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床与钟之间:蒙克特展再临SFMOMA

时间: 2017.8.30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早在其而立之年,既已是当时最为瞩目也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然而,就像他本人于1939年所坦白的那样,画家真正的突破来得非常晚,“实际上在50岁时才刚刚到来”。展览“爱德华·蒙克:床与钟之间”(Edvard Munch: Between the Clock and the Bed),以艺术家晚年的自画像为开端,选取了他表现艺术、爱情、死亡、时间流逝等主题的作品共44件,以期重新审视蒙克的绘画生涯。这些作品以其思想深度和技术上的大胆尝试,揭示了蒙克改革者的身份——无论是在其突破之年还是成熟时期,画家锐意进取的精神始终清楚可见。

蒙克1893年创作的《呐喊》早已成为了偶像(icon)一样的存在——它是学校宿舍装饰的标配,被印在各色T恤、马克杯上——但它无处不在的趋势似乎也蒙蔽了画家近60年创作生涯中的其它作品,仿佛蒙克在艺术史上不过是昙花一现。实际上,蒙克是一位异常高产的画家。1940年4月,亦即艺术家逝世的几年以前,蒙克将自己的大量作品捐赠给挪威奥斯陆市,其中包括约1200件绘画、7500件速写和水彩、18000件版画和13件雕塑。这些作品后来成为了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基本馆藏。

展览“爱德华·蒙克:床与钟之间”,由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奥斯陆蒙克博物馆合作举办,策展人加里·加勒斯(Gary Garrels)和凯特琳·哈斯克尔(Caitlin Haskell)从蒙克逾1700张绘画创作中精心挑选了近45件作品带到SFMOMA,其中六件更是首次在美国展出。除却前面提到的奥斯陆蒙克博物馆,挪威的奥斯陆国立艺术、建筑和设计博物馆、卑尔根科德艺术博物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提尔斯卡画廊、哥德堡艺术博物馆和丹麦的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对此次的展品亦有所贡献。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SFMOMA的这场展览,观众要走遍斯堪迪纳维亚半岛才可能看尽这些作品。

其实,1951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曾举办过一场以蒙克的绘画作品为主体的特展。湾区素有具象绘画的传统,因此当蒙克晚期的作品首次在SFMOMA展出时,当地的艺术家和批评家间一片哗然。他们突然遇到这样一位极为成熟又鼎鼎有名的具象艺术家,却发现自己对其20世纪以后创作的作品几乎一无所知。

66年后,这位与亨利·马蒂斯、巴勃罗·毕加索、勒内·马格里特齐名的艺术家重新“造访”美国。关注画家后半生的创作仍然是展览的特点。对此,哈斯克尔十分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主张:“我们希望消除这样一种成见,亦即蒙克不过在19世纪末创作了一批前卫的象征主义作品,此后便脱离了艺术界的前沿。” 展览也的确向观众证明,纵观蒙克的创作生涯,艺术家始终没有放弃在技术上进行广泛而大胆的尝试。他有时经年累月地修改同一张作品,甚至曾(臭名昭著地)将它们放置在室外,任凭其沾染上水渍、鸟粪。他反反复复地表现同一主题,或者是为了满足某种冲动,或者是为了创作系列组画,如同在策划自己的作品全集。

1900年前后,蒙克已经以弄潮儿的形象在国际上小有名气。尽管他于1892年在柏林举办的展览被看作是一场丑闻而很快叫停,但在1912年独立联盟展览举办之时,蒙克已经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对艺术家本人来说,这意味着他取得了一定的财务自由,不必为艺术市场左右。

1911年,蒙克回到挪威,至死都没再离开。出于对艺术史将如何书写自己的关切和对长途运输自己的作品的担心,艺术家保存了后期的大部分作品而没有出售。1940年纳粹占领挪威后,蒙克担心自己的作品会被纳粹虏去,于是将之尽数赠与故乡奥斯陆市,希望它们能够由此得到必要的保护。

“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你需要到奥斯陆,特别是蒙克博物馆,才能够理解蒙克后半生的作品。” 加勒斯坦言,“直到在奥斯陆看到如此丰富的蒙克作品时,我才恍然意识到,《呐喊》无疑被偶像化了,它绝不是蒙克最为出色的作品。画家有许多远比《呐喊》重要的创作。”这也是为什么展览并没有收录这幅名作,加勒斯希望能够以此增进人们对蒙克作品的多样性的认识。置身在这些驳杂的作品间,观者恍若潜入了蒙克独特的世界观。毕竟,艺术家实在擅长调动个人情绪。借用哈斯克尔的话讲,“你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我’在向你讲述一段往事,‘我’在向你坦陈一个秘密。”蒙克之所以热心具象艺术,或许也正是出于这样的需要:他总是想要借作品来讲故事,来创造一个叙事结构或具体情境将绘画同主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蒙克对材料、形式的理解未必逊色于任何一位抽象艺术家,但对他来讲,抽象艺术从来都不足够。

与此同时,蒙克对双重人格、公共人物的形象等问题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这一点出发,他显然是超前的,令人很难不联想到更晚些时候的安迪·沃霍尔。在蒙克的许多自画像里,画家仿佛在扮演不同故事中的角色,这一点在《西班牙流感后的自画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蒙克本人分明从未得过这种流感。但这场流感确曾在一战期间夺去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在挪威自是人人关注的议题。于是,画家将自己描绘成一副身患流感后大病初愈的模样。疾病,与生育、死亡、爱情、冲突、两性间的紧张关系……这些戏剧性的、多少有些神秘意味的主题一样,始终是蒙克所惯用的主题。他也绝不是唯一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和亲生经历区别开来的画家。该作也再一次印证了蒙克对具象艺术的兴趣:他既然需要表现疾病,就一定会将病痛——情感上的悲哀与肉体上的折磨——落实到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上。蒙克始终希望借助绘画这一媒介将意象具体化、形象化、物质化。直至生命尽头,蒙克的作品也终于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它们是如此直接、原始,令人欲辨忘言。

编译/李湘宁

(文章整合自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相关报道)

展览信息

标题:爱德华·蒙克:床与钟之间(Edvard Munch: Between the Clock and the Bed)

时间:2017年6月24日-10月9日

地点: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