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北京OCAT再次梳理“大尾象”

时间: 2017.3.16

2017年3月15日,北京OCAT研究中心推出“大尾象工作组”的整理回顾展览“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展览由侯瀚如、蔡影茜联合策划,在去年广东时代美术馆“三角洲行动之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的基础上,增加展出“大尾象”当年的展览空间图、艺术家方案和手稿、各类对话和评论等此前未曾公开展示的研究资料,以此形成对“大尾象”的全面回顾和研究案例。

“大尾象”由艺术家陈劭雄、梁钜辉、林一林和徐坦组成,上世纪九十年代活跃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他们的艺术创作能量来自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实,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一种独立先锋艺术状态。本次展览提炼出的三个关键词是对“大尾象”主要艺术活动、艺术状态的概括:“一小时”引自梁钜辉于1996年在广州某建筑工地实施的行为项目“游戏一小时”,艺术家在垂直升降机中安置一台彩色电视和“坦克大战”游戏,随升降机告诉上下一小时也疯狂游戏一小时,这一“临时”景观构成与现代化的急迫进程相悖的“异托邦”;“没空间”则是大尾象1994年在广州三育路14号组织的第四回展的标题,既提示了90年代当代艺术展览空间的匮乏,也突出艺术家自发展览的游击性质;“五回展”则是大尾象1991-1996年间在文化宫、酒吧、大厦地下层、户外临时空间等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空间中组织的五次展览。

“大尾象”的出现和艺术创作离不开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的经济起飞、现代化和城市化,当然他们的艺术关注视角也与之息息相关,以装置、行为、Video、摄影等先锋艺术语言关注人口迁徙、文化危机、城市环境急剧变化等现实话题。本次展览也还原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以年表的方式展示每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大事件,“大尾象”艺术活动的方案、手稿、图纸、评论等则穿插其中,能清晰看到艺术与日常、社会的映衬关系,他们的创作利用来源于生活的日常媒介材料来表达他们所感受到的生活与意识形态的剧变。

大尾象在上世纪90年代异常活跃,每年都自主策划展览,也频繁受到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国际大展的邀请,2000年后,很少再以工作组的名义联合参展,但其主要成员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积极投身创作和艺术教育。他们曾经对珠三角当代艺术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回顾、整理、研究他们的艺术也对当下艺术创作有着启示意义。展览策展人侯瀚如提到,大尾象的艺术是执着的,他们对问题的一贯性投入体现了一种价值和信念;同时他们对正在形成的城市文化的介入,并与之保持着矛盾又同步的敏感,这也让人思考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和身份;现在艺术空间趋于“正常化”,反观大尾象在非艺术空间的项目和实践,也对当下艺术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关系边缘提示着启发。大尾象成员、艺术家徐坦至今也认可他们的那一套方法论,在当时回避流行的“意识形态”和“东方主义”道路,坚定他们认可的最好的方式,那就是艺术的社会实践。

北京OCAT研究中心是一个注重研究和思辨的艺术机构,去年巫鸿在此策划“关于展览的展览:九十年代当代艺术的展示”,观察展览、艺术活动与当代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功能、意义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而此次“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也是同一话题的延续和补充,并能形成一种横向比较。展览持续至7月16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