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乡俗与人文:田世信艺术展“大匠之作”开幕

时间: 2017.10.14

2017年10月13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匠之作——田世信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展厅开幕展出。作为对田世信60余年艺术创作的研究和梳理,展览展出艺术家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展示出艺术家对传统雕塑创作的坚持和对当代雕塑新态的思考,展示出他对民间乡俗尤其是少数民族山民精神的观照和对深厚人文情怀的崇高关切。

田世信是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中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人物之一,1964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到偏远的贵州山区工作,25年后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教授、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顾问。田世信从事雕塑创作60余年,也影响了一大批雕塑艺术家,如向京、瞿广慈、陈文令、蔡志松等。

为田世信先生举办回顾性的学术研究展,既是中央美术学院全体师生,也是雕塑艺术界同道一致的许久心愿。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副院长苏新平、美术馆馆长张子康、造型学院院长马路、造型学院副院长张路江、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盛扬、杜键、王宏建、孙家钵、孙景波、张宝玮、邱振中、隋建国、曹春生,艺术家田世信,展览策展人唐斌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为展览开幕致辞,他从学院教育、生活、时代三个维度回答了田世信艺术从哪里来。同时也提到田世信在创作中一方面脚踏大地,一方面探向传统,融合秦汉雕塑的大气磅礴和湘楚文化瑰丽空灵的神采,展现出“质”与“文”高度和谐的个人艺术面貌。还提到田世信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尝试探索,其木雕保留材质的纹理与质感,以大斧阔劈、拙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凿之际的刀痕;在从泥塑到青铜的创作中,他注重手的触感与塑痕;将传统的大漆之艺运用于雕塑,发展成一个崭新的艺术课题,拓展雕塑的形式语言,为中国雕塑的当代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版块展出:汉风唐韵、民间塑造、王者之尊、当代视线、尊文崇士,同时也展出一系列素描、速写、油画以及手稿文献资料。田世信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贵州清镇中学,在此教学、生活二十五年,也在此开始了自己的早期创作。山区劳动人民在艰苦条件下艰辛劳作的精神风貌成为其创作题材,创作出一大批风格鲜明的山民雕塑形象,这是一种民族的、民俗的、乡土的创作形态,凝重粗狂,成为贵州山地人生命激情的真实写照。他超越了中国雕塑中民俗乡土的“小品”情怀,表达一种沉重、神秘、激荡,是艺术家对真实世界中人生命状态的洞察。

回到北京后,田世信创作开始探索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转换,作品整体渗透着人文深度。田世信钟爱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他将线描语言立体化创造出一批仕女作品,无论是《汉女》的修长肃穆,还是《唐女》的丰腴富贵,都高度概括出特定时代女性的精神气质。仕女之外,田世信也热衷表现历史人物,尤其是有着悲剧色彩的历史角色,在美学上追求一种崇高美与悲剧感。从《老子像》、《司马迁》、《屈原》等古代文人到《谭嗣同》、《鲁迅》,田世信用简约的东方造型法则传达他对历史人物精神、人生态度的认同。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历史人物最主要的共性是,这些人对“人类”这个物种是极为负责任的人。1993年田世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赵匡胤画像,开始留意传世历代帝王造像,他借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描绘,以雕塑形式将中国画线描立体化,塑造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五位“王者”形象,表达艺术家“与故人对话”的主题,希望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引导。“王者之尊”作品是田世信艺术生涯中创作上的新开端,是由现代主义向观念主义或当代主义转换的里程碑作品。

展览“当代视线”部分展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与当代艺术的探索,以及对材料的特殊兴趣及尝试拓展。“每当面对不同材料的特质和美感时,我会不由自主的琢磨出某些有意思的玩意儿,我喜欢在无形中思考有形的东西。”早在贵州时,田世信看到当地农民用大漆、牛皮制作生活用品,开始他对大漆工艺的基本认识,后来参观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感概大漆经历几千年时间的洗刷,仍保持光亮瑰丽,开始尝试将大漆之艺运用在雕塑领域,开启了大漆雕塑的新发展。

田世信在雕塑创作领域自我发酵,自我觉悟,自我完善,通过对题材、材质、手法的多样探索,也通过创作过程中的“工匠”劳动,铸就力与美、文与质的统一。在展览开幕式上,田世信将大型组雕作品《花桥》捐赠给中央美术学院,表达对国家收藏工作的支持。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文/张文志
图/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