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8日,“形式之外——中国抽象艺术展”于中间美术馆开幕。本展览由中间美术馆主办,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担任策展人。展览呈现了陈若冰、冯良鸿、马可鲁、马树青、孟禄丁、谭平、袁佐、朱金石8位海归艺术家的抽象作品,意图探究中国抽象艺术的现在与未来。
下午四时,开幕式于中间美术馆举行。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端廷,著名评论家贾方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温州年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康文峰,以及艺术家马树青、孟禄丁、马可鲁等悉数出席。
策展人王端廷在开幕式上介绍,本次展览是继温州年代美术馆举办的同名展览之后的系列展,两次展览艺术家相同,但作品完全不同。对于本次展览主题“超越形式”的含义,王端廷认为,抽象艺术发展到抽象表现主义和极简主义之后,所以艺术家都面临一个问题——抽象艺术何去何从?其未来在哪?“有人认为极简主义是抽象艺术的终结,但实际上依旧有大量艺术家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他们所做的事情是要超越抽象艺术各种各样的既有成果。”
艺术家代表马树青表示,对于画家来说,抽象艺术是其表达情感的一个过程,“抽象艺术更多侧重于在方法上来创作绘画质量和风格。除了视觉呈现,观众还可从抽象绘画作品中去发觉艺术家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或者艺术家如何呈现流动的时间和立体感空间感等。”
纵观展览,参展的8位艺术家均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他们是80年年代中国最早探索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见证了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史。王端廷在展览前言里写道,“对于抽象艺术,他们是见到过真佛、取到了真经的中国艺术家。他们按照抽象艺术发展的逻辑和语境(Context),亦即在抽象艺术的谱系中,探求抽象艺术的进步与创新之路,最终完成了从“形式主义”(Formalism)到“超形式主义”(Beyond-Formalism)的蜕变。”
研讨会:关注中国抽象艺术现状与未来
展览开幕前,中间美术馆举办了同名研讨会。策展人王端廷为主持,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邀请了著名评论家贾方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温州年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康文峰,以及艺术家马树青、孟禄丁、马可鲁、冯良鸿、李迪等人参与讨论。
王端廷于研讨会上首先提出“状态主义”概念定义中国抽象艺术。在其看来,对中国抽象的定义和命名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不能延用已有的中国传统概念,也不能延用西方抽象艺术概念,中国抽象艺术家已经做不同前人、不同西方人、不同古人的创造。我们理应提供一个非常贴切的、准确的判断。”
对于中国抽象艺术的特征,王端廷曾采用“超越形式(Beyond form)”、“超形式主义(Beyond formalism)”、和“形式之外(Out of Form)”等概念阐释,本次展览也名为“超越形式”。但王端廷指出,“超越形式”的说法并未揭示中国抽象艺术的内在本质,其进一步提出一个更明确概念,“在我看来,中国抽象艺术呈现的既不是‘形’,也不是‘意’,而是‘态’或‘态象’。”此后,王端廷详细列出其对“状态主义的”18点分析。
此后,参与讨论的评论家和艺术家们围绕“中国抽象的定位是什么”、“中国抽象是否要区别于西方或者区别于世界?”“抽象与意向的差异在哪?”等问题进行讨论。贾方舟首先肯定了王端廷为中国抽象艺术建立自己核心价值的意义,他认为,这种超越形式实际上是超越于形式结构,比如原来考虑线的结构、造型的结构,不再反映外在世界之后总有一种结构关系;王春辰则认为艺术家不需要过多受限于“身份”的限制,而“状态主义”的概念是否能涵盖中国抽象是值得再深入讨论的问题;什么是中国的抽象艺术呢?盛葳提出,我们通常理解的中国抽象艺术为“Chinese Abstract art”,这是非常本质主义的一种描述,又有被理解为“Abstract art in China”,即比较不强调“中国性”的“抽象艺术在中国”。中国理论家更愿意使用前一种概念,显示毫无争议的、不可质疑的“中国性”特征。对此,盛葳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过于强调“中国性”特质,是否也就缺失了当代性?
抽象艺术进入中国始终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本土文化对抽象艺术的排斥和同化,在普适性与民族性之间,中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的评价标准究竟为何?二是在抽象表现主义和极简主义之后,抽象艺术何为?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抽象艺术家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本次中间美术馆 “超越形式——中国抽象艺术展”与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意图为中国抽象艺术的创新和更多可能性探寻发展出路。
图、文/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