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黄可一个展“击鼓传花”:传统主题的审美演变与当代体验

时间: 2016.4.11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牡丹的喜爱总是恒久不衰。相传唐时武则天于严冬腊月发出了“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的宣召,第二天百花齐放,唯有牡丹违命。武则天大怒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随后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牡丹自此被尊为“百花之王”。

牡丹花作为一种与大众世俗审美息息相关的美学元素,它带有的吉祥、富贵意味颇受世俗大众喜爱,在日常中随处可见:或者出现在姥姥用了一辈子现已弃于床底的那个边缘发锈的白搪瓷脸盆上;或者绣于父母几十年前新婚时买的大红被罩中;我们也能在街头放的“百花丛中最鲜艳”曲调里听其声;而其实当你推开家门,它就是那副挂在客厅墙上最显眼位置的“花开富贵”图。

2016年4月9日,艺术家黄可一的个展“击鼓传花”于今日美术馆开幕,大众宠儿“牡丹花”是艺术家的创作主题与研究对象。黄可一在淘宝网上搜索最受欢迎的艺术品样式,立刻得到了40多万条国画“牡丹画”的相关信息,这些作品便宜、样式统一、可大量复制,购买起来和买生活日用品一样简单,这与艺术家本身生活的艺术圈层完全不同。从这个点出发,黄可一开始了对这类中国人最熟知、最流行的艺术品及其创作、传播、审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与展开。

黄可一表示,整个展览的主题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关乎当代中国的公众审美议题的探讨,“公众审美与当代艺术之间有一条鸿沟,作为艺术家,想要去了解这种鸿沟是如何形成、如何变化的。”于是黄可一来到了“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河南洛阳平乐村,对这个网上畅销牡丹画的最大产地进行实地考察,还采访了尤其擅长牡丹画的数位村民。在这里,流传着“一副画、一亩田,画好牡丹奔小康”的说法,从小孩到老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画牡丹。展厅中用视频和文字资料形式呈现了艺术家的调研过程,此外,还展示了牡丹村村民如何熟练运用“十笔画好一朵牡丹花”的绘画模式。

展览展出了黄可一从去年开始创作的42件作品,其是基于3D图形的计算机多维模拟的全新系列,这也是艺术家对于大众熟知的“牡丹花”样式的视觉图像再生产。展厅一层由十组作品构成“第一系列”,每一组作品都是艺术家通过计算机绘制的“水晶牡丹”与“水墨牡丹”的对比,这些作品是在基于传统牡丹样式上的翻制,依旧保留了大众熟悉的牡丹样式元素。展厅二层的第二系列和第三系列则是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牡丹样式进行的各种“变体”尝试——前者对水晶牡丹结构进行解构及排列重组,形成全新的视觉效果;后者则是在成片的黑白水晶牡丹上加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构成。如果说,过去大众对牡丹的审美价值停留于其鲜艳的色彩、雍容的姿态,那么现在艺术家则是试图用一种解构后再次组合的全新方式对牡丹进行视觉上的再创造。这种视觉再造手法呈现出一种跨文化、跨背景的无差异审美新构造,它源自传统牡丹样式,又与传统不同,给大众以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效果。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评价,“黄可一抓住来自民间的、既有形态性又有文化性的符号,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其中的色彩、图形,看上去有大众的、通俗的、流行的因素,同时又能够组成具有修养的、当代艺术的美学形式。”黄可一将大众熟知的牡丹,通过当代艺术的形式进行解构与重组,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当代艺术语言的作品,将我们不假思索忽略的“习以为常”演绎为一场当代的“美学奇迹”。

但艺术家的思考并不止于此。先前购买于淘宝牡丹画的经费,由线上众筹形式而得,艺术家打出“你离当代艺术只有一块钱的距离”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参与热情。如今电子商务似乎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就连牡丹村的村民也摆脱了单向一对一销售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网上售卖形式。本次展览策展人盛葳认为,艺术家的创作还包括了对“产品”的网络再生产:一方面,通过商业众筹,知识精英和技术精英不复存在,“艺术”的准入门槛无底线下降,这变成了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但在另一方面,精英艺术和大众审美依然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切仍是“当代艺术”制度的创造。而艺术家本人,则将自己置于二者的边界,进行着这个关于系统和关系的追问。

回到本次展览主题“击鼓传花”,艺术家借助“牡丹花”为媒介去探讨大众审美与当代艺术的关系,那么其去创造的每一步调研、每一幅作品、影像呈现的这个展览则是艺术家试图以“击鼓之人”的身份提交的一份答卷。展览涵盖了从传统国画、版画到电子图像和新媒体的艺术演化,同时也实践了从古代市场到互联网经济的全新转换——“击鼓传花”正是这两种与我们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系统的贴切隐喻,或许这就是艺术家“击鼓传花”目的之所在。

文/林佳斌
图/林佳斌、今日美术馆提供

 

艺术家

黄可一,1980年出生于湖南,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与艺术家陈卓联合创作动画片《羿》和当代艺术作品《中国嘉年华》、《超级大工厂》等。

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当代艺术馆、南京博物院、希腊塞萨洛尼基等地展出。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意大利拉古娜当代艺术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