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管勇—介质空间”:一个关于创作和观看方式的寓言

时间: 2017.11.1

“艺术家仅仅停留在两个极端的一端是不可能达到伟大的境界的;必须同时触及到两个极端,而且填满这两个极端中的介质空间。”

——莫兰迪

2017年10月31日下午四点,“管勇—介质空间”在中国民生银行艺术机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著名学者徐钢担任策展人,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青年艺术家”系列的最新成果,主要对艺术家管勇近5年来的艺术创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呈现。

关于展览主题“介质空间”,来源于画家莫兰迪的名言“艺术家仅仅停留在两个极端的一端是不可能达到伟大的境界的;必须同时触及到两个极端,而且填满这两个极端中的介质空间。”策展人徐钢认为,艺术的两个极端,一边是自然,一边是艺术表现。好的艺术家能够连接两端而使得作品本身也就成了一种介质空间。通过如莫兰迪那样近乎极简主义的画面表达,管勇试图触及艺术的两个极端,从而在这批作品中达到了很多现代艺术家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绘画变成一种关于图像生成过程的表现,连接着艺术家和观者之间、现实和幻象之间,从而带来一种深刻的心理和感情表达。对此主题,艺术家管勇认为,绘画作为一种视觉存在,首先需要提供一种可以被感知的幻象,“幻象的意义系统是开放的,它的意义其实就产生于观者在观看时候自己的理解。”

本次展览共展出55件绘画及2件雕塑,偌大的展厅基本上以架上绘画为主。展品主要为管勇近五年的创作,根据创作的内容分为静物、人物、风景、人体、无题几类。在创作方式上, 采用图像创作或写生创作,管勇表示,“不管是何种方式,这些画所描绘的内容和我都有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这几个描绘对象的选择,虽然情感依据各自不同,但共同点则是和我自身生活的密切性特征。”

其中,“风景系列”描绘的是南京著名的景点“阳山碑材”——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开凿的神功圣德碑遗址,有“天下第一碑”之称。然而,但这一绝世碑材最终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管勇曾在几年前造访过这一遗迹,并采用纯粹的写生的方式创作了“水彩写生”系列。而经过艺术家再次创作的“风景”系列则被认为有着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挪用以及洛克斯大色块绘画的借鉴。马列维奇和罗斯科,基本可以看作是20世纪抽象绘画从开始到衰竭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两个关键的节点;而抽象主义也是现代主义的必然结果及其最终衰落的标志,从那时起,当代艺术由美学走向了诗学。“在具象与抽象形式的滑动之间,管勇建造起了这样的一座座小型的墓碑,不仅揭示出历史的无常本性,更成为了一曲混合着不同历史信息的挽歌。”批评家雷鸣如此评价。

在作品中,我们可看到管勇不断对同一场景的反复绘制,除了前文提到的“风景系列”南京阳山碑材,还有“静物系列”中莫兰迪式的静物,“人体系列”的情色场景,“无题系列”微妙渐进的书架书本。这种重复“不是安迪沃霍用丝网版画达成的波普的图像重复,而是用手工反复描绘同一景象、让画面充满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体现了管勇对于颜色技巧的超高把握。

对于自己的创作,管勇认为,风格在绘画中是画布平面作为一个空间载体,从其最深处向外部以至表层的一种结晶态,是一个绘画生成过程的结果,并非是绘画的目的。因此在策展人徐钢看来,这又变成了一个“介质”的问题。通过处理神秘性、模糊性、可视性背后的不可视性,管勇在这批作品中达到了很多现代艺术家所达不到的一种境界:绘画变成一种关于图像生成过程的表现,连接着艺术家和观者之间、现实和幻象之间,从而带来一种深刻的心理和感情表达。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1月30日。

文/林佳斌
图/林佳斌 &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