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学与非遗”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创作展在太庙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

时间: 2016.11.9

21世纪,中国真正进入到文化遗产时代。那么非遗与现代生活如何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解决?2016年11月4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 “大学与非遗”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创作展在太庙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活动邀请中央美术学院“非遗”项目教师团队与数位青年非遗传承人,围绕“大学与非遗”主题,从创作作品出发,诠释民族技艺与民族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同时探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入高校,分享研修的成果与经验。

大学代表主流文化的知识体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领域上的认知、研究与创造能力。大学作为青年群体的集聚地,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以及在遗产相关知识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专业实践能力也代表着国家遗产的未来。新一代的传承人开始年轻化、知识化、城市化,大学对这一批传承人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大学可以像培养研究生一样对他们进行培训,教授他们田野研究方法,更好的艺术融合方法以及宽阔的文化视野。本次展览策展人暨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大学介入民间文化遗产是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挑战,提出“大学与非遗”非遗传承的互动模式,是真正的响应了时代号召。

由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非遗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作为由文化部、教育部发起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一部分,自2015年3月首届研修班开班以来,现已成功举办四期研修班的教学课程,以及前两期的结业展览和教学研讨会。此次展览展出历届“研修”过程中最优秀的作品240余件,涉及剪纸、刺绣、漆器、木雕、玉雕、民居营造、珐琅、竹编8个非遗门类。参展者包括国家级的非遗大师、年轻的非遗传人,以及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和学生共90余人。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分别划分为遗产通识课、非遗互动、艺术实践、创意创作、展览研讨等五大模块,通过周期性的研习、研修、学习与交流活动,以实现预期的培训目标与理想,最终通过结业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研修班的培训工作中,中央美术学院提出“知情、知艺、知辩”的“三知”理念。在以“三知”为培训基础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三化”教学模式。旨在让研修教育进入大学主体教育体系中,使之逐渐形成长期有效的、可持续的教育机制。这一理念与教学模式被参与高校广泛认同并得到推广。

研修班培训提倡“让传承更加传统”,传人在被大学尊重的传习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到传承传统的深刻意义与长久生命力,给予传承人群以文化尊重和文化自信,使其建立成为文化知情者与持有者的意识,回归社区的活态文化传承。策展人认为:社会价格观存在一定偏向,“传统”过去一度得不到尊重,以致于一些传统艺人缺乏自信。剪纸组蒙古族学员乌敦珠拉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参加培训之前,她对自己的文化很不自信。培训中通过鼓励她,给她自信,研修结束后她的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她开始用传统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最后她的作品开始被各界认识和接受,并被邀请参加重要的展览。

在大学进行非遗活动,业内存在一些批评声音。这部分人认为在大学做非遗教育,培训以后的作品变了味道。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赵斌介绍:研修班的培训注重原真性和技艺性的差别,不会教授传承人技艺,而是根据非遗传承类型的职业化需求培养人才,避免培训的单一“美术化”倾向。非遗传承是匠艺传承的职业,需要有艺匠的职业操守和技艺修行,培训注重提升传承人对非遗文化传统的认知与文化持有水平,以增强文化传承的创作能力,使其成为社区文化传承发展的带头人。

非遗的传承技艺发展到今天,使用功能与表现形式都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如何让传统的技艺活在当下,如何让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漆器组学员李志刚在参加研修之后,开始尝试在传统的雕漆工艺中使用新材料,他的作品采用3D打印技术,将雕漆与亚克力材料结合,相较他参加研修班前创作的纯粹传统工艺作品,这批作品更贴近生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直言:大学与传承人建立联系很重要。很多的传承人在技艺上把握得很好,但是文化与艺术同技艺的融合还有待学习。研修班让传承人接触到了很多新的观点,也让传承人找到了一种提高、一种创新的方法。湖州一学员的脱胎漆作品,利用传统的漆器工艺制作实用的生活用具,香炉、茶盘等,并尝试将其产业化生产,这样一来,以前只是作为艺术品、贵族用品的漆器,产业化生产后造价低,开始为更多现代人所用。

该展览已于本月4日落下帷幕,但是正如策展人所言:“此次展览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多样的非遗传统作为本土文化知识体系,其应得的尊重和接纳还没有完全实现,大学应该走进社区非遗活态文化的大课堂,承担起国家文化遗产时代所应肩负的文化使命。”

文/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