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下午三点半,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精神游牧——赵培智作品展”将于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美术史学者邵大箴先生担任展览学术主持。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
赵培智的作品中,“顽健”成为画面形象的表现,这是艺术家对于艺术语言的突破和自知自觉的创作警醒。这种觉醒带有某种理性思维的特征,开放自己的认知边界,重塑和重新认知世界的过程;也充盈着感性的宣泄和传达,用整体而非局部的画面,呈现深沉的,超越时间空间的情感。所以在《相马图》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艺术家理性的艺术处理,又能从画面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强烈感情。
——张子康
赵培智的油画塑形一直受着英国当代画家弗洛伊德的影响,但其骨子里却颇得中国人物画家梁楷的写意风范,由此以中国写意为精神内蕴而将弗洛伊德与罗马尼亚画家巴巴相融合的新创。这些画作看似一挥而就,其实充满了和他画群体人物一样的对画面结构作整体性布局的苦心经营以及对多层次色彩处置的巧妙组合,薄施、覆盖、厚敷、堆塑,不一而足。在此,也可看到赵培智对色彩的修养与驾驭、对头部与肩颈关系的动态把握、对人物表情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这些画面的色彩经营极其精到,极少用原色直接涂到画布上,白色的头巾往往是米灰色的,橙红色的头巾常常是杏黄色的,而这些都与土黄与肉色混融的面孔相得益彰。总之,这些以“面孔”为主题的画面,充分展示了赵培智对色彩的敏感以及对其微妙的驾驭。
——尚辉
我始终认为绘画中存在着类似黄金比例一样的某种规律,每当我们品读传统绘画里中外名作时,作品无不透露出某种难以言传的东西,熨帖人的心灵,契合着人性共通的审美要求,但它绝不书上所罗列的构图法则之类的简单东西,它是由一系列艺术基因码构成的,而且有无穷尽的排列组合,因此我认为绘画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在不断实验它的不同组合而产生视觉与心理的反应,以期能破解触动人灵魂的属于我的基因码。
——赵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