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科学与技术如何生成艺术?

时间: 2016.9.27

回望人类文明历史,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当今充斥着信息爆炸的新语境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方面让我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生活中的便捷,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里的各种人机大战、基因改写、生物变异、机器觉醒、虚拟现实等看似天马行空的情节已不再让人觉得新奇,这无疑也隐含了人类内心的稍许不安:科学技术近乎失控的发展,如何建构一个防止技术滥用的伦理壁垒?

艺术作为文化、社会、技术等因素的混合产物,往往因那些具有敏锐嗅觉的天才艺术家的出现而呈现于各种文化浪潮最前锋,因而新艺术的诞生创造了可能——以“跨学科、跨领域、高科技”的综合为特征的媒体艺术当之无愧为当下艺术界的时髦儿。此背景下,首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应运而生,展览打出“技术伦理”主题,试图审视现有科技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导致的伦理危机,并尝试探讨未来科技可能产生的新伦理问题。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双展馆的方式同步展开,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实验空间”特别展览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技术伦理”主题展。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本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的主办单位,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德国B3动态影像双年展共同呈现。

“实验空间”特别展览:以专题模式呈现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实验空间”特别展于2016年9月24日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板块以专题的方式展示,包括盖里•希尔专题、VR专题、沉浸专题、电影专题、Experimenta 专题、B3获奖艺术家专题,以及演出专题,分别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对“技术伦理”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在盖里·希尔专题中可看到艺术家盖里·希尔带来的7件作品,涉及到影像、互动装置等。在短片《墙》中,可看到一个男人不断将自己摔往一面黑色背景的墙上,而突然出现的刺眼闪光灯捕捉住每一撞击瞬间;《大腿别哭》探讨不同物体之间干涉彼此边界的状态;在互动装置《我》里,当你被吸引着凑上那不同形状的窥视洞内,看到的正是自己在“窥视”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VR专题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对于VR作品的集中展示,在此专题中不仅有国内艺术家田晓磊、朗雪波与王跖、刘言韬、周戭等创作的VR作品,更有德国B3动态影像展推荐的VR电影与短片,以及14部穹顶VR作品构成的“沉浸专题”,以全新的叙事逻辑重新开始“讲故事”。

“技术伦理”主题展:五大板块构成

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的“技术伦理“主题展”于9月25日晚拉开帷幕。主题展分为科学、大数据、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基因5大板块,几乎囊括了时下最热门的技术话题。

科学。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人类踏上了探索宇宙奥妙的漫漫长路,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建立和组织知识,用可验证的理论解释并推测宇宙世界。在此版块中,艺术家将严谨的科学理论与艺术巧妙结合,它们面貌不一,或充满难以言喻的视觉美感、或简单直率,令人深思。生活和工作于柏林艺术家金允哲,在作品《照耀》中从底部注入的空气,使光子晶体不断升降,在有限、狭小的亚克力盒子空间内生成异类的美感;布兰德·沃尔夫德的《发话筒》是一个可穿戴设备,,人们可以把它戴在嘴部,,内部的手机屏幕上展示众筹来的嘴部视频。 代言人给任何人一个机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存在、伦理、价值相关的终极问题。“对所有人来说,这些问题难以回答,甚至没有答案,,但是我们一定要问,,虽然我们不知道如何问,问什么,或害怕问。”

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表示:“科学和艺术本就是殊途同归的,也是我们追求并生存的方向。我们试图用技术去呈现艺术的同时,也在试图表现技术的问题。 ”

大数据。不可否认,互联网已经渗透于生活的每一角落,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正处于任何社会个体皆无法脱离的大数据时代。

以数据与叙事而闻名艺术家乔纳森·哈里斯,将电脑科学、制图学、人类学、摄影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探索人类如何通过不同的技术转换现实;中国艺术家苗颖的影像内容来自于具有“弹幕”评论功能的视频网站bilibili中的热门视频;乔·汉密尔顿的《流》,将水流和互联网进行了类比——浏览器窗口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成为严格的框架,它包含且挪移着成组的图像与视频流。瀑布、激流、河流、小溪和数据流从屏幕上流动而下。

混合现实。混合现实(MR)可认为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融合,它是结合真实与虚拟世界的一种新的可视化环境,物理实体与数字对象共存并能实时的相互作用。

我们可在本版块艺术家松田启一的概念电影《超现实》中一探究竟。在短片中,物理现实与虚拟现实融为一,,整个城市被各式媒介所包围。科技既介入人们每一次的交互与体验,提供各种美妙的可能性,又控制着我们观察理解世界的方式。

《体积》是中国艺术家朗雪波2016年的最新作品。在虚拟情景中设置了一个全景式封闭空间,空间内全部被黑色与黄色的斜条纹有序的涂装,使观者沉浸与一个抽象的环境里,在环视熟悉的过程中,从墙面、地面、上空将不断出现凸起物体向观者袭来,使平面的墙体条纹出现变形,又不断的消失再恢复平静,呈现出焦灼不安的声音伴随。

人工智能。英国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曾在其2003年发表论文中认为,我们生活的宇宙时空可能是由某种高纬度生物制造的计算机所模拟生成,并建议人类的遥远后代可能会进化出或者创建出某种程序来适应计算机宇宙时空,以模拟过去发生的事件和重建远古祖先的生活方式,“机器智能是人类永远需要做的最后发明。”

音乐艺术家铃木有理的“OTOTO”是一套音乐发明套装,能让任何人轻松快速地DIY自己的电子乐器。打开OTOTO,可以创造各种乐器,从平底锅架子鼓到可触摸发声的折纸。套装的核心在于PCB合成器,如果将导电物质与合成器相连则可以触发不同声响,通过将电子模块连接到四个不同的声音感应器来改变声响。

“响尾蛇”作为艺术家吴珏辉“错造物系列”的最新产物,是一个钢筋铁骨的动态装置 (动态雕塑)。作品源于“π”这一数理概念的猜想,公转与自转正反叠加,衍生出无限不循环的形态变幻,,正如圆周率的不可穷尽。瞬息万变的运动轨迹犹如宇宙天体的运转,亦如机械生命的游摆,生成一钟无目的而存在的机械生命。

生物基因。生物基因的改造直接涉及到“伦理”问题的讨论,本版块可看到艺术家有关“基因改造”相关的系列作品。

爱德华多·卡茨著名的“绿色荧光兔”是一件转基因艺术作品,卡茨运用分子生物技术将水母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入到兔子的DNA中,使兔子在紫外光下呈现出绿色荧光。本次展现不仅包括创造绿色荧光兔阿尔巴本身,还包括由此产生的公共对话及社会对这只兔子的接纳。

人造卫星子的影片《姻缘红线》,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浪漫故事探讨科学与神话的关系,人造卫星子与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合作,给蚕蛹加入制造催产素(催生“爱”的荷尔蒙)的基因和红色荧光珊瑚的基因,,让经基因改造的蚕吐出神话中的“姻缘红线”。从伽利略认定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科学一直 在挑战并消解神话世界。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是否会再造神话?

对于本次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前言写下,“我们今天探讨技术伦理,不在于探讨技术已经达到何种发达程度,而是讨论人们能够在多大范围内接受技术、利用技术、既不拘囿于技术、又不干扰技术。”可以说,正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技术发展导致的结果忧心忡忡,在其看来,现代技术的发展恰恰导致了人类的危险境况。在今天,这一点已经表现得极为明显——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导致环境的破坏、人和自然的对立、地球的变暖等。“媒体艺术的哲学命题远远高于艺术命题,因为后者实在是无法回应科学新创造的问题。”本次双年展策展人王春辰教授如此表示。这场命名为“技术伦理”的双年展,不仅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体验场,更是一个触发“问题”的实验室。

文/林佳斌
图/主办方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