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于洋:美育与美展——2016年直面名师之五

时间: 2016.12.12

2016年12月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第十一届“直面名师”系列讲座”在七号楼红椅子报告厅展开。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老师。在本次题为《美育与美展——从民国时期美术学校与美术馆看近代中国美术公共性的发端》的讲座上,于洋老师带我们回望了近现代中国的学院美术发展的历史。

讲座开始时,于洋老师首先提出,“美育”与“美展”是两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并且此二者一直都有很紧密的关联。它伴随着现代汉语语境一起来到我们的视野中。究其渊源,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美育”还是“美展”,都代表着中国美术的新的“公共性”。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其二者间巨大的交集得知,其中存在的是一个“审美文化公共性”的问题:实际上,当我们回望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史与创作史,我们大可以将其概括为一段中国美术的展览史,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上世纪几次重要的大型美术展览出发,重新解读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另外,有人说“现代是一个美术馆的时代”。于洋老师解释说,在美术馆文化的影响下,若我们以展览作出发点来考虑,那想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术在发展的历史中,经历过历史上的“社会学”、“财经学”转向,为人们带来了新一轮的“美术馆学的转向”。在这样的几次变动中,中国的艺术家们也随之进行了几次价值观上的变化。从某种角度上讲,现在的艺术家们需要进行充分的“社会学”的考虑:当他们在创作时,是否得想到自己的作品在展出时的面貌?可不可能他们只“量体裁衣”,依据展现的空间创作作品?这种对于此类问题的探讨,也正是于老师选择本题来命名讲座的原因。

结合自己研究与教学的经历,对于每个个案的研究,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学术理想“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即用一个个小的切入点,去反映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而用社会的大背景,我们又可以在自己的研究中反映出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在此,老师以董其昌为例对此进行了支持。董其昌在自己的画论《画旨》中提出:“若能解脱绳束,便是透网鳞也“,此中,”透网鳞“为禅宗术语,其大意为用一种生动的比喻来表明,成功的艺术家与研究者应是既合乎传统,而又同传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正是当我们试图对艺术进行把握时的理想状态。

在中国的“美育”与“美展”初步发展时,首先,作为近现代美术教育家的领头者,蔡元培不仅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还倡导公民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在自己的文章《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中指明,大学应该设有文学、美学、美术史的讲座与研究所。在此,蔡不仅进行了一次次具号召力的启发,更是道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奇的预言。身居高位的他在对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人进行直接的提携后,中国的美术教育开始了一段又一段长足的进步:各个美术学校相继建立、不同的展览一次次展开,更具有建设性的,是一个个美术馆的成立。这些不同的事件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当我们观察这段历史时,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种美术公共性的进程,贯穿了近现代中国的美术教育与展览史。

在这次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上,于洋老师带着我们以这段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事件(展览等)为主线,为我们对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史、展览史进行了脉络清晰的梳理。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完善,身在现代纷繁的艺术环境中,我们总不免将思维用于对各类新问题的探讨。然而,作为美术学院的成员,我们总有必要进行对学院的历史的回望。总之,于老师精彩的讲演着实是一次对学院的历史脉络的承接,对我们而言,这样的承接确有极大的重要性。

文、图/中央美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