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墨不再刻意强调“出世”而是走入平常生活,不再一味承袭对“传统”的想象而是介入当下,走进现场。这是对水墨的背叛,亦或是水墨在当代的又一次突破?
从“水墨方向”系列中对艺术家个案的思考,到“墨测高深”探索水墨在空间拓展的可能未来,再到“1980年代水墨景观”填补艺术史中的缺失片段,直至今天“现场:跨地域的水墨经验”回归当下、回到生活,喜玛拉雅美术馆不断地梳理和探索当代水墨的各种可能。
作为“2014年国际新水墨大展”互动展,“现场——跨地域的水墨经验”选取“水墨当下”这一不曾被正视、鲜有被探讨的线索,以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内地30多位艺术家180组描述日常生活的水墨作品,在新水墨如此热闹的今天,表达直面生活、介入当下的社会、人文诉求。展览通过对“现场人物”、“现场生活”、“现场环境”、“历史现场”等篇章展开叙述,呈现别样的水墨景观。
李惠昌用他敏感、纯净而又轻柔的笔墨,在薄而灰的调子里牵引出个人内心深处的抗争、反叛与怪诞的状态;李周卫则以描绘被大面积的空白包围着的弱小人群,从群体性生存状态的角度刻画“现场人物”。李津就其“生活”中饮食男女之“现场”,不加掩饰径直表现,既有生活的真实又是调侃性的艺术状态。王南溟用宣纸拓印的方法,把郑州西流湖干裂的土地事件凝固为视觉形式,将“环境现场”加以讨论。毛冬华对水墨画的探索,则是将传统笔墨的意趣融入到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和全新画面形式的构建中;她笔下的“历史现场”是可以触摸的过去,也是可以想象的未来。邱志杰的《上元灯节》刻意营造具有历史感的现代都市人文画面,一切因时间的植入,让历史场景当下化,让当下社会情境具有历史感,把人带入整部绘画史,整部文学史中。
当传统笔墨文化内涵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几乎消失殆尽,脱离了社会情境的传统水墨只能是符号化的所指和当代人的想象。固有定式的“传统水墨”思维逐渐发生转变,水墨介入生活、介入当下之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观?时至建馆9周年之际,一直将“水墨”作为重点研究项目的喜玛拉雅美术馆推出“现场——跨地域的水墨经验”展,打破“墨守成规”,开启“水墨当下”的新探讨。此展览将持续至7月15日。
展览时间:2014年6月5日-7月15日
展览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杜小同、郭捷忻(新加坡)、郭孟浩(中国香港)、黄琮瑜(中国香港)、洪成旻(韩国)、黄千伦(中国台湾)金英三(韩国)、雷大卫(澳大利亚)、雷子人、李重重(中国台湾)、李惠昌、李津、李周卫、林铨居 (中国台湾)、刘琦、刘妍、毛冬华、倪再沁(中国台湾)、秦风、邱志杰、陈玲娜(新加坡)、文凤宣(韩国)、魏青吉、邬一名、王南溟、许静、袁顺、朱兴华(中国香港)、郑光熙(韩国)、张富峻(中国台湾)
图片提供/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