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和当代独立电影制作

时间: 2009.11.2

2009年10月18日下午笔者参加了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放映厅举行了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和当代独立电影制作的讲座。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讲座,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下午到场嘉宾:青年论坛的主席克里斯托夫泰尔西特先生1961年出生于威斯特法伦州的明斯特市,起初在汉堡大学学习政治学与新闻学。自1984年开始从事电影记者工作。1987年他受聘汉堡《taz》日报为专职作者,翌年移居巴黎,在之后的两年里为自由记者。至1990年他一直有参与欧洲低成本电影论坛的选片与编辑工作。1991年他成为柏林城市杂志《tip》的电影编辑。至1997年底他成为青年论坛的选片人之一,至2006年6月被任命为柏林电影节当代独立电影单元主席。我旁边的这位是香港电影节的节目策划和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总监同时也是柏林电影节亚洲代表王庆镪先生。我们今天谈话的内容主要围绕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展开。香港电影节部分我们以后会有机会举行专门的讲座再谈。

根据我们的了解青年论坛发展至2010年是40周年,上任论坛主席在任20多年,他们那一代人的电影教育及电影经验在很大程度是在论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积累起来的,某中程度上可以说论坛造就了他们对电影的认识。下面请嘉宾就他们跟论坛的关系简单谈一下:

其实上任论坛主席在任31年,我是这个论坛的第二任主席。论坛设置于1971年,至今已有39年的历史,事实上论坛对我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论坛发展的这些年之前我只是经历过几届而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工作,即13年之前的我只是充当了一个观众的角色,之后10年的时间我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具体工作,而最近3年我成为了论坛的主席。所以对我来说论坛分为以上3个不同的阶段。13年之前我作为论坛观众的经验的积累对我日后从事论坛具体工作时对论坛及电影的认识和理念有巨大的影响。这个论坛对也影响了很多德国的城市并给予启发,这些不同的城市因青年论坛而成立了各自不同的影像机构,不同的影像博物馆和电影机构他们对于我这一代对于影像的认识及看法曾经造成过很大的影响。我是在汉堡读的大学,汉堡有一个学者建立的大都市影院,这个影像馆对我对电影的认识及看法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巴黎是世界上独立影像发展比较好的大都市之一,之前我在这里生活了两年。所以汉堡及巴黎生活学习的经历对我日后从事的青年论坛及独立电影方面的工作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年论坛对我的影响也很重要,论坛的影响主要在于参与策划过程当中论坛自身的理念对我所造成的影响。从70年代开始柏林就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当时我很多的同事都来到了这个地方。他们从柏林带回很多的影片去香港电影节进行放映。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论坛也有一定的认识,从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们就非常的饿喜欢这个论坛,而对于论坛的认识也对于我们的工作及对电影的认识带来了很多的生机与启发。其实策划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来自参与策划及选片的过程中,这种论坛的形式在世界上的很多不同的地方都存在。比如巴黎与纽约都有类似的电影项目。这些不同的人在60年代的时候就认为电影不仅仅只是商业性质的影片,他也包括一些实验性质的独立电影和记录片。但是当时的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去看这些很有实验性的影片,所以论坛或是其他影像机构在创始之初是希望提供一种另外的观看方式。所以我们在参与这些项目与活动的时候可以想到很多新的理念关于如何去构思这样的独立影像的放映,这就是这类艺术项目在60年代所形成的影响。与其同时的一些电影节也开始创意自己的电影单元。这些发展及认识对柏林电影节了论坛的发展也曾经起到巨大的影响。

在过去青年论坛发展的40年的过程中,论坛已经建构了自身独特的个性和身份。接下来想请两位从历史的角度谈一下对论坛的身份及各自不同的理解,同时青年论坛作为柏林电影节的独立的单元的身份在整个柏林电影节中该如何延续和发展。

这个论坛之于电影节的身份及特色是作为电影节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我个人认为论坛最大的角色定位及特色是他的选片过程是独立完成的。之前论坛和电影节之间有很多的矛盾,这种矛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嘎那电影节也存在类似的矛盾,比如说导演与电影节自身的矛盾。自从我作为新的论坛主席开始从事青年论坛的具体工作以后我们的工作进展的比较的和谐了。我也参与了电影的评选工作,电影节本身不会对论坛的选片工作造成任何的影响。

电影节本身得以存在就有一些政治的因素存在。因为电影节必须保证选片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各个不同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影片,影片需要满足不同的发行人及发行机构的口味。但论坛对电影没有特别的风格需要,他可以独立的完成选片的工作。论坛不会根据电影的类型及影片的原产国及影片的拍摄时间去进行主观的评估及定义,而是公平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影片。大部分的电影节要么关注剧情片要么关注记录片,当然也会有电影节专门为剧情片设置放映单元,同时为记录片也提供放映单元。青年论坛不会区分剧情片和记录片,回有专门的单元放映混合记录片与剧情片。同时对于剧情片或是记录片我们也不会有具体的配额要求,所以我们不会去对剧情片抑或是记录片进行区分,因为很多时候电影分身是很难去对类型进行定义及分类的。

从地理的角度上来讲,世界各国的影片都没办法在一个电影节进行放映,所以青年论坛的思路是不会去专门关注哪国的影片,他的选片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另外一点是我们不光会放映一些最近的新的影片,我们也会对以前拍摄的电影进行一些重复的放映及回顾。因为我们认为历史不是静态的,它应该不断的去发展。可能以前拍摄的影片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而没有能够得到放映的机会,所以我们认为我们重新的挖掘这些影片并在论坛提供一个放映的机会也是有价值的工作。因为历史是不断的被改写的,我们需要对历史作出一个合理的公平的对待。其实电影节本身的特点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刚才我所说的几点只是表达了我们论坛所不做即回避的一些思路。定义是很难的,我乡青年论坛的宗旨就是希望我们的论坛不带有任何主观的偏见和偏袒性,对所有原创的影片开放。论坛的中文翻译是青年论坛,从字面上理解好象是专门为某个群体而准备的,实际上论坛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一种青年的态度及精神,他不是为某类观众量身制作的。

刚才我的同事已经的详细的谈论了他的观点,所以我没有太多需要补充的。但是我想说的是由于青年论坛本身的名字,在中国有一些误读的现象存在。这种误解在于对论坛的角色定位上面。论坛针对的并不是哪个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及处女作,比如说有些电影导演认为我要参加柏林电影节我的第一部影片可能需要放在论坛放映,然后第二部影片在柏林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放映。当然这样的例子是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是柏林电影节所要求的。论坛本身并不是针对导演的年龄及青春本身,论坛针对的是一种精神。

刚才克里斯托夫也谈到了论坛选片工作的独立性问题,下面我想请他从经济的角度就论坛的赞助机制及资金来源以及政府及赞助商的物质支持方便简单的谈一谈。

柏林政府在四十年前创立了柏林电影节论坛,但是电影节资金的最大来源来自于柏林政府和德国联邦政府共同提供。自从我上任青年论坛之后我们的预算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只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如果我们光依赖于政府的资金的话这个电影节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的。所以我们不得不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我们现在百分之60的资金来源来自于赞助商,所以赞助商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当然由于政府及赞助商的支持电影节的结构本身也会相应的发生一些改变。论坛本身存在不会与赞助商有任何直接的关系,电影节会有专门的部门去负责搭建和维护与赞助商的关系,所以论坛每年会收到一部分固定的资金,只要我们的运用资金符合合同上面的条款,某种程度上在资金的调配当面大体上是自由的可控制的,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拥有很大限度的自由。比如说我们在选片工作当中兴趣转移在某一个具体的领域的时候,我不需要征询任何人的意见我就可以做我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政府部门不满意的话他可能会停止对电影节继续提供资助,但是到现在为止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发生过。所以我们也不会直接和政府去进行不必要的交流及联系,因为论坛资金的所有渠道都是通过电影节直接拨款的。只要电影节最终受到广泛的包括政府机关、传媒及文化领域的关注并造成一定的反响,政府肯定是会相当满意的,另外政府也不会去干预我们的工作。

我认为论坛和电影节本身有一些互补的关系,因为论坛其实本身非常愿意从属于电影节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没有电影节的话论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现在每次电影节论坛部分的观众都达到十万人,这其实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因为论坛在艺术性上面并不需要对任何一种力量做出让步,不需要关注于娱乐抑或是商业方面的价值,所以如果没有电影节独立的承担相应的推广及宣传工作的话,论坛工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另外一方面电影节自身也需要论坛这样的一个平台。电影节本身并不能单单考红地毯和放映活动去取得成功,论坛在某种形式上作为一种支撑为更多的交流提供了可行性空间并作为一种补充内容使得电影节的内涵变的更加的深远和丰富,所以电影节和论坛之间是这样的一种互补和增益的关系。

接下来两位可以就论坛的选片机制来具体的谈一下,每年有多少部影片报名参加青年论坛同时选片工作又是如何进行和具体操作的。

柏林电影节每年大概会收到两千部电影的申请,申请的时间是每年的9月份开始,11月份截止。在这2000部影片中我们会选择35部影片去放映,我们需要看所有的影片然后决定哪些片子能够最后入围。更重要的是电影节通过对于世界上不同的影片的研究去发现和观察世界上哪些地方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趋势,有什么样的新的影片和导演出现或者是与论坛有关系的导演或人士它们对于最近新的影片及发展趋势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所以我们在世界各地的代表和朋友其实都对论坛的选片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我们都会增加5个制作影片方面的新的朋友,当他们发现新的影片的时候就会给我们打电话或是发邮件告知我们关于新的电影的一些具体情况,所以这种内部的网络实际上要比通过观摩申请电影的方式去挖掘电影要更重要。我们入围的三分之二的影片是根据我们内部研究及专业人士的推荐发现的,其余三分之一是通过申请的这个渠道获得的。

我们今年决定去一些不同的国家去看一些新的影片,我想问一下王庆镪先生是怎样建议或发现哪些地方有可能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发现的影片的存在?

我们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旅游以发现不同类型的新的影片。我经常在亚洲旅行为不同的电影节工作。柏林电影节每年都会有一个亚洲的旅行计划,旅行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举行。我们需要为这次旅行进行很多的筹备工作,我们在不同的国家访问的同时会碰到很多不同的朋友,我们会主动去问他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好的影片或新的发现。所以这是我们寻找到新的影片的一个途径,同时我们每年都会去一些固定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都是比较大的电影生产国。比如说日本、中国和韩国。香港也包括在里面,因为我本身的工作是在香港进行的。那么其他的一些国家我们会省慎的考虑是否要亲自过去,因为考虑到时间及精力的有限。可能有时候我们会去曼谷有时候会去台北。正因为此所以电影节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这种工作方式会不会让你们即时的发现一些优秀的影片呢?是否能够即时的深入到电影最有活力的那部分力量。比如说印度尼西亚在它刚刚表现出活力的时候是否能即时受到关注?

我们有时候不能即时的发现一些新的影片或新的潮流,这当然和我们选片人对某一地区的兴趣和关注有关,与我们的选片委员会的兴趣也有一部分关系。比如有些选片人对拉丁美洲的片子更感兴趣,有些人可能对欧洲地区的影片更感兴趣。但是我们选片人肯定是非常乐意第一个去发现这些新的潮流的影片的,然后会首先与这个国家的影片人和制作人取得联系并做一些选择。但是我们大部分的选片人决定在某一个电影节放映某一部片子,主要不是觉得这个电影节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选择,而是根据个人和不同电影节的人事联系和交流来展开工作的,这个和个人的信心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我们选片过程中需要快速敏锐的去对一些新的潮流及影片做出反应,比如在获得最新的影片消息后我们快尽快做第一个实地观摩的努力。当今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如果在20年前我们在某一个电影节放映越南的影片的话会显得非常的不和时宜而变成一个史无前例的事情,而现在做这件事情不论在哪里都变的很正常了。我们不能期待有太多的新的发现,当然选片人需要特别的敏感和敏锐,这种特质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需要专门用心有意的训练去努力提升。另外只有小部分电影节对于一些敢于做大胆创新的电影人表示欢迎,因为大部分做电影的人只会根据赞助商的意愿去进行拍摄。他们认为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创新可能会遭到赞助商的反感,所以柏林电影节相对来说有很多的可能性,并不会发生以上的种种情况。我认为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在我从事青年论坛的主席之前的一年,我已经开始关注越南的影片了。并不是所有的论坛都会关注一些新的电影,因为大部分的观众都是非常懒散的。他们不愿意去观看一些他们不熟悉的新的东西,他们如果对越南的电影不熟悉的话可能在放映现场会选择美国的影片,所以这样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我觉得论坛在选片的时候某种程度程度上也会关注影片的政治性,希望能简单谈一下如何理解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在今天的社会现实当中,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去强调电影的政治性?

这其实和论坛本身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论坛是在70年代初设立的,而70年代的时候政治在舆论及公众讨论范围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论坛对于政治的看法在今天当然也做了一些改变。但是其实也有很多的影片在70年代的时候有一些左派的思想,他们想通过电影去表达一些政治的看法及态度。今天我们不论是看剧情片还是记录片都不会因为他有一些政治的思想或运动观念而有强烈的反应。今天我们选择一些影片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政治思想的方式而不因为他本身的政治思想。之前我们放映的中国电影《牛皮》是在导演的房子里面拍摄的,而影片看起来是一部政治片实际上是一部剧情片。他其实关于家庭里面的私人生活,但是他本身也有一些政治因素在里面。他会反映中国的社会和一些政治的因素,也反映中国家庭里面的私人生活。所以我更愿意因为影片所反映的思考方式或是对待政治的态度去选择而不考虑政治思想本身。

记者:黄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