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周五)晚上7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文志论坛第51期暨“走进图书馆”系列讲座第33期“佛国梵像——于阗佛教图像的发现与研究”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活动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粟裕老师分享他的研究成果。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郑弌讲师主持。
正逢中央美术学院期末考试期间,依然有不少热衷佛教艺术的同学前来与会。此次讲座带领听众认识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国其中的历史、美术以及近百年来学界对于阗遗迹的考察、发觉和考古资料。并且利用丝绸之路上的同类图像,对策勒县达玛沟乡的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的图像题材进行判断,认为此寺三壁表现的是过去七佛,寺门西侧的武士形守护神为散脂夜叉,发现于阗在丝绸之路图像传播中的作用。
讲座开始,陈老师引用司马迁在《史记.西域传》中的“大宛列传”原文介绍于阗国的地理位置。又说于阗蚕桑是中原的公主将蚕桑种子密藏于头上的帽子内,出境时,守将搜遍了所带物品,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从而使桑树和蚕种带出,使于阗成为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地方(图1)。此外,特别指出由于女性属阴,阴阴相招,当地和田玉石惯以女性裸身于水中采捞的习俗。
于阗遗迹的考察陈老师回顾自1893年起历经法国人杜特义德兰斯(Dutreuil de Rhins)、费格勒纳尔(F. Grenard),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英国人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等人到中国新疆、河西地区考察。直到1927年中国才成立「中瑞联合西北科学考察团」以不主动发掘的原则下进行考古活动。建国后1979年至2002年间也有不少洛普县、民丰县、策勒县等地的考察与遗址发掘。
接着,陈老师直接切入正题。2002年到201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前后三次抢救性的发掘出毗邻的托普鲁克墩1、2、3号佛寺,其中 1号佛寺内东壁南侧的白衣立佛像(图2)与热瓦克佛寺遗址中,高浮雕的形式在背光中表现千佛的头部与上半身,所有的佛像排列整齐,均带圆形头光,面带微笑,手于胸前施无畏印的遗迹(图3)如出一辙。与之相似背光的还有敦煌藏经洞中,斯坦因发现的绢画Ch.xxii.0023号《瑞像图》(图4),绘制了各地的著名瑞像,同样为将手置于胸口施无畏印的姿态。
不仅如此,在于阗的壁画与雕塑佛像中也有模仿世俗人物的装扮的倾向。如大谷光瑞从约特干收集的一尊铜质佛像头,佛像的肉髻之下束有发带,并在中间打结固定。这种简单的装饰在热瓦克佛寺遗址发现的供养人壁画上能够看到,在一位年长的男性所戴的头冠下部束有窄带,并在中间处系结(图5)
所以《瑞像图》绢画中白衣瑞像的装饰,很有可能是对于阗人现实生活中所戴头冠的模仿。并且集合各地瑞像,其绘制年代可能在7世纪,这与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的年代也相差不远。能在敦煌发现,也说明了于阗的白衣装饰佛像已经传到了敦煌。
在对托白衣佛身份进行判断之后,再来看看其他尊像的特点。陈老师将有榜题的敦煌壁画与于阗佛寺壁画进行比对之后,清楚地看到两者间的联系。而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壁画、雕塑所表现、功德主所供奉的当是过去七佛,而不是腾空而来的七佛瑞像,这与敦煌壁画有所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此类背光中有千佛的白衣佛的分析,可以看到于阗在佛教图像传播中的位置——在中亚与敦煌之间起到了有效的勾连作用。而受舍卫城神变故,产生的千佛背光佛像在于阗被改造,固定成为七佛中的拘留孙佛,尔后再以瑞像的方式传播到敦煌,在敦煌石窟中保存图像学特征与名号。
陈老师再带我们来看位于南壁两侧的守护神图像,南墙西侧为一身男性武士(图6),武士身后绘有一头长着犄角的鹿,在其他地域的图像中比较少见,可能为于阗人信奉的散脂夜叉有关系。类似的图像还在巴拉瓦斯特遗址有所发现,德国人特灵克勒在此地发现了一片壁画残片:长靴后露出一只食草类动物的头,角部已经遗失,格洛普(G.Gropp)将之补完为一头牛(图7)。这只动物的头部与托普鲁克墩1号遗址的鹿几乎一样,并且同样位于长靴之后,可能也是表现的雄鹿,而长靴的主人可能同样是散脂夜叉。
南壁门北侧同样为一身守护神(图8),只有下半身保存下来。为一身穿着白色短裙的站立神灵,两胯之间有土红色衣物,在考古报告中将此身人物比定为吉祥天女。但是在于阗除了丹丹乌里克遗址的吉祥天女外,其他遗址并没有下身裸露的女子出现。陈老师表示,虽然图像缺失无法判断身份,但当为一身男性神祇。
最后,陈老师总结通过对达玛沟1号佛寺的图像研究,可以发现过去七佛信仰在于阗的流行,这也契合于阗大乘佛法盛行的史实。图像形式上面,以拘留孙佛维代表,体现了于阗在丝绸之路上图像传播的意义,它一方面吸取来自中亚的造像,并在于阗本地加以改造,如饰以璎珞、头冠,最终以瑞像的方式传到敦煌。此外,于阗本地的守护神图绘在佛寺中,表现了于阗人希望用本地神灵守护佛法,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
文/陈怡
图/杨延远
(作品照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