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19:30分,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论坛”第九次学术讲座之“青铜四门:年代、风格、产地与工艺——以扉棱分铸青铜容器为例”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讲人苏荣誉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获理学硕士学位,师从华觉明先生。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至今,2010年起,苏荣誉兼任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史、冶金考古。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军教授。
讲座伊始,主讲人介绍了“扉棱”为二里岗时期青铜器出现的装饰元素,青铜器分铸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技术,用以铸造大型或复杂器物。但“扉棱分铸”是罕见的技术现象,迄今所知仅有十五件青铜容器采用了这一工艺。本次讲座即是汇报对这批器物的初步研究成果,分析它们的出土背景、造型和纹饰以及制作工艺。主讲人的研究结果发现,“扉棱分铸”首先于早商晚期或晚商早期出现于南方,早期都是勾牙形扉棱,主讲人对若干件器物的年代和产地提出了新认识,并于自己的研究中试图演绎商代扉棱的变化。
主讲人苏教授首先从青铜器的研究范式讲起,即由青铜器的真伪、年代断定、产地、风格等四个方面,总结出“对青铜器的研究还是要回到青铜器的工艺问题”上;并且从青铜器的研究手段,如关于铭文的文字研究、考古学上使用的地层学与考古年代学研究方法、艺术上的风格分析方法、技术层面上的材料学与工艺四个方向中,总结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地层、组合、分类、对比四个研究手段,对青铜器扉棱的技术选择问题进行研究。
苏教授在对扉棱技术选择这个大的问题下进行了问题的细化,分为了以下七个小问题:青铜器铸造的特定技术与不同铸造工艺间的关系;技术发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特种技术的私密性;技术传承问题;技术传承与风格变迁问题;特殊产品的流布并其中体现出的器物功能与流动性的问题;工匠与工匠谱系与器物断代问题;技术工艺传统问题。这些问题在讲座中通过扉棱分铸的技术分析与具体青铜容器研究得到探索与解决。
在讲座的主体部分,苏教授通过分析具体青铜器个例与解释具体的青铜器扉棱锻造工艺并解决上述问题。最先提到的是公元前三千年的一件崧泽文化陶器上的扉棱,谈到扉棱的用处在于调整器物轮廓与使器物复杂化,这件陶器上的扉棱可能就是青铜器扉棱的雏形。
紧接着提到的是郑州偃师商城出土的青铜尊,这是第一个拥有扉棱装饰的青铜器,而在二里岗阶段有扉棱的青铜器只有三件,因此可见:扉棱技术是非常罕见的技术。而盘龙城出土的流上带扉棱的青铜爵的扉棱也是属于同一类勾云形扉棱,这些二里岗文化期间的扉棱都是与器体同时铸造的,而扉棱所在也正是青铜器合范线所在。
在安徽出土的龙虎尊与郑州出土的青铜尊时间接近,但地理位置偏南;湖南岳阳费家河出土方勾牙形扉棱尊应属于中商时代的青铜尊,这些南方的青铜器的扉棱都是先在青铜器主体上留孔再将扉棱铸入的,这种技术将南方的青铜器的时间断代大大提前了。
岐山贺家村出土的斝有三个扉棱是分铸的,两个扉棱与主体同时铸成的,而前者是一种特殊的铸接工艺。这种特殊的铸接工艺使我们能在斝的内壁看到有三条凸棱与扉棱的位置相对应,这表示工匠是先把铸好扉棱,再铸器物主体时把扉棱要安装的位置铸厚,最后把扉棱与主体结合起来,这件斝最早的先铸扉棱的实物。这种先铸扉棱的技术是工匠表现自己技术高超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也能在弗利尔收藏的斝上看得到,但技术已被改良,可以看到是一种技术的传承,而两代工匠可能是父子辈或者是兄弟辈的关系。
更早的是盘龙城李家嘴簋的铸铆结构,但这个的连接处是平面而非铆钉状,这比弗利尔斝可能更早两代人的作品。使用了同一种工艺的还有弗利尔的壶,这件壶的壶盖使用X光技术可以看到壶盖的扉棱也是使用了扉棱分铸的技术。
在二里岗出土即二里岗稍晚的卣的提梁上也有扉棱,这说明在安阳殷墟出现之前,青铜器的纹饰已经发展完善了,这也说明了安阳的丰富青铜文化的来源。
然后,苏教授举例提示了直条型扉棱、G性扉棱与旗形勾牙扉棱。苏教授还具体分析了石门卣,石门卣上出现了多种扉棱,包括鸟形扉棱、勾云形扉棱等。通过X光技术与内外壁的比较,可以得出石门卣腹部中间的扉棱是通过分铸技术铸接而成的,而腹部两侧的扉棱是与主体同时完成的结论。而器物提梁上的扉棱也有勾牙形、条形脊两种不同区别。苏教授进行大量例子分析,包括多个形制类似的四耳簋、不同的园鼎与方鼎、叠十字形兽面纹壶,向观众展现扉棱分铸的技术发展与源流,并得出结论:这种技术与扉棱风格变换是来自于工匠的迁移。
讲座的最后,苏教授谈到,遮掩的风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商朝取代夏朝时,原本在中原地区的工匠被驱逐至南方,即长江流域,这些南方作坊铸造的青铜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使用。但商王使用青铜器进行精神统治的可能性使盘庚迁殷后定居于安阳的武丁可能把长江流域的工匠们重新迁回安阳,把南方的技术带回安阳,使安阳的青铜器文化在武丁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最终走向衰落。
文/赖雅芊
编/林佳斌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