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昨日重现的“敦煌”:作为一种融合的创作语境

时间: 2016.10.19

2016年10月18日,陶溪川艺术周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启幕,从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以及江西省、景德镇市领导致辞中显示出的雄心和决心,似乎又一个国际范的文化艺术园区正冉冉升起。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央美术学院在陶溪川美术馆推出展览“致敦煌:文明的回响”,与其他十一个艺术活动共同构成艺术周的整体框架,其中包含关注艺术新生力量的“复调:中国当代雕塑新锐作品展”、回顾历史的“时代印记:景德镇十大瓷厂厂瓷回顾展”以及国际视野的“北欧国际艺术节”等。

作为艺术周最具学术分量的展览之一,“致敦煌:文明的回响”从主题上可看出展览致力挖掘传统艺术对当代创作的影响,正如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展览序言中提到的“形成古今并置、融通视观的展览结构,以期提示传统文化资源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发与支持,共同续写丝绸之路艺术新的篇章”。

展览基本分三个部分展览:“西出阳关”展览的古代壁画临本再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场景,现代名家的摹本和写生体现出对经典的演绎;“乐舞霓裳”展现当代艺术家从不同维度对洞窟司乐题材的立体诠释;“丝路新象”通过艺术家重走丝绸之路,感受丝路文明,描绘丝路新意象,在精神上与敦煌传统相接,在古老母题中注入新的观念,这也是展览“致”的重点所在。

传统的敦煌,还原情境,其实一点都不传统

现在我们提及“敦煌”,第一感觉这是一个传统中国的文化概念,这里有中国古代精美的佛像、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引发“敦煌学”,敦煌也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样本。

这是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敦煌,传统的敦煌艺术,若还原其创作的历史情境,其实一点都不传统,绝非在中国本土艺术基础上土生土长而来。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后续各朝均有佛像造像,壁画绘制,直至宋元,是一个延续千年的艺术大工程。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重镇,各国商旅、使者络绎不绝,西域佛教文化、粟特文化、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等沿丝绸之路西来,与中原文化在此融合。敦煌艺术诞生于此,就注定是多重属性文化糅合的产物,套用一个现代美术词汇,敦煌也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隋唐之前,尤其是在敦煌早期的十六国时代,由于政治、文化相对不稳定,此时的敦煌艺术更多显现出“西方”特征,而其中又以犍陀罗美术的影响最为明显。敦煌第275窟开凿于北凉,是最早的洞窟之一,窟中正壁塑一尊高达3米的交脚弥勒菩萨像,浑圆的上半身,线条型的衣褶,几何型的交脚,方座两侧有二狮相侍,整体构成不可名状的和谐感。此外南北两壁各有一尊交脚菩萨像和思惟菩萨像,思惟菩萨为坐姿,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的膝上,左手支颐,若有所思的样子。该窟中交脚菩萨与思惟菩萨的造像风格都是典型的犍陀罗风格造型。犍陀罗美术来自古印度北部,本身也是一种高度融合的美术形态,由于拜占庭亚历山大大帝和印度阿育王都曾占领这一地区,因此犍陀罗美术也有着希腊罗马美术和印度美术的双重性。

“致敦煌:文明的回响”展览在入口处以原比例大小复原了克孜尔千佛洞第14窟,克孜尔石窟也承接了印度石窟的原始风味,同时带有希腊化的佛教艺术痕迹,在人体艺术表现上更是精美绝伦,恬静超然的佛陀,婀娜多姿的乐神,秀美飘逸的飞天,孔武刚劲的金刚,都远超中原美术对于人体的认知。创作技法上的凹凸晕染画法、曲铁盘丝描法也为中原的人物画创造带来新的面貌。

我们正处在一个现代的“敦煌”

展览的主题是“致敦煌”,更多的是从敦煌的文化视角出发进行当代演绎创作,这些创作的语言是多元复杂的,涵盖水墨、油画、雕塑、装置、摄影、多媒体、设计等,有的创作脱胎于传统本土文化,有的援引西方现代艺术创作观念,展览又呈现一种“敦煌式”的艺术面貌。比如范迪安、王少军、张路江、武艺等人的创作以油画、水彩等表现敦煌一带的风景和人文;于凡、王川、章燕紫、邬建安、彭薇等人将敦煌艺术中的美学精神贯穿自己的风格创作当中。

与“致敦煌:文明的回响”展览一墙之隔就是“北欧国际艺术节”国际艺术展的现场,中国的敦煌艺术与西方艺术在此又形成鲜明的观照。观看北欧艺术展的作品,发现不少作品中也有东方的元素呈现,比如在瓷器上表现书写图像。穿行展览之间,漫步园区之际,似乎有一种历史穿越感,那个古老的敦煌正昨日重现。

“敦煌”是一个属于历史的艺术概念,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可以致敬的对象,是我们可以从中挖掘新养分的创作宝库。若将“敦煌”看成当时艺术的创作语境,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语境与之何其相似,放眼当下,我们不就处在一个很“敦煌”的文化语境当中吗。有自己创作文脉的传承,同时也有外来方法、观念的影响。面对这种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创作界和理论界一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和主张。敦煌艺术从最开始的多元融合艺术形态逐渐演变成中国传统艺术,成为国际上研究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文化标本,这或许也能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文/张文志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