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以年为界,记录历史

时间: 2017.6.27

2017年6月25日下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年鉴展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担任策展人。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是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第三次展出。策展人朱青生笑称,自己其实并不是这个展览真正意义上的“策展人”,因为更准确的说,这个展览不是一种人为的策划,而是对于一年中各种展览和活动的索引。在这个展览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个展览,其呈现的不仅是一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创造、新发展,更是人们面对各种现象做出的反应、想象与思索。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是建立在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详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展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展,年鉴展是对一年中在中国发生的当代艺术情况的综合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每天记录着各种艺术方面的信息,按档案规范对所有数据进行收集、调查和研究,经过最终调查核实后,作为“日志”编入《年鉴》,构成本次展览的基础。本次现场展出了122位年度选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著录的艺术家在2016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36位艺术家的原作。朱青生表示,“展览办得没有理想预设的大,实际上要有现在美术馆场地6倍的面积才够基本展现中国当代艺术上一年的整体情况。”

由于场地原因,本次展览现场只呈现了36位艺术家的原作。位于展厅中央的为2016年去世的艺术家陈邵雄的大型装置作品《景物》——一个以水墨和影像为媒介的四联影像装置,围成圆形,如同看不到终点的循环反复;还有许多观众都很熟悉的如邱志杰的《地图》,这已经成为邱志杰近十年来一种重要的创作方式;杨福东从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为灵感,创作了同名摄影作品,在图像自我变迁和复制的历史中,探讨现代人对个体与群体存在的认识,延续了艺术家标志性的自然主义单色基调影像风格。此外,展览并未只是聚焦那些已在社会上颇有认可度的艺术家,还有如王恩来等刚从美院毕业的后起之秀的作品。

科技媒体艺术作为去年席卷的一股艺术浪潮,本次年鉴展自然也少不了关于媒体艺术的作品。吴珏辉的沉浸式空间装置“比特宫•乌洛波洛斯”次元穿越项目以及装置/短片《星际动物园》体现了艺术家对“跨界融合”的探索,本次场地原因并未现场还原作品而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田晓磊用新技术手段构造的想象中的乌托邦装置《无限》,加入了中心体胡同创作(VR),让观众在他创造的虚拟现实游戏项目里与作品互动。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以2016年全年4000多个艺术展览和活动、10000种以上发表的文献阅读综述、几千位艺术家的活动档案为根据进行甄选,根据编辑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意见修订补充后的结果。朱青生表示:“我们编辑部工作人员其实既没有选择的权力,也没有判断的义务,我们只是把这个情况记录下来给大家看。所以大家来看一个展览,就等于看了一年的很多情况。”年鉴展不仅是展出作品,而是力图系统性体现中国当代艺术2016年的年度整体成果,以呈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动向。

图文/林佳斌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 著录艺术家

蔡东东、蔡锦、蔡磊、苍鑫、曹斐、陈春木、陈劭雄、陈天灼、陈文波、陈晓云、陈彧君、程然、仇晓飞、戴陈连、邓国源、丁乙、董大为、范勃、方力钧、傅中望、高磊、耿建翌、耿雪、顾黎明、管怀宾、杭春晖、郝敬班、郝量、何云昌、贺丹、侯拙吾、胡庆雁、胡向前、黄可一、激烈空间、江大海、蒋志、金锋、鞠婷、李迪、李磊、李燎、李明、李松松、李婷婷、李象群、厉槟源、梁半、梁铨、梁绍基、梁硕、梁宇、廖国核、林科、刘成瑞、刘建华、刘韡、刘昕、卢征远、陆平原、陆扬、马轲、马可鲁、马良、马路、马秋莎、毛旭辉、苗颖、牟森+MSG、邱志杰、沈勤、宋冬、苏新平 、隋建国、孙逊、孙原+彭禹、谭平、谭天、汤南南、陶辉、田晓磊、汪建伟、王川、王恩来、王广义、王海洋、王华祥、王璜生、王劼音、王思顺、王音、王郁洋、邬建安、吴珏辉、吴俊勇、向京、肖鲁、徐冰、徐累、徐坦、徐震、薛峰、闫珩、杨福东、阳江组(郑国谷、陈载言、孙庆麟)、杨牧石、杨述、杨心广、于吉、于洋、余友涵、曾梵志、曾健勇、展望、张大力、张鼎、张慧、张晓刚、张羽、赵赵、周啸虎、朱金石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原作展出艺术家

陈劭雄、陈天灼、陈彧君、邓国源、耿建翌、管怀宾、郝敬班、何云昌、侯拙吾、黄可一、江大海、蒋志、金锋、李磊、李燎、李明、李松松、梁半、刘昕、马可鲁、马秋莎、牟森+MSG、邱志杰、汤南南、田晓磊、王恩来、吴珏辉、吴俊勇、肖鲁、杨福东、曾健勇、张大力、张鼎、赵赵、郑国谷及阳江组、周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