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施拉泽·赫什阿里:深层肌肤

时间: 2017.3.9

讲座全程视频(或点击首页“视频”栏目观看):

CAFA讲座丨施拉泽·赫什阿里:深层肌肤

2017年3月6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策划、英国由里森画廊参与合作的讲座“施拉泽·赫什阿里:深层肌肤”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是来自英国的伊朗裔女性艺术家,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多种形式,曾获透纳奖提名。讲座当天,施拉泽集中展示了其近年来的大量创作,并从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以及对其具有启发性的图像进行切入,让观众深入了解了其艺术创作与整体的世界观,并以具有诗意和哲学性的陈述语言,帮助观众通过作品激活对于事物新的感知体验。

讲座中,施拉泽首先肯定了“体验”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而存在,阐述性的语言由于经过大脑的处理并具有投射的倾向,往往容易扭曲作品本身的力量,因此,对于艺术作品的直接体验,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性。

在开始讲述作品之前,施拉泽还谈到了世界上的“三种文化窗口”,在此,“窗口”既是每种文化观察世界的独特通道,又作为每种文化用以控制感知世界的模式而存在。在西方,“文化窗户”是完全开放的,但其形态同时也框定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中东地区,“窗户”呈多孔的透光形态,但它并非为了让人们看到窗外的世界,而是去体验“光”本身,并看到“光”的媒介;而在她所理解的中国文化当中,“窗户”如同一卷无框长卷,在展开的过程中,形象此起彼伏地涌现,人的感知也随之不断流动变化。施拉泽表示,在全球化语境下,直面其他的“文化窗口”有助于人类的创造性思考,并不断贴近现实本身。

施拉泽创作的影像作品《面纱》,在视觉语言及感知方式上受到了艺术家弗朗切斯卡于1635年创作的《圣维罗尼卡的面纱》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艺术家对于基督面容显现在纱布上的绘画方式,在施拉泽看来,犹如呼应着故事中基督面容伴随呼吸留存在面纱上的情节,画中的基督形象也揉入了面纱之中。在施拉泽的影像《面纱》中,通过不断重复一个词语来“织造”了两个有序地进退浮动的面纱,其神秘的轻盈感让面纱如同从呼吸中“织造”而出。将其与两位声音艺术家的声音相配合,以视觉的方式表现他们的呼吸,在影像中揭示了两种声音之间的关系。

施拉泽的绘画作品《呼吸》,在语言的生成理路上与一张俄罗斯绘画《Monk of Dust》有关,该画中的僧侣形象由于经过历史上的损毁焚烧而变得模糊,却通过表面的消蚀和碎片感传递出一种存在感,形象在此仿佛变成了脆弱不定的尘埃。在施拉泽看来,我们的存在本身便是飘忽不定和难以捉摸的,需要我们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的过程便是“生活的脉动”和“呼吸”。同样从俄罗斯东正教残损的绘画中获取了灵感的画作还有《美好的迷狂》,画中通过不断重复一个词直至无法辨认,表面经过沙的处理后变得更为模糊,将字词重新归于“尘土”,如同一个事物当其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和意义之后,便重新获得了新的存在感。在此,词语的意义不再作为其原有的符号来认知,而是隐藏在对其的视觉体验中。

组画《记忆》和《光轨》在整体的视觉呈现上为一白一黑,却在画面细部隐藏着抽象而神秘的形象,需要观者耐心而长久的观看。施拉泽表示,其所有的绘画都是从光明和黑暗中涌现的,并且人类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也皆从这两种体验中产生。《记忆》所展现的是意识从不透明向透明转化的过程,形象逐渐从白色的背景中涌现,又逐渐淡入其中。它要求观众把自身的感知过程放慢,作品会在一定时间之后向观者自然敞开,此时,形象的“颤动”会影响观者的心理,而观者的观看和呼吸本身也变为了一种存在。《光轨》展示了光从黑暗中产生又进入黑暗的过程,在施拉泽看来,每个人的内在核心都为黑暗,而创造性的想象则能够照亮这一黑暗的空间。

施拉泽所创作的双联画都具有波动摇摆于两种反向存在之间的特点,并通过绘画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形成作品的张力,思考个人与宇宙的关系。例如作品《之间》微妙地讲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也包含了这个过程中相反的力量,形象不断往返于死亡与再生之间;作品《大洪水》通过不断交叠“I’m”和“I’m not”两个词组形成旋转与滚动的视觉状态,摇摆于“我是”的肯定性与“我不是”的不确定性之间,由观者自行寻找视觉上亦或是心中的“入口”。

展示于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装置作品《呼吸》,是一件表面被黑毛毡所覆盖的方形结构,经过一条通道可进入其中一个昏暗的白色空间,当中四壁分别有一个屏幕,分别播放着佛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声颂唱,声音与图像相结合,捕捉了声音表演者一开一合的呼吸。当观众靠近屏幕时,仿佛能通过对宇宙的一瞥而感受到自身超越性的存在,而当站在空间中央时,又如同站在了宇宙中心,所有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提示着人类共同分享的节奏。当观众处于装置外部并绕其行走时,由于音效的减弱,观者会听到单独的声音,此时,每一面黑墙就成为了某一文化传统的独特记忆,观者在装置外部感受文化间的差异。

雕塑作为施拉泽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形式,多年来已形成了具有其个人独特气质的雕塑语言。其雕塑作品常用空心与实心组合的阳极氧化铝块作为材料,叠加成扭曲的形态,表面的空洞让光与空气通过,不断形成虚实之间的转换,观者的视线也随之流动不定。其悬挂于墙上的雕塑《虚空》,从侧面来看十分平静,而从正面来看时则骚动不安,因此作品具有内在的矛盾——平静与安宁仿佛是从混乱不安中诞生的。同时,影子与雕塑的相互交织,又制造出了视觉上不稳定的平衡感。光与影在施拉泽的雕塑作品中是无法分割的,光对于影子的存在是必要的,而同时影子也是光的缺席。光与影在此仿佛具有双重的性格,既在场又不在场。

设计于1722年的伦敦圣马丁教堂在翻新计划中邀请了施拉泽对其重要的东窗进行重新设计。施拉泽表示,东窗的设计需要与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发生共鸣,还要符合原来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以及教堂的整体布局。由此,施拉泽设计了一个中央带有椭圆的扭曲的“网格”玻璃窗,制造出一种垂直的能量,呼应十字架的悲怆的寓意。她将绘画转译到玻璃表面,通过不对齐的方式让光穿透,使其表面具有动感与立体感。同时,对于东窗的观看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体验,且由于其形式具有普世的尺度,因此每个人都可从中获得个人的经验。世俗与神圣也在此融合,半透明的玻璃让外部世界得以进入教堂内部,区别于传统神圣空间对于外部世界的隔离,由此寓意着世俗与神圣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符合教堂理念中的包容性。

讲座最后,施拉泽向观众放映了其创作的影像——《尘》,与影像《面纱》所传递的生命的呼吸以及流动的感知形成呼应。在施拉泽看来,每个人都具有一层将内部存在与外部存在区隔开来的深层肌肤,而将这层肌肤掀开,从而认识到自身以及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施拉泽的这一观念同时在其作品中通过多种丰富、细腻的语言形式向观众进行传达,并在本次讲座的过程中再次通过语言进行了启发性的表述,让观众在深入作品的体验之时,打开个人新的感知空间。

文/韦娴坤
图/胡思辰、韦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