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华祥个展“三条命”即将于CAFA美术馆开幕

时间: 2015.9.7

2015年9月11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5”《三条命——王华祥个展》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期为一个月。

此次展览之所以以“三条命”来命名,在策展人刘礼宾看来,一是为了彰显王华祥的多重身份,二是为了突出他充满活力的存在状态、创作状态、思考状态。具体到艺术家身份来讲,王华祥也兼具了最初使他一举成名的“版画家”、倡导“将错就错”理论的“素描大师”、体验颜料物性的“油画家”三个头衔。从“状态”来讲,王华祥是一位质疑者、反叛者、挑战者。更深的动力来自,他是一位敏感者、求真者、独执己见者。

据策展人刘礼宾介绍,这次展览的新作多基于现成品而成:废旧行李箱、花盆、树枝、假花、木偶、抽屉、雕塑教具、调色板、树脂……如果仔细回溯一下,这些物体本来就是王华祥的“画中物”,而有意识使用现成品,正式开始于他2010年的《等待花开》系列作品。废旧行李箱——《家庭》(1994年),树枝和假花——诸多系列作品,木偶——《并非虚构》(2012年),花盆——《等待花开》(2014年),抽屉——《拉开的抽屉》(1995年)和《隐私》(1996年),雕塑——素描作品,调色板上的油画颜料——《名画》(1995年),树脂——《晚饭之后》(1994年)中的“流体”。不知道王华祥自己在选择这些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凡有过写生经验的人都知道:当画过某人、物之后,对他(它)的理解会深入很多。不经意的选择,可能也会有非偶然的结果。新近在王华祥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手写文字,又让人们回溯到90年代他作品中的书法,不过气息已经全然不同,与画面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非只是提示、对峙、挪用、嫁接。既增强了画面的轻松感,又加强了“词与物”的互相激活关系。颜料的“物性”和文字的“质感”本来就是相通之物,视觉语言从本质上并不区别于文字语言。

王华祥在作品自述中提到,艺术家是一种职业,他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公众对话。但是,无论多么努力甚至是呕心沥血,我们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我们会为此痛苦吗?我终于明白:这种诉求是愚昧的,它产生了盲目的而且是无法实现的野心。我变着方儿表达,多半是迎合自己,小半是讨好别人。但都不是出于现实的功利考虑,而是被一种超我的力量驱使,我,只是它的工具。我因顺应它而快乐无比。它是啥?我不知道。但是,它借助我的作品显形。每个人都有箱子,就如同每个人都有密秘。我的肉体就是我灵魂的箱子,而我借用的箱子里装着的,正是我对艺术和人生的不为人知的想法。它们将在9月10号央美美术馆公之于众。

开    幕:2015年9月11日上午10:00
论    坛:2015年9月11日上午10:30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
论坛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
展览时间:2015年9月11日—10月9日
创作视频链接:http://v.qq.com/page/d/6/9/d0164ws8s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