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后波普:东方遇见西方”波普艺术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伦敦萨奇画廊开展

时间: 2014.12.3

伦敦时间2014年11月26日,展览“后波普:东方遇见西方”(Post Pop: East Meets West)正式在伦敦萨奇画廊开展,从东方至西方本展首次全面回顾了在所有的二十世纪艺术运动中,波普艺术对世界各地存有不同甚至对立意识形态区域中的艺术家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展览集结了来自中国、前苏联、英国和美国的110位知名艺术家的250件作品,堪称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探讨波普艺术形式和持续影响的展览,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2月23日。

展览从波普艺术鼎盛时期在这些不同区域的艺术创作开始梳理,以栖息地(Habitat)、广告与消费主义(Advertising and Consumerism)、名人与大众传媒(Celebrity and Mass Media)、艺术史(Art History)、宗教和意识形态(Religion and Ideology)、以及性别和身体(Sex and Body)六个主题进行展示。本展检视了广为人知的西方波普艺术和相对而言较少人了解的前苏联“苏刺艺术”(Sots Art),以及中国的“政治波普”(Political-Pop)和“批判现实主义”(Cynical Realism)之间的关系。波普艺术被公认为上世纪最为意义深远的艺术运动之一,充分运用了来源于大众媒介和日常生活中可辨识的意象来反映我们所生存世界的本质。运用幽默白话的表现语言,自如借用流行文化,波普艺术打开了后世代艺术家们探索流行视觉意象之门,并通过所鉴所用图像的公众熟悉度,建立起与普罗大众的联系。

“后波普:东方遇见西方”由知名艺术批评家兼作家、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前馆长安德烈•爱罗弗雷(Andrey Erofeev),曾在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策划多个回顾展和波普艺术展的独立策展人马可•利文斯通(Marco Livingstone),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汉雅轩画廊、亚洲艺术档案联合创始人、艺评人兼策展人张颂仁共同策划实现。

本次参展艺术家作品涵盖广泛,从英国的格伦•布朗(Glenn Brown)、加里•休姆(Gary Hume)、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马克•奎恩(Marc Quinn)到美国的麦克•凯利(Mike Kelly)、杰夫•昆斯(Jeff Koons)、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等等,再到中国的知名当代艺术家如艾未未、方力钧、谷文达、邱黯雄、隋建国、王广义、王兴伟、曾梵志、邱志杰、张培力和周铁海等等均有作品列入展中,而展中亮点还包括来自前苏联的多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首次亮相欧洲。

来源/ 萨奇画廊
编译/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