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于北京OCAT开幕

时间: 2017.9.21

2017年9月15日,“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于北京OCAT低调启幕。作为2017OCAT研究中心年度展览,展览包括两个部分。展览题目中所说的“遗址”是指人类艺术活动的现场历史遗存,也包括与现场有关的建筑、雕塑、器物和绘画;“图像”是指以现代视觉技术——特别是摄影和三维扫描——对历史遗址进行的再现。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馆群总馆馆长栾倩、艺术家尚扬、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巫鸿教授、牛津大学雅希∙埃尔斯纳教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以及本次展览策展团队及媒体朋友参加了本次展览的开幕式。

栾倩在开幕致辞中谈到,“北京OCAT以研究、出版、文献、展览交流为主,主要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2015年开馆以来,三年中每年都邀请一位学者,就他研究的成果到北京和大家作交流。2015年邀请了法国的学者于贝尔曼,2016年邀请了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今年我们邀请了牛津大学的雅希∙埃尔斯纳教授。因此,这个展是今年的重头戏。”

雅希∙埃尔斯纳教授向大家阐述了此次展览的内容及策划理念。“这个展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西方语境下考古和艺术的议题;另一部分是中国语境下考古和艺术的议题。通过摄影、数字影像的记录来对两种不同的考古语境进行探讨和比较。考古学中的对象,被挖掘出来后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无论是被修复和被破坏,这些都会赋予它新的生命,而对它们的审视都会在展览中体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通过空间设计,把考古发掘的情景通过影像呈现了出来。在第二部分,可以用3D的方式还原看到石窟过去的样子,而不是现在被破坏的样子。”

巫鸿教授为在场媒体和观众做了导览,他认为,“当代并非就是画一些当代的画,而是当代的思想和观念,是当代看问题的方法和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你画再多画,也是空的。如果你有这些当代的观念和想法,你的研究就是具有当代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开拓一个方法,去想很多美术的问题,可以是古代的材料,也可以是现代或当代的材料。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情,可以反映一种当代现在正在出现的一种新的潮流和做法。OCAT的很多项目活动都是围绕这个大背景展开的。展览的两个部分是不约而同地集合在一起,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历史的遗迹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不是一个死的东西。通过图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而这两个展也正好对应了埃尔斯纳教授的比较主义。”

展览第一部分“遗址・实物・传记:考古与摄影”,由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历史环境图像资料库主持。这部分展览涉及两种不同形式的比较。其一,展览运用从玻璃幻灯片到数码照片的各种影像媒介,展示一系列文化中考古语境下的文物和遗址的照片,其拍摄地涵盖欧洲北部、非洲北部及地中海东部等地。其二,展览通过展示同一文物或者遗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设置了一种更进一步的比较。一个特定的人工制品或遗址在其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成为了展示的关键。展览运用现代考古摄影图像向我们展示文物与遗址自摄影记录手段滥觞的大约150年以来流变的历史,用视觉与想象勾勒遗址与实物的“传记”。

展览的第二部分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主持的“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这部分展览借助数字成像技术将天龙山石窟中诸多流散海外的造像“恢复”至其原始面貌。东亚艺术中心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散落海外的石窟造像进行了广泛的记录与归档。在天龙山文物保管所的主持之下,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对石窟进行扫描,结合石窟和流失造像的三维信息,最终实现对石窟整体原貌的数字重建。这一部分展览也被呈现为一次将历史图像与新数字显示技术(包括视频、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探索,以期在未来创造更多具有教育性和吸引力的展览。

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对话引出了本次展览所要探讨的一个核心议题,即遗址/图像的辩证关系在美术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遗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而不断变化,“图像”提供了对这些变化的记录和重构原境的可能。但这些图像和重构又永远不能代替遗址,它们所提供的是关于遗址的历史知识。策划者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所提供的“全球美术史”领域中的比较范例,反映美术史研究中的新方向,并增强国内和国际美术史界的联系和互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

文编/朱莉
图/ OCAT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