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由中国美术馆和北京画院主办的袁武个展“大墨苍茫”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袁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三十年的代表性人物画作品及部分写生作品,总计70余件,共分为四个板块,长河:以《抗联组画》为代表的主题性人物画作品;黑土:以《水不深》为代表的东北农民题材人物画作品;高原:以《大昭寺的清晨》为代表的高原题材人物画作品;写生:历年写生作品20余件。
袁武是中国写实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沿袭“徐蒋体系”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描绘身边熟悉的日常人物,表现意义重大的主题性创作,他将现实主义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结合在一起,注重中国墨色的表达,以此追求当代意义下的中国人物画精神。由于他在主题性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中央美院范迪安院长曾把他定位为“主题性绘画的旗手”,但从此次展览出的作品来看,尤其是以《大昭寺》为代表的一系列高原人物题材,其艺术观念和表现语言又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在开幕致辞中提到,目前虽然美术创作的数量急剧增长,但作品学术价值水准是滞后的,而袁武则是当下画坛真正沉浸艺术创作的代表艺术家。他不仅有扎实的学院基本功,同时在现实主义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艺术修养,笔下人物能看出北方乡土的憨厚与淳朴,而且画面具有张力,大块的墨色,精妙的山水画背景,都构成一种独特的袁武气质。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作为袁武的工作同事,他感慨袁武是一个充满激情、勤奋的艺术家;是一个很有思想、懂得思考的艺术家;是一个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并能够很好艺术转换的艺术家;是一个敢于超越自己,勇于探索的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则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角度肯定了袁武艺术的价值,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有东北黑土地的厚重,同时还有南方绘画中的柔性。
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是滞后的,尤其是对人本体的关注,受专制思想影响,艺术家多寄情山水,直到二十世纪在西方美术思潮的影响下大放光彩,徐悲鸿、蒋兆和将西方素描体系与中国传统水墨语言结合,为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开辟新道路。在创作方法上,袁武追求的是一种意象造型,就画面整体而言,是一种整体写意,局部写实,人物面部结构有着西方素描的光影、块面结构,真实呈现人物的立体形象,但整体人物造型保留有传统水墨的的笔墨趣味和虚实晕染,其笔下人物形象无论是比例结构还是神态动作,都经过艺术处理,刻画出人物特有的精神性格。所有这一切,从背后逻辑而言,是将人物放大到画面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形象本身还是借笔墨、写实方法表达出来的人物性格。从绘画题材而言,既有大型的主题人物组画,也有艺术家熟悉的家乡父老以及外出写生的高原人物。主题人物创作在兼顾主题性、叙事性、集体意志的同时,也尽情表现艺术家个人的笔墨特色。《大昭寺的清晨》系列作品是本次展览的重点作品,袁武从此系列开始渐生“变法”之意,作品描绘信徒双手合十扑地虔诚礼拜,着重表现人性的高度,宗教的虔诚与艺术的救赎似乎在画面寻得一个完美的契合,既有沧桑苦楚,又有坚忍不拔。
艺术批评家郎绍君评论袁武的人物画,在这个资本制约艺术的时代,并不是为了资本和好玩,而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他强调人物特征,但不“漫画化”。这就是袁武人物画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对人物的现实关注,也保留有笔墨语言的特性与魅力。
水墨的当代性,这是当下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袁武“大墨苍茫”个展对其个人进行梳理的同时,或许也对中国人物画的现状带来新的启发。展览在中国美术馆1、8、9号厅展出至9月11日。
文/张文志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