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做真的生活英雄:王少军个展“真的是我”巡回长沙展出

时间: 2017.9.30

艺术家王少军在具象雕塑上有着坚实的造型功底,同时又在形象塑造与精神表达方面统一,体现着艺术家对自身、社会、自然的一种关系反思,同时在雕塑中吸收传统中国画中的“写意”趣味,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曾评论其创作是雕塑中的“新文人态”。“真的是我”是王少军的个案研究展览,探索艺术创作与自我价值以及社会、自然之间的一种映照关系。2017年9月29日,展览“真的是我”在长沙美仑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湖南美术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策划,展出包括雕塑、玉器、瓷器、印章、水彩、速写等300多件作品。这也是继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展出之后的巡回第二站。

“青衫光头男子”是王少军雕塑作品中最常见的一个艺术形象,艺术家给了他一个特有的命名:角儿,这一北京俚语略带调侃意味,但这一形象在王少军的创作中如同演员一般,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是芸芸众生人间百态的真实写照。他不是真实社会中的某一具体形象,但又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用王少军自己的话来说,“角儿”似乎是他十年来艺术创作中的偶然发现,但到今天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必然的形象出现,而不是臆造,是艺术家在感受时代变化过程中的创作欲望的形象凝固。展览标题“真的是我”则是对“角儿”形象的诠释,也是向我们所有人提出一个重大的社会命题:“我”的塑造与确认。

艺术作品如何与当下的创作个体、观众、社会等诸多维度发生关切,这是艺术家都在持续探索的命题,“角儿”即是王少军实现艺术价值的形式、手段,“角色”通过在历史、文化、现实的诸多维度中的穿行,传递着艺术能量,思考着当下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并试图提供一种解决的可能。当下社会高速发展,沟通交流便捷,物质和精神能量也极为丰富,但同时人们的关系也极为冷漠,邂逅之余都很少有一个真诚的微笑,人们在快速发展中却陷入一种焦虑和茫然,道德滑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都是真实自我的迷失,而王少军在创作中惊喜的发现艺术能够反映一个人深处的心灵,心灵是什么?他觉得就是一种真实。这不是一个学术概念,却又觉得如此深奥,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以这种真实作为基础条件,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只要真诚的面对,这或许就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这个层面上,艺术家又给“角儿”下了一个注脚:生活英雄。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个体,只要我们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社会,又是一个伟大的英雄,这种英雄并不是通过舞台、荧幕或者意识形态塑造的,而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每个人都能成为的生活英雄。

因此,艺术家的创作和展览并不只是实现一批作品以及一个展示,而是希望通过其作品和展览实现一种对话和交流,传递一种能量。自省是塑造、确认“我”的最好方式,不论是雕塑还是纸上作品,在王少军的每一个创作中,“角儿”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都以视觉或隐喻的形式存在另一个形象,他自己解释是其自省的方式,作品中另一个“自我”的存在提示他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同时,艺术家也希望展览更多的提供一种真诚交流、沟通的场域,因此在展览开幕当晚特意举办“人人都是角儿”的美术馆之夜活动,艺术家通过现场活动以及网络与观众真诚交流,激励人人都做真的生活英雄,成为自己的角儿。

作为一个研究个案,王少军再一次拓展了艺术与公众、社会的沟通渠道。本次展览将在长沙持续到10月22日。

文/张文志
图/张文志&何逸凡(中央美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