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常任侠讲座:北魏云冈石窟是如何开凿的?”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进行。主讲人彭明浩博士本科、硕士、博士都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5年至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博士后。
本次讲座为“常任侠讲座”系列,“常任侠讲座”为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主办,由央美图书馆副馆长曹庆晖和人文学院副院长郑岩策划,是美院图书馆推出的第一个以卓有影响的前辈学者冠名的学术讲座。常任侠先生是著名艺术考古学家、东方艺术史研究专家和诗人。1951年底,常任侠先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主任,通过接受捐赠、转让、访购等多种方式,相继为图书馆购置了不少有价值的图书和文物,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为美术学院的整体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常任侠讲座”系列主要邀请海内外优秀学者,特别是中青年艺术史学者,发表近年来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
讲座伊始,彭博士首先介绍学者们对云冈石窟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两位学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也包括吉村怜、吉村恒等日本学者的研究,关于云冈石窟如何建成的问题早有研究;而国内宿白、杭侃等先生也对云冈石窟的建成也有关于自己的看法,但也主要集中在洞窟之间等宏观角度整体研究思路下的建成方式研究;并有提到了麦积山石窟的初师宾、李裕群两人的研究。
彭博士阐述自己的对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主要从“宏观:石窟选址”“中观:石窟外部崖面”,“微观:石窟内部空间”三个角度出发,用“空间关系分析”的方法研究云冈石窟空间的开凿与设计。整个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云冈石窟选址”、“云冈石窟外部崖面”、“云冈石窟内部空间”、“云冈石窟空间开凿”、“云冈石窟空间设计”。
第一部分“云冈石窟选址”从云冈北魏石窟分布谈起,主要讲到云冈石窟选址的特点在于洞窟选址趋于外向,紧邻交通干道;功能趋于单一,以礼拜窟为主石窟与地面寺院的功能趋于分化。
关于第二部分“云冈石窟外部崖面”,彭博士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云冈石窟到底是自然直壁还是人工斩山?通过比较崖面范围与洞窟规模匹配程度的方法,彭博士认为,云冈石窟的开凿是依靠河流阶地的自然地貌,在河滩以上的一级与二级阶地上依靠山势进行人工斩山形成的,再加上《魏书•释老志》、《续高僧传》等文献的旁证,其得出了石窟营造工程是直壁与人工斩山相结合的结论。
第三部分“云冈石窟内部空间”分为四个小部分阐述,分别是“云冈一期洞窟”、“云冈二期洞窟”、“分期存疑洞窟”、“参考案例:云冈三期未完成小窟”来进行研究。在单个石窟的内部空间研究中,通过对空库空间的形状整体、壁面龛像型式、龛像布局等整体变化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纵向分割空间层次的考察视角,并且在宿白先生“组合关系”与“打破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龛像空间关系,即“避让关系”与“依附关系”,两者主要区别在剖面的形态上。这两种新的关系引出了新的问题,即新旧龛的修建时间问题——新龛并不一定晚于旧龛,而可能是旧龛时期的尝试。在石窟与石窟之间的关系中,彭博士提出,有许多千佛像的雕刻,是为了避免打破墙壁破坏已修好的石窟而采用雕刻千佛,去取代修龛造佛,可在窟里发现找到民众开凿的小龛等现象。这种例子很多,包括第十一龛、第五龛、第六龛等。在未完成窟的研究中,彭博士主要研究单个龛的修筑顺序与单个佛像的修筑顺序。
第四部分“云冈石窟空间开凿”分为“工程过程”、“工程组织”、“工程用量”、“工程用时”及“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办法”五个内容。“工程过程”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分层施工和统一施工;“工程组织”则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力较弱,允许民间势力进入,另一个是加强了工程控制力度,统一规划分栏施工;关于后两个问题主彭博士采取了实验考古的方式,找来了真正的造像大师与自己的团队一同在市面上开了一个新的龛,在实验考古的过程中,发现现今的造像工匠与在未完成石窟中猜测的造像工序是大致相同的,即先做周围的装饰再做佛,先做佛的主体、莲花座等再做佛头与手印;最后一个部分“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则通过举例来解释包括裂缝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云冈石窟空间设计”部分,彭博士主要围绕“空间尺度”“空间形式”“空间同构”“窟群设计”等问题出发,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在讲座结束后,郑岩老师表示本次讲座非常精彩,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对他而言有民间修建的窟的出现是最有启发的;而曹庆晖老师表示本次讲座中对匠人以及艺术品制作过程的研究让他受益颇深,并且讲到了他自己的关于工匠的研究;耿朔老师表示这个讲座最大的特点就是“常识研究”,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把我们带回到了一个常识的接地气的研究中去。在提问环节之后,主讲人彭浩明博士接受了为“常任侠讲座”颁发的奖状以及海报。
文/赖雅芊
编/林佳斌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