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星期五14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的讲座“琢璞成玉 自家造稿:从画稿看齐白石的创作”在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吕晓研究员。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人文学院教师吴雪杉老师。
正如标题所说,本次讲座主要是从齐白石的画稿切入,谈论齐白石以往并没有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创作过程这一历程小至一幅画的起稿改稿定稿的过程,大至齐白石一生学画作画的过程,都呈现在人们眼前。整个讲座主要分成四个部分:传移模写、写生状物、目识心记以及自家造稿。主讲人在编写《人生若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时便将齐白石的手稿分为这四类,本次讲座也按照这一顺序展开。
讲座伊始,主讲人吕晓研究员首先介绍的是北京画院所藏的齐白石画的情况。吕晓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北京画院出版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以及较晚出版的单行本《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齐白石三百石印朱迹》与《人生若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从而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齐白石的画稿。吕晓研究员引用了《董寿平谈齐白石、李可染的局限与害人之处》的一段话:“齐白石画画,他不是信手画,他都是事先经营出来的。拿炭条组织成稿子,组织好了以后,一花一叶,都已经描出来了。这个完成以后,一下几百张。这幅出来以后,几百幅下来一个章法。”主讲人表示她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接下来主讲人用四个类型——传移模写、写生状物、目识心记以及自家造稿——的手稿证明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不同作品都有做出不同的调整,并不是如董寿平所说的一成不变。
第一个部分是“传移模写”,在这一个部分中辑录的使齐白石临摹前人的画稿,其中包括严格遵循原稿的双钩画稿,也有意笔临摹的画稿。齐白石最初学画时就从临摹《芥子园画传》入手,早期跟随地方名家胡沁园、胡何光炳等人学画,远游期间接触到八大、金农、孟丽堂、李鳝、罗聘等人的作品,甚至还有唐寅和王居正的人物画。衰年变法期间,齐白石对当代名家,尤其是吴昌硕致力尤深,直至晚年,他还在不断地学习,甚至对于自己学生的长处也谦虚地加以吸收。齐白石对于比较欣赏以及喜欢的画作都进行传移模写,在诸多临摹方式中,齐白石喜欢以双勾的方式进行临摹,临摹后对画稿进行再创作。此外,齐白石对自己喜爱的作品大多采取勾临而非收藏的方式进行欣赏,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个人的消费习惯,此外也是他出于艺术创作的选择。这种以勾临代替收藏的习惯,使得齐白石有选择地吸收了传统中的优点,从而避免了他对于古代经典的沉迷,反而有利于他的创作。
第二部分是“写生状物”,这一部分中的画稿多是齐白石历次远游的写生稿和观察花木、草虫、禽鸟的形态之后的写生画稿,这些画稿有些双面作画,有些则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齐白石本人也表明他最喜欢画一些小动物和小昆虫,齐白石自己讲到“凡是眼睛里看见过的东西,都把他们画了出来”,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齐白石则是尽量避免以这些东西为内容作画。齐白石壮年层游历许多地方,如两广地区,他最喜欢桂林一带的山水,所以陡峭的桂林山水也多入画。在齐白石的画稿中,相比起已完成的作品,多了许多文字的标注,例如标出颜色、位置等。齐白石画虾最为著名,在于非闇的《感念齐白石老师》中记录到,在齐白石的画桌上放着一个养着鱼或虾的大海碗,齐白石画后又看、看后又画,对于小动物养的时间、研究的时间比画的时间要多得多。二对比着不同时间的齐白石画的虾,也可以看到其本身的进步,晚期的虾比早期更神似,更清澈,在结构上也比早期了解得更透彻。
第三部分是“目识心记”,在这部分展示的画稿大多是齐白石凭记忆绘制的,或者是他见过的人,或者是心仪但无钱买下的作品。这些画稿,尤其是人的模样的描写,大多应用于他后来的创作里。尽管齐白石非常强调写生,但是他的画稿中真正意义上的对景写生作品却相对较少,很多是凭记忆而作,这与中国画家凭借记忆与想象的传统有关。“目识心记”是中国画在艺术造型上,对客观自然观察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齐白石也不例外,他的画稿中便又不少凭借“目识心记”之作。
第四部分是“自家造稿”,“自家造稿”在所有画稿中占的份额最大,这些画稿便体现了齐白石反复推敲的创作过程。有些画稿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更改,每一次都有新的改进,更是反驳讲座最初《寿平谈齐白石、李可染的局限与害人之处》中的关于齐白石一成不变的最佳证据。前三类画稿都是从前人或者自然中取法的途径,而最能体现了画家创造力的则是画家本人的创作草稿。在北京画院藏的画稿中,“自家造稿”最多,其时间跨度从齐白石四十多岁远游期间一直到建国后人生与艺术的最后的辉煌,从这些画稿与正式作品的对照中可以看到齐白石由学习前人到自我创造,以及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的过程。
最后,主讲人吕晓研究员与同学们以及主持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以此结束了本次讲座。
文/赖雅芊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