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上午,“滇西奇葩——云南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展出来自滇西的百余件木雕精品。
剑川,地处云南西陲,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多彩的民族风情,使剑川有着“白族文化聚宝盆”的美名,在汉、白两种文化的交融渗透过程中,孕育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剑川木雕”。剑川木刻历史悠久,“剑川入海口”出土的5300年前的木制农具、建筑木构件,可以看作是剑川木刻的远古源头;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川石钟山石窟”中石雕仿木结构建筑和精美的龙椅,映证出唐宋时期剑川木雕的成熟;明清直至民国,剑川木刻已闻名川黔,云南境内几乎所有建筑木雕都无不出自剑川木匠之手;1996年,文化部命名剑川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2008年,文化部命名剑川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1年,剑川木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80年,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吴作人先生,慕名来到剑川,参观了精湛的剑川木雕之后,欣然挥毫留下“滇西奇葩”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也是此次展览题目的来源。此次展览共展出木雕实物一百多件,有明清木雕、建筑木雕、实用木雕、装饰木雕、陈设木雕等类型,展现出剑川木雕的精湛工艺。展览还展出大量图片资料,观众可以了解剑川木刻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等内容,展览现场还有木刻艺人现场制作木雕,观众更能直观了解剑川木刻的工艺流程。同时一部关于剑川木匠神话故事的影片《雕龙记》在展厅播放,《雕龙记》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59年完成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第二年获布加勒斯特国际电影节“二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与剑川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这次展览,目的在于全面展示剑川木雕的历史、现状和工艺等,并希望通过展览呼吁和期盼,更多人的人了解大理剑川,了解剑川木刻,并传承发扬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美术学院十分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并成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是我国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前沿。中央美术学院还是教育部首批对口帮扶滇西边境山区的高校,这次展览就是落实教育部加快滇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计划的具体表现,本次帮扶计划为期5年,将持续至2017年,双方未来将持续进行教学实践基地、文化交流平台搭建等合作内容。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2日。
文/张文志
摄影/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