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法国著名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逝世十周年,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14年2月12日推出了布列松大型回顾展,旨在向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见证人之一致敬。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本次展览以极为广泛的视角为公众解读布列松,共展出500件摄影、素描和绘画作品,及电影短片和文档资料。从1927年的叛逆少年,到1970年代成为世界摄影大师,全面呈现了布列松的一生。
此次回顾展根据布列松的艺术生涯分成三个版块:
[第一部分]:1926-1935年
这段时期的布列松是一位喜爱读诗、热爱绘画,并对超现实主义感到惊讶的年轻人;这也是他进入摄影世界的最初。
布列松回忆:“当我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我在周四和周日画画,而在其他的日子,连做梦都想着画画的事。”笔记本里、信纸上,都有他的小画和素描。
如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布列松绘画作品是从1924年开始的,受保罗·塞尚的影响很大。于此同时,他慢慢开始作为一个业余摄影师创作。属于布列松自己鲜明的风格慢慢开始形成。
[第二部分]:1936-1946年
这一部分是1936年布列松从英国回来至1946年去纽约之前,以“电影与战争”来命名。这一板块集中展示了布列松对政治和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对法国解放运动后战俘的关心。
二战的经历另他愈加意识到,应将摄影作为一种观察记录社会变迁的工具。同时,布列松也涉足了电影界,他说:“电影教会他如何去看”,还在美国学习了关于电影的知识,待到1936年时回到巴黎,担任导演让-雷诺阿的助手,参与了《乡间一日》和《游戏规则》的拍摄。
[第三部分]:1947年-1970年代
布列松在1947年和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等人一起创建玛格南摄影通讯社的经历,以及他最后的一些报道共同组成了展览的最后一个版块。这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段。
“玛格南”其实是一种大桶香槟酒,当时,战地记者若是生还,就会喝这种酒喝朋友庆祝。玛格南摄影通讯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带领人们更全面地理解现实世界,将之称为“世界的眼睛”完全不为过。事实上,社员们拍摄的大量照片,后来也确实成了新闻纪实摄影的范本。
艺术家简介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法国著名摄影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创立了现代新闻摄影,并和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结和比尔·范迪维尔等共同发起世界上第一个图片合作社玛格南摄影通讯社。
在布列松之前,摄影更多的是作为一门技术在发展,而布列松使摄影艺术成为自觉。所以,只要提到现代摄影,布列松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不过布列松年少时酷爱的却是绘画,拍照只作为业余活动。直到1930年他意识到自己绘画之路前景渐趋黯淡,并在一些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影响之下,才慢慢产生了致力于摄影艺术的信念。
对于摄影,布列松一向偏爱黑白,最喜欢莱卡135旁轴相机与50mm的标准镜头。他反对对照片的干预,包括照片裁剪、使用闪光灯等,他认为不应干涉现场光线。甚至布列松自己不喜入镜的理由也同样是这个理念的秉持——“如果被拍,那就会引人注目;引人注目,就不能让我随心所欲地在街上拍照了。”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认为“摄影,照我的想法,就是绘画的速写,凭直觉完成,不容修改”。就这样,这位低调、羞怯、热情的法国人,带着他小巧的莱卡相机走遍了世界。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