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年艺术的发展势头猛进。“青年艺术”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由各美术馆或机构打造的大小青年艺术项目也应时而生。追溯历史,自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青年美展就已推出,80年代的艺术大展更是将“青年”与“进步”、“新潮”等字眼结合在一起。进入新世纪,面对市场经济的介入、全球化思潮等影响,青年艺术在机遇与挑战中生存。“常青藤计划”自2014年启动,以举办汇聚中国不同地区的青年艺术家的年展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此来持续推动社会公众对于青年艺术的关注与了解,帮助其理性解读个人语言体系和文化价值的定位。发展至今,常青藤计划不断拓展展览运作模式、丰富展呈形态,以探究青年艺术“在地化、全球化”为学术基点逐年推进,从最初青年艺术家年展一枝独秀发展为目前内含多项艺术子项目及分展场的天津青年艺术周。
10月14日,2017年天津青年艺术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艺术周以天津为核心地标城市,除其中一场青年策展人项目特别展览于9月在北京展出外,10月天津地区的展览活动覆盖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东疆国际艺术中心YAC青年艺术社区三大展示空间,推出“青年艺术年展”“青年策展人项目”“行走项目”“特别项目”“特邀展览”五个艺术项目,共有近150名艺术家的400余件艺术作品参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水准、联结当下时代与都市生活的天津青年艺术周。
青年艺术年展。青年艺术家年展是“常青藤计划”启动以来的常设项目,也是其核心展览项目。本次青年艺术家年展将持续至10月23日,其目的在于发现、培养、推广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关注青年艺术生态下青年艺术群体的成长与发展。2017年,展览面向海内外青年艺术家进行作品征集,组委会在来自国内外的1792位/组的报名艺术家中遴选出58位/组青年艺术家的200余件/组作品在天津美术馆进行展览呈现。
本次年展主题“聚合”,借以指涉信息碎片化的聚变时代中,作为主体创作者的青年艺术家基于碎片现实与虚拟历史的矛盾对立及基本秩序、价值判断迅速转换不断重组的社会语境,进而做出的打破固有范式,以符合当代立场想象和未来需要的当下艺术创作实践,彰显出青年群体渴望缔造新世界的观念诉求。展览划分为“社会化合物”“心灵电子云” “历史反应链”“行为方程式”“Journey of Mr. Data”五个主题版块,是对首届青年艺术年展主题“释放”的拓展延伸。
展览学术主持盛葳介绍,“聚合”这个主题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和生物化学的概念,在高分子的聚合过程当中,会释放出很多能量。而年轻的艺术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常青藤计划将他们聚合在一起能够释放出更多能量。身为本届年展的策展人之一、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在开幕式致辞中直言,他在观展中收获了很多惊喜,他发现了年轻人个性张扬之外,基于当代立场和未来想象而展开的大胆革新与突破,作为创作主体的他们,借由作品表现出与历史记忆文化、信息媒介、社会现实的双向塑造。他认为这场精致化呈现的展览,不仅是青年艺术生态切变似的聚合表述,还为美术馆本身带来了一股久违的青春活力。
2017年,进入第四届的年展项目已发展成为青年艺术家的重要宣传推广平台。基于在业界形成的认知度与影响力,策展团队希望实现质量的突破和关注视角的革新求变,以保证青年艺术项目的持续有力发声。
青年策展人项目。9月,常青藤计划2017青策特别项目——“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不同”在北京展出,揭开2017年常青藤计划系列展览活动序幕。另外两个青年策展人项目“空白脚本——建构无意义的意义”“何处不围城”在青年艺术周开启日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期开幕。相较去年的青年策展人项目,今年的展览更具实验性和趣味性,策展理念包含了与时代互融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
展览“空白脚本——建构无意义的意义”分为三个单元:潜入与共生、距离与反思、边界与变节。策展人崔付利试图从“空白”“无意义”两个维度来架构展览主题。在当代艺术多样而又模式化的今天,策展人试图去寻找一种方法论层面上的“空白”状态和不确定性。“无意义”则强调当代艺术中的去标准化和去经验化,打破一种主流性甚至带有引导性的参照系统。当下的艺术正处于一种经验阈值或临界点,我们既无法从过往的艺术经验中萃取出一个判断标准,也无法确立当代艺术未来的具体转向,它或许就存在于连续性的失衡状态和空白的不确定性之中。
人只要活着,四处皆城。上世纪40年代钱钟书在其小说中提出“围城”概念,指涉意义延伸为一种既爱且恨的生命隐喻,它作为公共情感状态贯穿于人生历程的始终,是活在当下的我们一代人的集体困惑与面相。展览“何处不围城”划分为“巴别塔”“恶之花”“成功学”“城门开”四部分。策展人张予津正是围绕“围城”的当代语义并对其分层解构,组织艺术家进行主题版块及作品的选择与再造,阅读偏好的回顾提炼及语句摘抄,文体自由的手记写作及泛文化命题的时效对谈。展览现场更像是一场策展人与艺术家合谋的阅读游戏,共展出13位青年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并辅以文学字句、访谈对话内容等文本资料的特殊展呈,传递出策展人试图借由无功利审美和阅读体验延展为对当代性社会话题公共探讨的文化愿景。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认为,这两场展览的展览内容,是对本届艺术周主题“聚合”的应和,不仅表现出青年策展人借由展览对自身学术架构、知识谱系的梳理,让人惊喜的是,青年策展人和邀约到的艺术家们展现出了对时代的敏锐警觉和对艺术体制的智性思考,传递出运用综合媒介和新媒体技术缔结美丽新世界的野心。当代艺术很难避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两位策展人各自组织艺术家努力摆脱固化的范式,摆出与公众接近、向生活回归,渴望引发泛文化命题公共讨论的谦卑姿态,这在浮躁盲从的今天,属于难能可贵的。
行走项目。“行走”项目作为“常青藤计划2017·天津青年艺术周”力推的新项目,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康剑飞,天津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艺术批评家郝青松,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艺术家彦风分别携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学子以及创作活跃的青年艺术新锐组成三组团队,围绕当代艺术在地行走发声的创作诉求,进行半命题式的方案策划、运作与实施。通过集体讨论与灵感碰撞确定创作方向,分别围绕“解放的工具”“城市考古”“生活在别处”展开平行调研实践,在京津冀地区制造在地发生的艺术作品或艺术事件。
据主办方介绍,行走项目在本届艺术周的首次亮相后,将成为延续性的项目逐年延展推进,与更多艺术团队以共识为基础在不同地域穿梭行走。
特别项目。继刚于本月10号落下帷幕的“希望的海·康剑飞独立艺术项目”,另一场特别项目“首届东疆国际版画邀请展暨首届滨海国际版画创作营作品展”同样于YAC青年艺术社区启幕。展览呈现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54位艺术家的100余件版画精品,开放至10月底。展览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滨海新区文广局、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办,YAC青年艺术社区承办。开幕式现场,与会嘉宾就“滨海版画如何走向世界”话题展开沙龙式讨论。
展览以“Tron”为主题,分为在地发生的创作、创作的逻辑与线索和语言的艺术三大版块向观众们呈现精彩纷呈的国际专业版画发展新视觉。“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版画创作营”系列活动于2017年8月开始,面向全球邀请15位版画艺术家入营,基于对滨海新区人文历史、艺术文化及市民生活的采风体验,创作出极具新区特色的优秀版画作品,以提升地区影响力和美誉度。经过2个月的时间,来自国内外8个国家的15位中外艺术家共创作完成作品25件,展现出了艺术与当地风情共时相生的视觉感染力。
特邀展览。作为本届青年艺术周的特邀展览,“高峰对话—岳敏君×曲健雄双人展”与青年艺术年展于天津美术馆一齐开幕,展览持续至10月19日。主办方旨在创造青年艺术家与前辈艺术家同台展示和以不同文化、成长背景为支持展开的差异性对话契机,发现两代群体之间同根同源的实验精神和求变诉求。
对话,是岳敏君和曲健雄两位艺术家立足传统经验对当代精神的突破诠释,无论是前者将历史文化人物赋予凝重感的丰碑式重塑,还是后者对中国社会工业建设场域的综合媒介图像再叙事及对东方语义下“平民意识”的现场恢复,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我曾茫然若失也曾浮想联翩》《兄弟——正在观看的人》从宏大文脉中提取情感共通的关乎人类问题的叩问与召唤,以期在两位创作主体、现场观众、青年艺术家间形成对话的氛围,对彼此的创作营造互为激励的话题点。
谈及如何评价青年艺术?我们往往习惯于将青年艺术乃至当代艺术创作纳入与传统割裂、与时代脱节、与历史刻意远离且沉迷于个体意识经验表达的批评系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认为,常青藤计划的一系列展览项目试图消解对青年艺术群体的误读,率先以天津为坐标呼吁创意资源共享、艺术品牌与高校互鉴合作、艺术审美实践营建现代都市美学,尽最大可能深化青年艺术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的养成,提升将创作与时代对话、与公共互融、追本溯源的自为意识与综合能力。而在“常青藤计划”项目发起人姜大方看来,当代艺术不能只是躲在象牙塔和美术馆里,而是应该自为地接近公众、走进生活,这也是时代赋予青年艺术从业者的社会使命。艺术与社会、时尚与活力、审美与生活在京津冀一体化关于文化产业协同共赢共创的战略指示下呈现交叉互为的新态势,如何借由艺术跨越空间差异与距离联结文化软实力生态链,是“常青藤计划”及天津青年艺术周时下与未来亟需深化务实的发展脉络。
据悉,自10月14日“常青藤计划2017天津青年艺术周”隆重启幕后,各个子项目活动将逐一呈现并持续至10月底。
文/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