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由孙冬冬策划的二十人群展“我们的绘画”在央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年龄覆盖六十至九十年代,呈现不同年龄和成长背景造成关注题材与表现语言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个一个命题式的展览,“我们”和“绘画”是这个展览的关键词,“我们”既是参加展览的各位艺术家,也可以是当下面对同样话题的大众群体,而“绘画”则可以是受到诸多新媒体语言冲击的传统图像表达方法。艺术家向参展的艺术家抛出一个问题,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试图着回答该问题,而观众也可以在展览语境中碰撞出自己新的思想。
“我们的绘画”是一个先有命题后有创作的展览,项目缘起于策展人孙冬冬在2014年看展览时突然迸发的一个想法,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展览作品都像是同一个逻辑的不同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掉了绘画的偶然性,而呈现一种趋同性,或许这种归纳法是一种策展逻辑。孙冬冬就想是否可以用演绎法策划一个展览,希望在一个话题下看到诸多差异性,遂邀请艺术家创作一幅(组)可以称之为“我们的绘画”的作品。并在这个过程中抛给艺术家三个问题:
绘画作为一种传统的制像术,你是如何理解它与图像之间的亲缘关系?
提到“我们”这个概念,你想到的是什么?一种亲密关系?一种共识?一种普遍性?一种共享的身份?或是其他?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幅“我们的绘画”?
展览呈现作品的同时,也将这些答案在现场呈现,果不其然,艺术家的答案千奇百怪,但都阐释着他们对于“我们”以及“图像与绘画关系”的看法。展览开幕之前,艺术家徐累与策展人孙冬冬围绕“回潮”进行了一场对话,回到可以讨论这个话题的时间起点,在艺术与社会的演进线索中梳理“我们的绘画”话题的形成。徐累认为讨论我们的绘画,有点像讨论我们的爱情,这在之前都是一个很私人化的东西,而现在是一种公共状态的呈现。展览讨论的“绘画”指涉的是从西方世界传来的油画以及由此在中国衍生于今的绘画实践,这种绘画在上世纪80年代更多的呈现一种反抗搏斗,或针对现实,或针对意识形态,有一种针对四周围墙的反弹,相比当下,这种围墙在逐渐淡化,反抗点也在淡化,绘画也在掉进一种虚空。而作为一种图像制作的传统方式,之前的绘画有一种哲学、思想的推动力,而当下这种推动力也在缩小,从展览的作品来看,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时面对时代的变化也有不同的维度转变,比如重新回到早期的现代主义,寻找一种记忆的资源,描绘一种小景观(静物)。
本次展览在展览结构上也由三个观看层面构成:展览现场呈现(作品);印刷传播呈现(画册);屏幕呈现(电脑)。从观看体验出来,“我们”和“绘画”两种变量交相叠加,共同呈现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绘画实验项目。
展期持续至2017年2月25日。
文、图/张文志
我们的绘画
策展人:孙冬冬
地点:央美术馆
展期:2016.11.12—2017.2.25
参展艺术家:卜镝、陈飞、陈文波、段建宇、高露迪、龚剑、贾蔼力、简策、刘野、欧阳春、仇晓飞、盛天泓、何翔宇、王郁洋、王音、温凌、闫冰、烟囱、赵刚、周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