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TRIPLE PARADE 2016 三生万物-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与设计展”在望京SOHO高更画廊开幕,该展由高更画廊和TRIPLE PARADE国际组委会联合主办,特邀滕菲教授作为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孙捷先生担任大展策展人,庄冬冬先生为执行总监,董慧萍副教授为展览总监,展览团队的四位成员都曾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TRIPLE PARADE2016三生万物-国际当代首饰设计艺术大展”以“三生万物- 创造者,佩戴者,观者之间的对话”为题,组委会跨越了亚欧美大陆,携手五大国际首饰设计师协会: Klimt02国际当代首饰联盟,北美(加拿大&美国)首饰设计与艺术协会SNAG,英国首饰设计师协会,丹麦国际首饰协会KG,天津宝玉石流通行业协会,并再次邀请多位设计大师,囊括了来着中国、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西班牙、挪威等的合作伙伴,集结了一个最高级别的国际阵容。大展的出版物,作为本届活动大展的内容精髓,特邀了7对14名国际领军学者的采访文献,从设计创作、高等教育、美术馆策划、协会管理、收藏佩戴、艺廊经营等角度延伸了本届活动的主题。在展览上,展出了14个国家,110位设计师,超过260件首饰作品,入选的多位国际大师级首饰作品都是在中国呈现的孤品首展,如Paul Dereez、Ezra Satok-Wolman、KatjaPrins、 Karin Johansson 等等,成就了一次新的挑战。
对话,创造者&佩戴者&观者
“对话”在我们主题中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指向的是一种交流和沟通方式。首饰作为一种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交流的一种媒介,在当代设计的语境中,意义也就更加突显了。换句话说,首饰的存在,若脱离了首饰与其本身,与佩戴者,与观者之间的关系,那它的价值就已经在缺失,沦为了丧失功能的静物。首饰的设计实践在内容上,是考究设计的方法与美学,艺术的观念,材料的科学与美学,人文与心理学,科技在设计中的可能等等。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字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无论技术与物质如何发展,它有且仅有可能在形式与方法上创建更新多样的模式或结构,而非完全更替,更无法取代人存在的根本需求。涉及到如何将“对话”这个主题作为概念引入首饰设计的实践、策划、管理、理论、教育中,就格外地值得探讨。
在创作者-佩戴者-观者之间的对话是在解决和创建一个身份的问题。换句话说,必须有一个主体(亦或人)去创造,去制作,从而产生了设计和佩戴的基本功能,这是前提; 必须要有人去佩戴它,让它与身体发生关系; 再之,必须要有人作为观看和对象(自己也可作为观看的对象),这才反映出了首饰与人之间的关系,价值才得以呈现。我相信,这一点是首饰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与其它任何设计或艺术学科在核心上的功能区别,在当代视觉艺术的语境中,有着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在这个层面上,“对话”这个概念,就解读了创作者的设计实践与参与性,注入一种形象、思想、理念的同时,也需要佩戴者和观众来完成并实现并无意识地延伸了创作者的作品,并给予它新的可能。探讨首饰设计作为一个创造和交流的过程,这本身也是设计师、艺术家、甚至金银手工匠人的能力高低的评判,无形的思想和理念,如何与生活,与物质相结合,这最终将带来在首饰设计学科上的发展。
“跨越创造者,佩戴者和观众的对话”这一主题很好的从学科的核心定义了“何为首饰?”首先是知己,才可知彼。在一个多学科交叉交互发展的时代语境下,这样的探讨显得极为珍贵和及时。我们希望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有规模和质量的展览,更重要的是用新思路、新角度、新观点,开放的姿态,站在世界的格局,承前启后,让优秀的设计施展出其强大的社会推动力。高更画廊TRIPLE PARADE 2016三生万物-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与设计大展,又一次成功地触及了顶峰。在此,诚挚地邀请所有的参观者享用这顿当代的首饰设计与艺术的“饕餮大宴”,它充满了惊喜并指引着未来。展览将在高更画廊展至2017年1月17日。
主办:高更画廊、TRIPLE PARADE国际组委会
学术主持:滕菲
策展人:孙捷
执行总管:庄冬冬
展览总监:董慧萍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7日--2017年1月16日
展览地点:望京SOHO-塔2-A单元1211-高更画廊
主题大展(包括高级珠宝展):
荣誉展出来至全球14个国家的110位首饰设计师与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是:
Lauren KALMAN、Paul DERREZ、Lin CHEUNG、Ted NOTEN、Lucy SARNEEL、Dinie BESEMS、Kim BUCK、Ezra SATOK-WOLMAN、Katja PRINS、 Karin JOHANSSON、JooHyung PARK、Sofie BOONS、Chiara SCARPITTI、Trinidad Contreras、 CHAPARRO、AisegulTELLI,、Ana Filipa BRAGANCA、Gular MUSTAFA、Dukno YOON、Hester Popma-van de KOLK、Joson THOMSON、Juan HARNIE、Marie-Louise KRISTENSEN、Marion DELARUE、Minna KARHU、Ruta NAUJALYTE、Sangji YUN Sara GACKOWSKA、LEE Myungjoo、 HONG Kyunghee、 Lee YOJAE、Sam-ThoDUONG、Monique VIERLING、Julian STEIMER、Noon PASSAMA、ThanhTrucNGUYEN、Floor MOMMERSTEEG、BogkiMIN、Peter HOOGEBOOM、MirjamHILLER, Karin HERWEGH、Hartog&Henneman、Hilde FOKS、Reka FEKETE、Sarah ENOCH、Sylvia BLICKMAN、Birgit LAKEN、Willem HONING、Gemma DRAPER、Warwick FREEMAN、Bettina SPECKNER、Marc MONZO、Georg DOBLER、Peter RUST、Kirsi MANNINEN、Anne BADER、冯梓烜、于拯、任海明、何晨丁、周志成、周薇、孙婧瑶、张野、曾义平、朱丹燚、朱育萱、庄冬冬、李安琪、李恒、李文倩、李沐子、李静、孙捷、杨光耀、梁晓、段燕俪、段航琛、池经纬、王兆绅、胡俊、谢白、赵祎、赵世笺、郁新安、郭辉、黄小黛、张赵丹、苏魁、程之璐、张少飞&王谦、蒋滢、巨琳、常银、徐文祺、徐鸿宇、李岩、林飞雨、王李莹、路炜明、陆马、陈权霞
部分艺术家文字介绍:
Lucy Sarneel(露西•香奈儿)
荷兰概念派首饰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前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首饰系主任。她的作品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简化图案和标题来增强作品的故事性。在她看来,由于首饰与身体——亦即与首饰佩戴者有着非常深切的关联,首饰裹挟着个人向世界传递着信息。
Mirjam Hiller(马艳•赫德)
德国著名首饰艺术家,她创作出一系列结构性或有机自然型作品,大部分作品看起来就像是未被发现的植物或微观视域下的生物般生动,充满活力的色彩,作品可以令佩戴者散发出独特的迷人光彩。
Dukno Yoon ( 杜克•勇)
韩国著名首饰艺术家,美国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他的作品有着极其强烈和鲜明的个人色彩,在人与首饰与机械美学建立了完美的平衡。
Ezra Satok-Wolman (翌日然•沃夫曼)
北美首饰设计艺术协会理事,加拿大著名首饰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中,依靠精确的数据重新创造出自然之美,用作品展现现实世界与严密的数学逻辑之间的关系,创作首饰。
Kim Buck (金•布克)
丹麦国宝级的首饰设计师,艺术家。曾任瑞典国立艺大教授。在他的27年来首饰设计艺术的不断寻找材料、工艺、设计之间的融合与突破。正如他自己所言,“首饰并非只是技艺的表现,更是自己对事物的观点表达。”
Paul Derrez(保罗•德日)
荷兰RA艺廊艺术总监,荷兰著名首饰艺术家,第66届德国慕尼黑霍夫曼首饰艺术大奖获得者。作为西欧当代首饰运动的重要艺术家和推动者,他的作品总是在极简的视觉语言中寻求色彩的变化与关系。
图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