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晚,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2016年找朋友:引力波”于今日美术馆2号馆1层艺术橱窗趣味开幕。
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认为是时空弯曲的一种效应。项目将“引力”比喻为艺术家们之间不可控的“艺术引力”,邀请戏剧小组与艺术家共同参与,让青年艺术家们在一定的空间里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试图碰撞出不一样的“艺术火花”。如展览项目所言,“引力波”因为两个有质量的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能够穿透那些电磁波不能穿透的地方。当“戏剧星”与“艺术星”相互影响产生的引力波,将不会再被星际介质(展览空间的边界)所遮挡,向宇宙深处传播。而站在蓝色星球上的观测者,又能够接收什么由引力波携带有趣信息呢?抱着如此观念,活动方开始尝试做这样一场实验……
将整个项目打造为一场“外星登船探索”之旅,观众需要拿着门票进行“登船”、“安检”、“出舱”,最后踏上不同“星球”,沿着特定路线,进行一系列神秘星球探索。首先登陆为“大庆星”——毕业于央美雕塑系的刘冠男带来《静默之泉》,残破、分裂的男人头骨堆砌而成,凌厉的破败感却带给人某种静默的肃穆;桌面小组的“戴斯克星云”为第二站,其作品《丝洛英》取自英文“snowing”,作品充分利用了橱窗的展示空间,加上不同颜色的灯光色彩,塑造了“雪花落英缤纷”的既视感;艺术家秦观伟的“加减乘除星”展示作品《+、-、×、÷》,最直观的利用蓝色气球和小吸铁磁展现了“加减乘除”四个符号,当观众随手去触碰橱窗外面的小气球,磁铁就能带动橱窗内的大气球移动。艺术家表示,这个作品的存在时间很短,只要观众动手参与,便宣告“加减乘除”不复存在,而产生各种随机的新形态。
最后踏上STAGE NO MORE小组所在的“STAGE NO MORE星”。STAGE NO MORE小组顾名思义为“舞台不再”,其将戏剧语言汇注入非剧场空间,打破戏剧舞台的界限和空间,邀请观众进入戏剧之中,当演员进行表演的时候,观众可跟随演员步伐随机移动。本次STAGE NO MORE小组演出了由莎士比亚经典剧目改编的《哈姆雷特门》,故事由一条新闻开始,加入了当代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元素与观众互动,将观众带入全新的戏剧体验。
“找朋友”项目为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联合发起,该项目旨在发现较少被关注的青年艺术家群体,项目将今日艺术橱窗为展示空间,不设策展人,仅通过艺术家个体间击鼓传花式的推荐方式,将权力转交给艺术家,展现出一种活态而生动的橱窗展览,并成为国内首个24小时不停歇的“艺术展览”,给观众以新鲜的感官体验。而2016年“找朋友”项目延续过往轻松的趣味风格,将主题为“引力波”,首次邀请了戏剧艺术组织参与,使得活动内容更加活泼多元。
橱窗展览项目持续到6月15日。
文/林佳斌
图/今日美术馆 提供
艺术家信息:
刘冠南,1984年生于大庆,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他的作品里充斥着神性和诗意,并与现实之间保持着可贵的严肃解构关系。对于古典美学的“破坏”与“追寻”相生交错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并在作品里生长成了种种隐秘的情绪和仪式感。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于材料及其寓言性的把控,这样的把控使他作品的主题性异常强烈,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对于作品的精神专治。
“桌面研究”艺术小组(简称:桌面小组)。2015年成立于北京,在北京顺义先后建立两个艺术工作室。团队成员:张哲溢、宋建树、王成普、冀川、朱玉杰。小组成立之前,五人在各自的艺术专业领域各有建树,且都对艺术创作的形式拓展进行尝试,2014年,小组前身“天北艺术小组”曾在北京市顺义区罗马湖畔做过两次公益户外公共艺术展览,在艺术界引起不小关注。而今,小组的作品类型涉及雕塑、绘画、装置、影像、大地艺术等,并致力于跨界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秦观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在其一系列以现成物为主要形式的作品中,秦观伟往往以一些日常物或日常生活行为作为媒介材料,以期探讨日常品与艺术品的边界,进而探索艺术家在艺术品界定中扮演的角色。这些物品或行为活动通过介入艺术规则转化着其原有的属性,同时引发出一些对艺术品、艺术机制本身的问题。
Stage No More是一个松散的艺术小组,由胡寒、张馨心、陈然、何姗2014年在北京成立。SNM致力于将戏剧语汇注入非剧场空间,创造有别于传统的观演体验。2014年8月,首部作品《当我们聊天时》作为开幕表演登上第二届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同年10月,《看!他们在吃饭》在乌镇戏剧节发表。2015年6月,《移动剧场:二次城像》由香港Small Theatre Big Drama Aisa Forum委约创作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