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法老的国度”于浙博开幕:讲述古埃及人的精神和宗教世界

时间: 2019.1.30

2019年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在西子湖畔开幕,展览展出来自意大利罗维戈研究院、威尼斯国立考古博物馆、罗伦萨埃及博物馆、威尼斯国立历史博物馆、佛罗伦萨埃及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的180件古埃及文物。意大利的博物馆机构拥有极其丰富的埃及藏品资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罗马贵族已热衷于收集埃及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罗马的遗产逐渐为意大利所吸纳。此后的19世纪,大量考古探险队追随拿破仑的远征足迹到达埃及,带来了文物数量的成倍增长。

展览分“尼罗河的赠礼”“众神传说”“复活的密码”“生活在尼罗河与绿洲之中”“永生传说”五个部分,通过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会生活、丧葬文化等各个方面,勾勒数千年前尼罗河两岸的生活风貌,探索古埃及人复杂的精神与宗教世界。

尼罗河的馈赠

埃及又称“黑土地”,四周环绕着利比亚和阿拉伯高地、沙漠和海洋,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尼罗河从这一肥沃的狭长地带流过,河的两岸是绿色带状的冲积平原,古埃及人就是在这片河谷平原发展出了他们的文明。尼罗河谷是沙漠中的绿洲,对埃及人而言,尼罗河是生命之源。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又带来了大量的污泥,为埃及人沉淀下肥沃的土壤。在古埃及人的宗教中,尼罗河是被崇拜的对象。而埃及正是尼罗河的赠礼。

拿破仑于1798年在埃及发起了军事行动,这场行动的重要之处在于,由150名数学家、医生、植物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团队随军远征,他们准确记录了当地的古代遗迹,研究了埃及的地理、植物、动物和矿物,并记载了人们的生活。

众神传说

古埃及人创造了一系列的创世神话,而且是一系列不同的神学体系。不同神学体系之间并不排斥,而是相互借鉴与融合。神学体系背后是古埃及人对所生活世界的丰富思考与想象。诸神奇特的形态,体现了古埃及人对自然力量的瑰丽想象,而宗教信仰规定了人们应当遵从的道德规范,也展现了古埃及人对生活的种种愿望与期许。

有趣的是,在古埃及,动物享有高度崇拜。据估计,大约每四到五个埃及象形文字中,就有两个与动物相关。于是,还有动物木乃伊的存在:在来世与生前的宠物为伴,提供来世世界的食物,奉献给特定的神明,作为特定神明的象征。

复活的密码

“象形文字”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神圣的雕刻图案”,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象形文字。然而随着托勒密王朝的覆灭,这种古老的文字逐渐为人们所淡忘。1799年7月19日,在埃及的罗塞塔村,拿破仑的随军学者发现了一块黑色岩石,表面刻满当时谁也看不懂的古埃及圣书体、世俗体象形文字,以及古希腊文。通过三种文字的对比,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成功解读了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终于再度复活,成为现代人与古文明对话的钥匙。

生活在尼罗河与绿洲之中

古埃及人的墓葬中绘有耕种、争战、狩猎、宴乐等各色生活场景。他们使用过的住宅陵墓、纸草文献、饰品器物,散发着独特的生活气息。

从法老到百姓,所有古埃及人都沉迷于香料带来的愉悦。混合着香料的油膏不仅可以作为皮肤保湿剂,还能放置在头顶,融化时便能让全身散发香气。古埃及人的衣服大多由亚麻制成,轻便舒适,透气凉爽,冬天则穿羊毛织就的保暖衣物。王室成员和贵族喜欢用黄金,以及象征尼罗河的深蓝色天青石,民众偏爱斑斓的贝壳和彩釉陶珠。晚期王朝时代的装饰风尚出现希腊化的趋势,项链上除了各色宝石之外,还以蜡制花朵、彩釉陶器制成护身符作装饰。

永生传说

在古埃及传说中,太阳会在日落时被天空女神努特吞下,第二天早上又重获新生。为了在永生的世界继续享受生活,法老和贵族将大量财富和人力倾注于修建宏伟的陵墓,墓室中放满各式各样的陪葬品;他们用防腐剂和香料保存躯体,等待灵魂重回身体。这些丰富的想象和实践,造就了古埃及极度华美的死亡文明。

古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来世观,因此他们建造金字塔,将遗体制成木乃伊。其中,戴有镀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高179厘米,身体以布带缠绕,制作成复杂的菱形图案。覆盖在头部的木乃伊面具彰显了他的贵族身份,脸部镀金,其他部分则绘有逝者向诸神敬献祭品的情景。

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文、图/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