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刘小东+张尕:关于艺术与技术实验的对话

时间: 2017.1.6

讲座全程视频(或点击首页“视频”栏目观看):

CAFA讲座丨刘小东+张尕:关于艺术与技术实验的对话

2016年12月28日晚,讲座“刘小东+张尕:关于艺术与技术实验的对话”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以刘小东、张尕两位艺术家、策展人进行对话的方式,展开了关于新媒体艺术与刘小东的最新作品《失眠的重量》的讨论。

讲座伊始,主持人王璜生馆长首先向观众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嘉宾,并谈到作为著名媒体艺术策展人的张尕教授2015年所推出的“A&T@”项目,该项目针对探讨新媒体艺术相关问题,致力于寻找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新的可能与方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张尕所推出的项目并非强调以技术作为艺术的出发点,而是由艺术本身出发,结合技术来突破艺术在当代的可能性。以此为背景,张尕与艺术家刘小东进行了该项目上合作,其最新作品《失眠的重量》成为“A&T@”项目框架下诞生的系列项目首期成果,目前于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的“术问”展览中展出,该展览由张尕担任策展人。

《失眠的重量》由3块分别架设在建筑脚手架上的巨幅画布组成,每一块画布上都由一只被机械操控的画笔进行连续不断的“创作”,画笔将由摄像头捕捉到的非连续的输入数据转译描绘在画布上,呈现的分别是上海外滩、北京三里屯和辽宁金城广场这三处被摄像头所跟踪拍摄的变化景观。

关于“A&T@”项目的渊源,张尕教授首先谈到,艺术家对于新鲜事物的敏锐,使得技术这一从很早便已造成艺术发展的动因不断以新的方式介入艺术。从新媒体艺术的层面来看,技术对于艺术的介入可追溯至电影的出现,艺术家开始敏锐地运用新的语言来向绘画提出新的挑战。接下来,张尕向观众介绍并放映了1960年代艺术家劳申伯和安迪·沃霍尔的影像、互动作品。上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对于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探讨进入了高潮。而近来,随着人类越来越进入一个被技术与信息包围的社会,新媒体艺术又被重新讨论和深入挖掘。在上世纪下半叶的新媒体艺术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新媒体艺术展推动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其中包括1968年伦敦的“控制论的巧遇”展、1969年和1970年在纽约MOMA举办的两个新媒体艺术展、美国犹太艺术博物馆于1970年举办的软件艺术展。之后在1977年举办的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览中,前所未有地展示了众多新媒体艺术作品,甚至被称为一场“媒体艺术文献展”。

张尕教授接着谈到,基于新媒体艺术之前的发展历史,当下更具有了启动艺术与技术对话的必要性。技术已在逐步构成人们对于生命的认知,以及对于时间与空间的不同体验,它所包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都是不可被低估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艺术与技术的不断结合已成必然。“A&T@”项目是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发起并联合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与韩国白南准美术馆共同呈现的一个实验性项目。名称中的“@”,表明了该项目的开放性,愿意接受其他机构来共同参与和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该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邀请了几位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参与到艺术结合技术的创作中,艺术家刘小东便是其中的首位参与艺术家。

在张尕看来,《失眠的重量》是一件尝试将精神物质化的作品,将街头人的热量抽取出来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失眠”在作品中具有双关的内涵,一方面是指机器所捕捉到的人的失眠和焦虑状态;另一方面,则是暗示机器的工作处于连续不停的状态。在此,机器之眼替代了画家之眼,但却以“写实”绘画的劳动方式回到绘画的根本模式,同样具有绘画的时间性。三幅画面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颜色,其中各有含义:辽宁金城是刘小东的故乡,当地天空的幽蓝与环境的清静让刘小东选择了蓝色作为其象征;北京是中国政治的中心,同时承载了过多人口压力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选择的红色可以在多种对应中获得理解;为上海所选择的黑色,则象征着艺术家的感情由于陌生而未产生任何倾斜,同时,黑色还具有“商业帝国”的象征,与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具有相关性。张尕还谈到,作品的创作过程结合多人的参与和想法,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机器的“创作”过程定期为三个月,整个过程都在展览中完整地呈现,其结果是未知而令人期待的。

刘小东接着具体地谈到了关于《失眠的重量》的起源和创作想法。作为一名长期进行写生油画创作的艺术家,刘小东将绘画与技术结合的语言转换在最初是茫然且困难重重的。如何测量街头人的失眠与忧伤?如何将想法“落地”实现?如何生成互动艺术而非影像艺术或装置艺术?这些问题让绘画在自身之外还需要面临如技术、空间、交互等多种复杂的问题。通过热感应技术,街头人物和运动的车辆都能以外轮廓的形式被机器记录,形成“热点”,再经由数据的转译控制画笔生成图像。在刘小东看来,观看机器不断默默劳作的过程极具感染力,因为这一劳动过程正是所有画家进行绘画劳动的拟人化呈现,任何诚恳、重复的劳动都是一种“修行”。《失眠的重量》契合当下新的哲学与价值观,构建了一种人与物的平等关系,人与物在情感的暗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画面上来说,机器将不断传入的“热点”数据“输送”到画面中,在颜料的层层叠加中,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呈现了“堆积的城市景观”。谈到这件特殊的作品对于个人创作生涯的影响,刘小东表示,这次机会出于偶然,却是建立在诚恳得到积累之上,不离绘画而对绘画具有新的启发性,因此是“加分”的。

在作品《失眠的重量》中,画家完成作品的方式是给予作品一个完整的表述,意义在过程中产生。张尕就此提出疑问:在这样的作品中,艺术家的位置在哪?其中的各种关系又是怎样的?机器在作品中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带有某种动态的情绪,也即“由数据产生的新的感受”。而数据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仅可以转化为图像,还可变为声音等物理性显现。正如麦克卢汉的名言所说的“媒介就是信息”,媒介让我们在抽象中看到真实和精神,具有媒介自身的实在性和价值。同时,作为画家的刘小东也提出了个人的问题:当今绘画的难度在于什么?今天可以用什么样的逻辑形成新的突破,使得绘画依旧迷人?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绘画?绘画还能否经得起追问?新的国际化形成了新的艺术面貌,但其中依然含有艺术家原初的心念与世界观,在新形势下,艺术家所作的“决定”包含了这个艺术家的所有认识,因此,现在的艺术家将要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讲座最后,两位嘉宾还谈到,在科技发展的现阶段,如何在机器中注入人的感觉和情感?如何让技术与艺术更为有机地结合?这些问题还善待解决和思考。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有十分的必要进行研究和探索。

文/韦娴坤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