整理发布)。
文/Sue
图/中国美术馆, 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