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展览丨泛声考:“后声音”艺术的实验性重探

时间: 2016.10.9

随“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前两场展览——“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与当代艺术的相遇(策展人:魏颖)”、“复象之肝(策展人:李晟曌)”的顺利举办后,2016年9月29日下午4时,该项目第三场展览“泛声考(ANALL-ENCOMPASSING ALL SOUNDS)”登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C展厅。青年策展人巢佳幸担纲本次展览策划,陈熹、Kyle Skor、常羽辰、童义欣四位青年艺术家参展,围绕“声音”这一主题进行了不同的作品呈现。

在当代艺术中,以“观看”为主的视觉艺术似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同位五感之列的“聆听”也已或多或少被艺术家们尝试过运用到视觉思维的脉络之中,这些声音元素在不断地刺激着艺术品的多维构成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写着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

面对持续深入的“眼与耳”双感的交互的各种实验,声音艺术仿佛陷入到自身造成的狭义局限之中。“自皮埃尔·谢佛(Pierre Schaeffer)提出“还原聆听(écouteréduite/ reduced listening)”的核心概念以来,主流的声音艺术实验皆以独立乃至疏离的姿态对抗着主流的视觉艺术秩序,地下、边缘变成了一种常态的身份标识。”策展人巢佳幸如此表示,“我们理应在世纪末的日本噪音这片声音艺术的终极废墟之上重新探寻后声音艺术的可能。”后声音艺术不仅仅是简化的感知可能,也并非局限在其自身的媒介形态,它更应该成为在本体的意义上称为编织世界肉身的普遍媒介。

顾名思义,“泛声”指代包罗万象的声音,“考”一词隐含了策展人及艺术家对“声音”主题的回应状态。“泛声考”可以说是一次充满实验意味的召唤,搜寻及揭示艺术家相关的创作行动。更将艺术的视界投向世界的广阔范域,在真实的运动之中探寻视与听、主体与客体、乃至万物相关的普遍网络。

“未见其像,先闻其声”大致概括了踏进展厅的最直白感受,青年艺术家陈熹与Kyle Skor的《a voice-over of the dirt》作为放置在该展览入口的第一个作品,很快将观众纳入“泛声”的氛围之中。

他们合作的作品灵感来源于《M就是凶手》,一部著名的美国黑色电影。在这段作品中,霾转化为“m”。片中包含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中式英语——力求以栩栩如生的方式谈社会细节和艺术,其中的社会细节具体包括了种族与宗教问题、地域歧视、还有几个城市对待当代艺术的态度。另一种声音是以纯正的加州美语诗性地回忆自己的生活。用语言叙述真实的个体的世俗奋斗可以说贯穿了影片的始终,但演员的世俗追求与讴歌生命都同弥漫至全篇的“m”毫无关系,而这种“毫无关系”成就了本片叙事构架的特别之处。“为什么会毫无关系,为什么能毫无关系。为什么演员不应该根据超浓m适当的做出回应,不可以,因为本片在结构上力求真实,在真实世界,我们的的确确假装m不存在。此刻,m似乎转变为一个隐秘声音。”艺术家阐释到。

该展厅空间中,视频装置的对面倚墙放置了一排镜子,策展人特意做了讲解,“我在这件作品对面放置了一排镜子,观众在看展时可以透过镜子看到被反射的自我身影,”镜子前还摆放了一些可挪动的椅子,“,这些椅子并不是固定的,我想以这些椅子表达流动的概念”。

展厅转角处是常羽辰的第一件作品——一个由喇叭,电池,长钉(用作铜版针),和铜版组成的电路组合而成的装置。每当铜版针接触铜版,电路便会接通,于是喇叭震动,发出声响,由于铜版并不是完全纯粹和均匀,声响会随着铜版针的移动而变化,就像播放一张唱片。而手的速度和压力也会对声音构成影响,手和电路中的电子以合作的方式共同作业。参观者可通过简式耳机聆听这张“特殊唱片”的声音。

童义欣的两件作品放置在内间展厅,《单一声明》呈现了演说作为一项古老且原始的交流方式被用来把笔记本中一段以自我否定为实验的文本进行言语化的过程。用哼一个动物园(迷人小版本kazoo) 和暗示着一个大型空间的很重的人工回响把言语模糊致无法理解。语言修辞被使得不可触及, 然而声音修辞,特别是这个伪公共演说的结构和动态, 却被突出出来。“在一些‘高潮’点,来自哼一个动物园的显著的嗡嗡声音失真是对这个表面严肃的发言的幽默扰乱。在演说家及其代表比如一个扬声器的消失的情况下, 通过耳机与这个假定的公开发言声音的单个相遇使得它的功效减弱但同时也让它变得个人化并轻微异常。”艺术家如此阐释。

另一件作品叫做《大提琴》,由三个部分组成——影片、大提琴桥架、两片打磨精致的薄木板。影像中一位女性大提琴演奏者背对着观众拉奏着大提琴,被单独展示出来的大提琴桥则承担了把琴弦的振动传递到琴体以放大声音的功能。但有意思的是,整个装置是无声的。由合板雕琢而成的琴桥从其乐器的背景环境中被放大并剥离出,被展示于近乎仪式化的关注。原本对放大声音至关重要的物件如今却在对无声进行放大。

常雨辰的第二件作品名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艺术家表示“资产阶级化的大规模生产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改变。人类对自然力量的征服,机器的使用,化学使用到业农业,蒸汽导航,铁路、电报的使用,对五大州的耕种和开渠全都起于陆地。”她选取了烟囱这一个具有丰富社会性内涵的、纪念碑般的符号作为空旷且单调的画面的主角,以其从英文开始,到中文结束的渐变的方式朗读《共产主义宣言》作为背景声音,精致的声音生动起伏与画面的单调无趣形成对比,艺术家想传递的社会思考在此彰明较著。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30日。

文/张译之
图/胡思辰

巢佳幸

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策展研究偏向实践,主要方向为参与性艺术创作、跨领域实验、哲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的跨界探讨等。2011年-2015年,在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界艺术中心担任策展人及执行总监,此间组织大量项目及展览,如“炸金花-叶甫纳个展”(2014年)、 “GIF岛-苗颖个展”(2014年)、“晕轮效应”(2012年)等。2015年同为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New Century Art Foundation 作项目策划。近期主要展览包括:“单性知识”(外滩三号沪申画廊,2016年)、歌德开放空间2016系列“行动的机构”(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教育处,2016年),ART IN CITY艺术都市主题盛会TAKE ME OUT(k11美术馆,2016)。巢佳幸还为《艺术论坛》作者,并为《燃点杂志》、《艺术界》、《艺术世界》等杂志供稿。

姜宇辉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和艺术哲学。译著《普鲁斯特与符号》、《千高原》,专著《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画与真》。

常雨辰

常羽辰(b.1989,中国山西),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13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研究生院版画专业,现工作和生活在纽约。个展包括:常羽辰:野蛮诗歌(Between艺术实验室,北京,2015),常羽辰:蛇与其他(否画廊,纽约,2013)。群展包括:日本京都国际艺术节(京都市立美术馆,2015),IMPACT9国际版画会议艺术家书单元(恒庐美术馆,杭州,2015),2013北美版画双年展 (波士顿大学美术馆),光州双年展世界之屋视频放映(光州艺术馆,首尔,2011),马爹利关注未来英才计划入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1)等。她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芝加哥JoanFlasch艺术家书收藏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童义欣

童义欣1988年生于庐山, 纽约大学工作室艺术硕士毕业, 现工作生活于纽约。童义欣通过多媒介装置, 场域特定作品, 互联网项目, 音乐和书籍构造诗意和荒诞的叙事, 以探索在我们这个崇尚理性和资本的时代下浪漫主义的辩证法。童义欣的作品曾在当代加拿大艺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 安大略省美术馆, 蓝顶美术馆,卡茨曼当代, Vanguard画廊, 斯大林格勒圆形大厅展馆,华盛顿南街80号展馆, 汉雅轩, VIVO媒体艺术中心, 和炼金剧场实验室等空间展出。童义欣曾获琼·米切尔基金会奖学金,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艺术委员会奖学金, 高雄田边视觉艺术奖, 奥兰治公司年度视觉艺术奖, 蒙特利尔银行第一艺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奖, 和公平银行新兴数字艺术家入围奖。

陈熹&Kyle Skor

陈熹1985年出生于中国武汉,2008年毕业于江南大学美术系本科,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现于北京生活及工作。从2013年后,陈熹的作品开始包括各种材质的绘画,录像,动画,摄影和一些现场项目。陈熹的兴趣在于用虚构的思维规则来衡量现实中已经存在的现象。这些虚构的规则形成对现实的补充或增强。个展包括“∞”(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2016)、“野生受”(A307,2015)、“家的知觉”(如家酒店细管胡同店,2014)、“陈熹近作展”(华东师范大学美术馆,2009)。群展包括“单性知识”(沪申画廊,2016)、“模型演进”(A+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2015)、“AbsurdUtopias-Cine City ”(Brighton Film Festival,布莱顿,2015)、“讴歌生命”(星空间,2015)、“第二届CAFAM未来展”(CAFAM,2015)、“真相部II:再造界域”(博而励画廊,2014)、“上海艺术设计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3)、“不存在的真实”(前波画廊,2013)、“龙的时间”(劳玛美术馆,芬兰,2012)。

Kyle Skor是一位美国艺术家,生于美国Saint Paul(1983)。他于2005年在WilliamsCollege获得文学士学位,接着获得总统奖学金并在Harvard攻读发展心理学。Kyle在导师Howard Gardner的指引下研究互动理论、中间艺术、个体动机和社会机制(HowardGardner是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的奠基人)。Kyle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选择终止了博士课程,之后便开始创作视觉艺术。近几年Kyle除了在美国的展览,他的作品也在韩国、澳大利亚、马拉西亚和中国展出。10月份Kyle会在北京的颖画廊举办他的第三个绘画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