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沧海一粟”:101件久未谋面作品尽现刘海粟壮丽一生

时间: 2017.11.6

从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的创立到中国第一本美术杂志的创办,从开设人体写生课到推行男女同校,从十上黄山到晚年泼墨、泼彩画法的研究,刘海粟不仅在现代中国社会掀起了文化波澜,更是以自己的传奇经历写下了绚丽的人生篇章。2017年11月3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刘海粟久未谋面的101件绘画作品,涵盖“黄山题材”绘画,晚年创作的泼墨、泼彩画法,以及一批造型出色的祖国各地风景绘画等。

本次展览分为“欲腾云上天都”“今日荷花别样红”“神州尽在彩雾中”三大篇章。第一篇展出刘海粟28幅以黄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表现手法含泼墨、泼彩以及油画,展现了其技法上和艺术思想上的跃进。第二篇展出刘海粟36幅书画作品,其中国画题材主要为花鸟、山水,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水墨、浅绛、泼墨、泼彩等,堪称全面。第三篇展出刘海粟37幅油画作品,主要描绘的是中国各地风景。其创造精神也与各地自然风貌相契合,他成功地把西方现代美术的相关精华融注于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的探求之中。另外,据刘海粟家属刘蟾女士介绍,本次展览同时还展出很多文献资料,刘海粟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之路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较好的梳理和立体的呈现。

展览开幕仪式上,刘海粟家属将刘海粟创作的油画《黄山云海》、中国画《满庭芳(泼墨黄山)》、书法《毕竟西郊八月中》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为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完善增添了力作。

渺沧海一粟:刘海粟的艺术道路

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刘海粟深受感染,致信蔡元培,希望能对上海美专给予支持。蔡元培很快复信,两人之间开始了密切的联系。1921年,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刘海粟到北大画法研究会作讲演。这段时间,刘海粟探访了北京名胜古迹,创作了《北京前门》(1922)等一批早期油画的代表作,他以注重外光的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北京前门,体现了其所受的后期印象主义的影响。蔡元培在《介绍艺术家刘海粟》一文中指出:“他的艺术倾向于后期印象主义。喜描写外光。他画面上的线条、结构、色调都充满着自然的感情,有强烈的表现。他是一位个性强烈,处处可看出他总是走自已道路的画家。”

1929年2月,刘海粟受教育部之命赴欧洲考察,一到巴黎,刘海粟立刻投入到如饥似渴的学习中。在第一次游历欧洲的三年中,他共完成了200余幅作品。1929年,刘海粟将之前的油画作品《北京前门》送往法国秋季沙龙而被选中参展,《北京前门》因之成为参加法国沙龙展的第一件中国作品。1933年秋至1935年夏,刘海粟第二次欧游,此行主要负责中德两国政府联合举办“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这段时间创作了重要作品《威士敏斯达落日》(1935),这幅画在展览的第三篇章展出颇有看点,画面上红彤彤的太阳让人联想起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然而这幅画描绘的是日落。火红的落日犹如一团火焰一样,燃烧着天空,也倒映在泰晤士河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海粟的艺术创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畅游祖国壮丽山河,体验各地劳动人民生活,用画笔纪录下新时代的新风景。从此次展出的《北京天坛》(1953)《白塔》(1953)《太湖之滨》(1954)等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批画所呈现出的时代面貌。1957年,刘海粟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又被莫须有地诬陷为“现行反革命分子”,被赶到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生活。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刘海粟也没有停止艺术创作的脚步。他将作画当作精神上的寄托,创作了一批中国画、油画作品。此次展出的泼墨作品《墨荷》(1972),油画作品《令箭荷花》(1970)《鸡冠花》(1974)等便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刘海粟不断摸索艺术上的创新,反复琢磨,在中国画笔墨用法和意境的基础上,融和了油画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泼墨泼彩新技法。他的泼墨作品《墨荷》,露出四朵洁白的荷花,三朵已经绽放,还有一朵含苞待放,在大片浓墨色荷叶的映衬下黑白、虚实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具韵味。

1977年文革结束,刘海粟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和社会地位并出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此时刘海粟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他开始四处游历,不辞辛苦作画,展出的多幅黄山题材绘画以及国画《红梅图》(1984)油画《黄果树瀑布》(1985)等,我们可以看到晚年他依旧年轻的艺术心态。

从师到友:刘海粟写尽黄山百态

黄山,天下奇绝,是游客们的热爱,更是刘海粟的最爱。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留下的素描、速写、油画、泼墨等作品不计其数。 刘海粟在《黄山谈艺录》中写道:“黄山为天下绝秀,千峰万嶂,干云直上,不赘不附,如矢如林。幽深怪险,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其一泉一石,一松一壑,不仅触发你的诗思,惠你画稿,提供无限美境,或使你心旷神怡,或使你无言对坐,寝食皆废,终日忘饥,以至阔别数十年后,仍能保持极深印象,一朝念及,回忆便如飞流倾泻,纵然白发垂耳,心情也贴近生命的春天!”

 1918年,刘海粟第一次上黄山,爬上鲫鱼背时,左右都是峭壁,又遇狂风呼啸,匆匆画就几张速写就折返了。不久后,刘海粟第二次上黄山,画了不同形态的松树。之后,刘海粟又多次上黄山。1954年,刘海粟六上黄山,此行长达四个月,他用油画、国画,并混用泼墨、泼彩、白描等多种技法,留下了大量的黄山写生画作。26年后,85岁的刘海粟七上黄山,这是文革后他的第一次外出写生,整个人精神振奋。此次展出的《满庭芳(泼墨黄山)》(1980)是此次上山的代表作,其泼墨技法纯熟老辣、气势恢弘,墨分五彩,愈显云气蒸腾所引起的磅礴气势,近景以松梢为入纸处,以烘托云海的蒸腾厚重。远山以浓淡变化之墨泼出山之走势,形态各异,显示了高超的泼墨手法。1982年,87岁高龄的刘海粟九上黄山,创作了《黄山光明顶》(1982)这幅对景挥毫的泼彩之作。其泼彩以石青为主,色墨交融,墨块与色块的互融渗透与纵横交错,产生了磅礴的气势和非凡的气魄,体现了浩瀚高峨、天趣横溢的意象。展陈的《奇峰白云》(1988)这幅泼彩山水画是刘海粟十上黄山的精品力作。刘海粟以坚定有力的用笔塑造出崇山峻岭巍然屹立的雄姿,构图丰满。与刘海粟其他泼彩山水画不同的是,此画具有雅逸轻灵之美,是动静结合的经典之作。

刘海粟“黄山题材”油画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他在用油画表现黄山时,注重对黄山山光云雾奇幻变化之美的捕捉和以情融景、景随兴生的抒发,不拘泥于固定角度的西方式写生,强调写对象之生气,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体悟。《黄山云海》(1954)是刘海粟六上黄山所作油画,描绘的是在日出或日落时分所形成的彩色云海。刘海粟通过强化大面积的横向云、霞,以及因日光普照而生出的天空与云海交错之感,云气的流动与山石形成的团块相辅相成,又因山势向上而云气横流,显得整幅作品斑斓变幻,富有张力,气象浩瀚,有胸怀宇宙、吞吐大荒之境界。其油画《曙光顶看始信峰》(1982)能将主客观融为一体,赋予作品浓郁的民族审美精神,把山景色彩简化为群青和靛蓝两大色系,间以少许表现树木的墨绿,通过笔痕之间产生的飞白形成云雾蒸腾的效果。虚实结合,强劲厚实,意态生动,具有“乱云飞东仍从容”的豪迈之境。

“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这是刘海粟六上黄山之后所写诗句。从师到友,刘海粟用作品诠释了自己对于黄山精神的理解,“那云海翻腾、荡气回肠的线条萦绕着苍松,在夕阳里,在紫雾中,似游龙,浩浩乎,气吞万里;海老随心所欲,炉火纯青!”

这些刘海粟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创作的作品均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展览还展出了蔡元培先生大力支持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学校的信函,何香凝为组织抗日救护队事致刘海粟、王济远的函,郭沫若为营救爱国学生事致刘海粟函,还有文化届救亡协会借用上海美专校舍作为难民收容所事致刘海粟函……等。可以说一个立体的刘海粟及其美术教育、美术创作之路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圆满呈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无论创作还是理论,个人抑或体制,刘海粟的实践和思想几乎涉及中国现代美术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在筚路蓝缕的历程中,他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以喷薄的才情、无畏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和丰硕的成果,把可能变为现实,将要求转为行动,使革命的思想成为思想的革命,谱写了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初创阶段的华彩乐章。”刘海粟老人一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祖国,习仲勋的题词“沧海一粟,壮丽一生”正是对他人生做出的最好概括。此次展览将展至2017年11月26日。

文、图/杨钟慧(部分图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