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晚6: 30,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院艺术与科技中心、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列奥纳多艺术、科学与技术系列讲座之——“转媒体:艺术与数字文化的名义价值”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讲。转媒体艺术节(transmediale)艺术总监克里斯托弗·甘辛(Kristoffer Gansing)担任主讲人,实验艺术学院祁震老师担任讲座主持。
来自瑞典的策展人克里斯托弗·甘辛自2015年以来一直担任柏林转媒体艺术节的艺术总监。他以转媒体艺术节为案例,介绍艺术节近几年的成果和新发现。讲座主要围绕2017年转媒体艺术节项目,2018年转媒体艺术节的主题以及艺术节的核心价值两方面展开。
“变幻莫测”——2017年转媒体艺术节
2017年是转媒体艺术节成立30周年,克里斯托弗通过追溯历史引出今年转媒体艺术节的主题“变幻莫测”。上世纪80年代末,柏林成立录像影像节(Video Film Festivial),隶属于柏林电影节的一个偏录像艺术的实验性板块。随着整个90年代媒体环境与媒体艺术语境变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始被纳入到讨论的范畴,它开始独立成为一个跨媒介状态的媒体艺术节。对于传统来说,可能会认为媒体是一个可以被清晰界定的实体,或者是特定的传播工具。但是今天它已经演化成了一切都在被媒介化,甚至媒介已经成为环境生活本身这样一个概念。主题“变幻莫测”正是回应了当下各种各样的媒介技术已经跟生活无缝衔接的这样一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新技术和自然的生态,在这种技术生态中很难理解行动的介质到底发生在哪里,人如何通过媒体发生影响,人类、机器以及人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今年的转媒体艺术节正是立足于转媒体艺术节自身历史发展的历程,探讨媒介化和生态化的进程,同时反思整个媒体文化语境在30年内乃至甚至超越30年的维度更往历史深度走的整个变迁过程。
在这个主题下,克里斯托弗及团队邀请策展人策划了名为“异物质”(Alien Matter)的群展,展览关注物质性本身,尤其是关于混合材质、合成材料、塑胶、算法、人造物等如何在今天经历的一个异化的过程。这些物质一开始是人发明的,但是在独立之外进行一场自主进化的过程,并且带来不可预期、不可描述的结果。展览主要分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塑胶”(Plastics)、“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四个主题。
克里斯托弗用具体的作品为我们解读展览。如Nicolas Maigret & Maria Roszkowska的作品 《预测性艺术机器人》(Predictive Art Bot)通过预言艺术未来将预测结果让艺术家去执行和实现,在这件作品关于现代艺术市场的隐喻也会涉及到跨人性的讨论,当机器能够独立于人进行思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Matsuko Yokokoji & Graham Harwood的装置艺术《兰佩杜萨之筏》(Plastic Raft of Lampedusa),拆解原产于中国的橡胶船的每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上面都有iso质量检测认证,证明产品符合工业生产的国际标准且安全无害。橡胶船是难民穿越地中海逃到欧洲的逃难工具,当人的物理的身体存在其中去,身体本身的危险状态与安全无害的国际之间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关系,涉及到地缘政治、移民政治全球工业生产等很多方面的探讨。
2018年转媒体艺术节与转媒体艺术节的五个核心价值
2017年转媒体艺术节在广度上涵盖了观测到的正在发生的整体媒体文化的变迁。而2018年转媒体艺术节则更加接地气,更具体的探讨2017年所囊括的变迁的结果是什么,尤其是更具体的文化政治机构领域,包括关注现在欧洲的民粹主义倾向,今天由算法所主导的文化等等层面。2018年转媒体艺术节主题“面值”(Face Value),从字典的定义来讲是指某种东西的名义价值,但是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表达,是我们第一眼所见的就是真实。这个词汇本身具有金融背景,通货膨胀导致财政市场波动会影响到数字所指向的价值本身,进一步链接到我们观察到社会中出现的假新闻、仇视论,仇外主义或者各种金融集团在持续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需要一种冲动在种种事件中去找到理解社会经济中的方式。
提及明年1月31日将开幕的2018转媒体艺术节,克里斯托弗并没有对艺术节的具体项目进行探讨,而是通过艺术节往年的具体案例来分析转媒体艺术节的五个核心价值:横截线(Transversal)、艺术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of the Arts)、后数字化(Post-digital)、干预(Interventions)、批判性想象(Critical Imaginaries)。
“横截线”,作为转媒体艺术节的标识,意为跨越的无法被明确定义的边界的空间,转媒体艺术节在媒体之外创造了一个空间思考方式的交接和转换,在这里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和实践的碰撞都将发生。2015年转媒体艺术节主题“全面捕捉”(Capture All),回应了大量量化和数字化的社会进程,更多的讨论我们作为消费者主动的将个人数据通过到大数据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达到优化我们生活的目的,并逐步习惯这样一个自我优化的社会环境。Jennifer Lynn Morone认为我们自己才是数据的拥有者,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Jennifer Lyn Morone Inc.,并将自己每天所产生的数据放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网站上,只有通过购买其他人才能获取自己所产生的娱乐、消费到工作等各方面的数据。这件作品同时涉及到了“艺术的内在价值”。Jennifer Lynn Morone从传统的艺术世界走出来建立了一个商业公司,是用艺术、媒介对商业领域的进行了一次介入,但这并没有真正的离开我们的艺术文化语境。不属于商业本身。换句话说,转媒体并不是为了创意产业,以商业目标的导向的作品,而是停留在艺术文化语境之内。
“后数字化”这个概念并不意味着数字化时代已经终结了,而是数字化前期被过度炒作。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无所不在以至于区分模拟和数字本身已经不重要。2014年转媒体艺术节的展览“夕照”(Afterglow)很好的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干预”,是指从艺术的角度介入到科技的发展,Julian Oliver & Danja Vasiliev的作品《信标帧》(The Beacon Frame),收集进入展厅的每个人的手机信息并将之全部投影在展厅,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会实际发生的,遗憾的是艺术节技术部的人员认为这件作品存在违法行为,作品被撤下。“批判性想象”这一价值引导批判性的思考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并不存在一个给定的不变事物,而正如2018年转媒体艺术节的主题所指出的,事物的名义价值也不一定就是其真实价值。2013年转媒体艺术节题为“回到当冥王星还是行星时”(BWPWAP – Back When Pluto Was a Planet),用2006年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的事件做比喻,揭示通过新的知识观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重组我们的知识结构。
在讲座的最后,克里斯托弗谈到未来转媒体艺术节面临的挑战:当不同的技术发展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交集时,结合不同的文化视角思考会有怎样的议题产生又如何去呈现。克里斯托弗从最近的阅读了解到中国新技术的发展,他希望未来的转媒体艺术节能呈现这些新技术,呈现超越西方中心论的文化语境的媒体艺术作品。
文/杨钟慧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