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独立动画的可能性在动画之外:“从绘画到动画”艺术展于苏州呈现

时间: 2016.9.28

自1996年以来录像艺术开始在中国兴起,及至2000年之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与传播,再到新媒体艺术进入大众视野,2000年之后独立动画的媒介有了极大的拓展。中国独立动画(实验动画)的发展成长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介入和全球化艺术浪潮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次展览以“从绘画到动画”为题邀请了25位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国际艺术家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呈现28件艺术作品。以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诠释展览主题,“从绘画到动画”探讨了实验动画多元共生的现状,以及综合叙事性、图像学、场域与时空的艺术表现力。

独立动画的实验与发展

以“全球化潮流中实验动画的观念与方法”为主题的论坛于9月24日上午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偏重于艺术领域本体内部的界面,将观点延伸和思想碰撞推向更深入的层次。

策展人四川美院新媒体系副教授张小涛在谈及策展理念时候提到,本展致力于在国际化视野下讨论独立动画的边界语言,而在当代艺术中独立动画的创作与研究主要存在于艺术高校中,相对比较边缘化,充满着对未知探索的实验性。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科动画专业教授艺术家山村浩二(Koji Yamamura)从个人从事独立动画与绘本创作三十余年的经验入手,探讨自我意识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动画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应保持思考并与外在世界相联系并坦承自己创作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韩国崇实大学媒体学教授艺术家成正焕(Sung Junghwan)以自己结合动画、3D打印与媒体交互的作品创作过程为例来探讨“观看与被观看“之间的关系,在媒介语言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的趋势下,观看的力量与观众的联系拓展了动画的观念与方法。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策展人艺术家李振华以“艺术家的姿态“为题分享了他对独立动画与美术史、宗教或者意像关联文献的梳理,探讨动画回到空间的概念和于“时间与无间”之中独立动画的趋势与走向。

动画对现实的转译与升华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教授乌苏拉(Ursula Panhans-buhler)着重阐述了在实验艺术日渐成为趋势的形势下动画叙事性的意义,正如艺术家曹斐的作品是“没有动画的动画”,在当代界面中的概念性互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从个人艺术经历谈起,从绘画到动画,从静态到动态,他利用三维技术实现观念世界与技术生成,实现从绘画到动画再回到绘画与雕塑的表现语言变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吴超以“生命的体验”植物人的艺术唤醒项目来描述想象力所产生的艺术变量对于医学与艺术跨领域合作,资料收集与语言表现的拓展。四川美院新媒体系副教授张小涛谈到了个人作品主题从广义宗教意义的探索到个人经验的回归,本土独立动画缺乏对于在地性、历史和政治的介入与探讨,他通过追问与经验的回归,探索独立动画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参展的艺术家中60%有着海外求学背景,这也为本展带来了更多实验性和国际化元素。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并目前在该大学担任研究助手的艺术家刘茜懿从个人经验出发触及大数据时代信息过滤的重要性及迷失于翻译中我们应有的对于原态的关注。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数字与动画艺术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的艺术家段天然在谈到独立动画的发展时表示动画在创作中最后不仅仅是动画而应是某种观念的延伸或者某些思想的碰撞而触发更多的可能性,思想的实验和艺术的实验以动画介入当代艺术,不仅活跃而且日趋繁荣。

缪晓春本次参展作品是动画《Linitless无始无终》和巨幅绘画《The triumph of death》,他运用计算机分色的原理重新解构和重组了来自中世纪画家彼特·勃鲁盖尔的经典画作,利用算法生成绘画与动画相映成趣,提供了当代绘画实验性的新可能。管怀宾的《无人界》影像装置受日本物派美学影响,通过类型学的收集他将这些静态的动画帧图像呈现为大型的装置与影像诗学。徐冰的《地书》与《小黑游外滩》历经了长达七年的资料收集、概念推敲和实验整理,他综合了设计学、符号学和图像学的理念建立了关于图形的词典和智库给实验动画领域带入了新的语言与思考。日本艺术家山村浩二(Koji Yamamura)带来的参展作品是《年老的鳄鱼》、《小孩子的形而上学》、《头山》,他以超现实的语言和坚持手工绘制的画风来分别结合法国作家讲述孤独的故事,儿童的矛盾与叛逆心理和日本传统落语呈现动画视觉美感的贯通性与当代世界的联系。台湾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带来以新媒体艺术技术实现的《富士山居图》合壁,由传统出发实现新媒介形式的转换。刘茜懿的作品《天籁籁》是对自己和同时代人的心灵扣问,由个人在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凸现感知与认知、欲望与释放的语境。吴俊勇的《月升剧场》将单屏动画投射在展厅墙上,观众进入画面并成为动画的一部分,这种互动参与性使观众成为动画艺术的参与者。段天然的三屏动画《物自体迷宫〉以从内部空间到外部空间转变的结构延伸了对于空间和运动的想象,与互动感应小钢球装置相辉映,看似偶然和无序的状态中体现了真实世界建筑空间中潜在意识的“虚妄”与“莫测”。

展览将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持续到11月23日结束。

文/Sue Wang
图/Sue、段天然、苏州金鸡湖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