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日,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将举办“王焕青:85新潮以来的艺术创作”大型展览,以全部五个展厅呈现艺术家王焕青自1982年以来的重要作品,涉及油画、装置、影像、纸本等多种创作媒介。作为艺术家的首次回顾展,展览分为“I.纯真的欢乐颂(1982-1988)、II.哀伤无处逃离(1990-2008)、III.微暗之火(2009-2018)、IV.轻声低语(纸本与手稿)、V.沉重的肉身(装置)、VI.假面舞会(影像)”等六个章节,以编年史的方式结合不同类型的创作主题,对王焕青自“85美术新潮运动”以来的创作脉络进行系统性的学术梳理,既试图探究其艺术生成路径及其美学成因,同时也可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如何诠释和实践“85艺术精神”的一个独特个案。展览由夏季风担纲策划,将展至4月17日结束。
王焕青,1958年出生于内蒙古莫力达瓦旗。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梅尔尼科夫油画研习班和第六届油画进修班学习。现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新媒体与动画专业。1982年,王焕青大学毕业后分配至衡水地区群艺馆工作,开始接触和考察具有原始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中国传统年画中那种丰满构图、粗犷线刻、设色鲜亮和装饰夸张的表现样式,让王焕青感受到了民间美术潜存着某种与西方现代主义不谋而合的美学特质,由此“潜心研究其缘起、内在精神、造型特征,而又试图立于现代意识,对其作清晰的分析,把目标定在创立现代艺术之上”。(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 1985-1986》)王焕青以民间美术与西方现代主义有机融合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文革美术”遗留下来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样式,让王焕青和友人创建的艺术社团“米羊画室”引起了全国性关注,确立了他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重要艺术家的地位和声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焕青摒弃了农民画样式的外在形式,开始内在性重建绘画另一种表达可能的途径。“我不大能原谅自己在经验里重复,尤其不能允许在意识到这样会造成肤浅的风格的时候去恪守它。”(王焕青)1990年创作的《北方故事》,是王焕青作品风格流变的转折点,画面中透露出来的悲剧性历史感和史诗性,既回应了八十年代末的历史事件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转型,同时也为他此后的创作确定了根本性的美学基调。除了艺术家的身份,王焕青也是一个教授、编剧、导演、写作者、策展人和出版人。作为曾经轰动一时的话剧《切•格瓦拉》和《我们走在大路上》的主创人员之一,王焕青身上知识分子固有的品格和良知——尤其是少见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让他具备了异于一般艺术家的开阔视野和敏锐洞察力。在近几年的创作中,王焕青不断地在自我颠覆中推陈出新,聚焦人性的疼痛以及精神层面的困惑,并以纯粹的黑白两色为这个无可名状的时代塑像。
纵观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王焕青对时代演进和社会发展的预见、凝视以及关注,绝非停留在描摹写实的浅表层面。处身这个无可逃离的“焦虑的时代”(W. H.奥登),他的创作理念继承了存在主义的信条,自由、孤独、焦虑、存在的价值,自始至终成为他各个时期作品的核心脉络。他既没有把精神存在与社会以及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也没有因为现实的残酷而遁入虚无之中,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创作来抵抗和消弭这个时代的种种焦虑症结,从而让作品散发出当代艺术创作中罕见的形而上意味。正如尚扬赞誉他是“为数不多继承85艺术精神的艺术家”,体现在王焕青身上的,或许就是那些大多数优秀艺术家共有的品质:高贵的激情,爱的勇气,理性之光,以及永无休止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展览信息
艺术家| Artist: 王焕青| Wang Huanqing
策展人|Curator: 夏季风| Xia Jifeng
开幕时间 | Opening: 2019.3.2 16:00
展览时间 | Exhibition Dates: 2019.3.2-4.17
地点|Venue: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地址|Add.
北京市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
E06, 798 Art Distric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