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周宇舫×韩涛——“空间协商”中的建筑

时间: 2017.1.9

2017年1月5日晚,“思想空间”系列学术讲座——“‘空间协商’中的建筑”在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周宇舫教授,对谈嘉宾为建筑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韩涛,讲座由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教授主持。

协商:神性空间与脚手架

周宇舫教授首先从观看本次CAFAM双年展的个人视角出发,对建筑作为实际应用型学科且如何在美术学院展开建筑教学从而引申至如何站在艺术的视角上看待建筑及空间、城市等等问题的存疑展开了叙述与讨论。紧密围绕“空间协商”这一主题,着重探讨了双年展中的协商表现、梳理了建筑史上的协商溯源,同时也简单以建筑学院学生的实践作品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展览中使用了脚手架装置,它实际并不是一件复杂的装置,但却与空间协商的主题完好契合,它与以往的脚手架模式不同,这种契合表现在对空间的介入上,而非为了改变空间”周宇舫教授谈到自己首观双年展的感受,“这种装置将生长的寓意注入其中,并成为引导观众参观的线索和途径”。这样的表现模式也促使了周教授的进一步思考,空间的协商并不仅仅是作品置入后引发的空间效果的直接改变,而是两者共处能够产生的协调效应,这样的效应改变了美术馆的空间属性,使得原本的单一空间激发出了多元的面貌和状态。

美术馆是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设计的,“他设计的空间与教堂构造模式有一定的呼应关系,也试图带给人这样一种神性空间的感受,”因此,这种主体性构造非常强烈的空间与协商式的装置构造产生了一个对比和一个对话,这种戏剧化的效果是看点十足的。周教授进而分析了二楼入口处的“协商”谱系考,他表示谱系考的结论是开放的,“协商的概念承载着很多方面的意义,政治的、科学的、艺术上的。有趣的是在谱系考上没有找到与建筑相关的具体词汇,但协商成为一种行为方式,它表现在艺术、建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是值得讨论的,这也对在美术学院做建筑的人启发了新的途径,对建筑生产和建筑批评提出了新观念”。

转译:建筑史思潮的演进

接着,周宇舫教授以现代建筑史上的思潮演进向观众介绍了一些著名建筑师和建筑团体的思维探索过程。他首先引入柯布西耶光辉城市(Radiant City)的概念,表示即使我们如今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强权式”概念,“但如若把视野收回至与我们紧密相连的高空,不难发现,像望京这样的地区其实已经大面积地实现了光辉城市的概念。”反观今日,这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提示。欧洲几位建筑师组成的十次小组就在《现世的乌托邦》中对光辉城市所携带的强权思想提出了批判,他们强调城市应当成为有机体的存在,而非自上而下的强权霸业。

随后,周教授又列举了“游牧城市”、尤纳的“移动建筑”,建筑电讯派的“插座城市”、“计算机规模拓展”,“欧几里德般的原始设想”,以及日本包括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在内的“新陈代谢派”的一些建筑思潮和概念设想,他表示,“在现实面前,这些庞杂的设想方案更多的是“纸上建筑”,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早产的、可能的现实”。

周教授随后聊到曾目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现场,并简单阐述了有关城市重建的问题,“纽约重建的过程可视为市民和政府以及建筑师之间协商关系的呈现。在纽约举行的纪念活动中,两束激光从原址向上投射至天空,建筑和空间的意义超越了其实际载体,它所涵盖的符号象征也是使得其成为攻击目标的原因之一。光束同时也表现出要民众重建纽约的信心。”进而也提出对有关实体建筑的作用问题、如何致力于美院建筑教学的问题的探索。

批判:空间协商的介入手段

在第三部分的分享中,周教授以实际的建筑案例来诠释了空间协商作为介入的一种手段及其所可能产生的协商效果。以两个案例为主:利布斯·伍兹(Lebbeus Woods)为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成都来福士广场所设计的绝对理性的方格网大楼中以异形雕塑作为破解,并形成了新的对话,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批判性空间介入,概念传达一目了然。库哈斯(Koolhaas)在IIT(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挑战密斯(Mies)设计的经典透明盒子的案例也堪称一种空间介入的典型,原本完整的理性秩序被曲型建筑和斜线分割消解开来,“虽然整个呼应效果并非皆大欢喜,但设计者以何种姿态的介入成为矛盾核心,传递了建筑师的个人观念。”周宇舫教授解释道,“这实为一种介入的手段,一种对话的方式”。

在分享了几个著名建筑案例后,周教授又从建筑学院的学生作品角度向观众展示了空间介入手段的另一种诠释,他表示“虽为学生作业,其中所涵盖的建筑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是显著的、值得探讨的。”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保持创意概念的灵感启发和多元引导。

在嘉宾对话环节中,韩涛老师首先表述了对双年展的空间协商模式的看法,他认为这次的脚手架装置与过去大有不同,“以往的建筑脚手架是作为承力支撑的,这次变成观念的物化,以景观和框架而非强烈物体的状态营造了一种氛围”,而在这之中无限的二维码、书册涵盖其中,所有的事物并置共处,时间性被呈现出来,事物之间与观众之间彼此对语。

二位嘉宾随后的对话紧密围绕空间协商而展开,以周教授在讲座中分享的三个部分作为对话资料和基础文本,对有关空间协商的效应、空间协商的主体、建筑师们的思潮演变、当下中国建筑转型的可能及实践操作和如何在建筑学院进行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式探讨。

最后回到双年展话题时,韩老师表示,“取消了策展人就是取消了绝对权力的主体,协商对话的参与人变得多元,多元主体代替了单一主体的结构。”进而解释道,“协商似乎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时间的绵延改变了物理空间上的碎片模式,虽然经过协商过程的事物最终表现出的不一定是完整、协调的样貌,但那些看似完整、理性的建构有可能才是强权表达的一种方式。”空间的协商连接了规则的转移,过于注重审美是强调强权、强化单一的表现,而多元主体似乎意味着被更多的人使用,由更多的人共享。“好的展览是生产知识的过程,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的生活状态。未来,建筑师有可能就是协调员。”

王春辰教授最后做了主持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超越了以往以纯艺术为核心的讨论范畴,深广的思路被呈现出来,也希望能通过美术馆今后的展览引发更有意思的多元思考。

文/张译之
图/杨延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