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论坛丨城市公共空间思考——墨西哥城与北京城

时间: 2019.9.10

北京与墨西哥城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高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两座城市在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的改善上正面临相似的问题。9月7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主办的系列学术论坛在学院电教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公共空间思考——墨西哥城与北京城”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墨西哥和中国的青年学者,共同探讨有关城市政策、社区参与和互动、空间建设和设计方面存在的挑战。

论坛伊始,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先后致辞。

朱锫教授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墨西哥城的走访经历,他发现墨西哥城不仅具备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诞生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当代建筑与装置艺术,形成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这种独特的空间为城市生命输送着血液。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自然产生破坏,让城市公共空间逐渐衰竭,同时也造成了文化的缺失。面对这样的危机,朱锫教授希望中国和墨西哥两国学者能够提出彼此的困惑和具体的应对方案,为两座城市的未来提供学术支持。

王中教授则直言北京的城市空间面临着与墨西哥城相似的挑战,40多年来的“摩天大楼”现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见证,其背后却是历史文脉的割裂。北京城曾是《周礼•考工记》中王城布局的实体参照,但如今这座城市的一些区域已经被环路和高架桥拦腰斩断。因此,王中教授认为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法律机制不应该相互孤立,城市建设需要继承历史上的整体概念。此外,他还提出了AUD(Art-Oriented Urban Design)这个综合性的理念,提倡用艺术思维激活和优化城市公共空间。

3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 王子耕.jpg

接下来,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王子耕的主持下,五位来自墨西哥城和六位来自北京的学者轮流进行发言。

4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琳.jpg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李琳主要谈论了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愿景。首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并且高效地扩展人类生活的空间。其次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品质:城市品质的提升需要个体对社区价值的认同,完成这种认同需要具备充足的公共空间和安全的基础设施。产生最后是设计实践的转变:城市建设的项目类型从大规模的扩张转变为对街道或区域环境的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老百姓对环境的看法。

5 帕尔马建筑工作室建筑师 迭戈·埃斯卡米拉.jpg

来自帕尔马建筑工作室(PALMA / Architecture Studio)的建筑师迭戈•埃斯卡米拉(Diego Escamilla)喜欢从年轻人的视角进行一些比较有创意的尝试。比如他所展示的广场项目,规模不大却吸引了许多社区里的居民。他认为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像一个公共“玩具”般让人们参与其中。

6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 虞大鹏.jpg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虞大鹏介绍了一项名为“行走北京”的研究课题,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年。他带领学生挑选调研点,先观察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群的活动,对碎片化空间的尺度和建筑材料进行分析,再展开线性研究,达到对整体空间的系统感知,最后试图在不同时期、不同功能、不同体量的城市空间节点上营造“适合行走的空间”。

来自MMX建筑工作室(Jorge Arvizu Garduño)的建筑师豪尔赫•阿维苏(Jorge Arvizu)介绍的是一个重建于地震灾区的公共项目。他认为公共空间的目的是将整个城市联系起来,但墨西哥的许多城市在设计过程都缺乏连贯性,也就很难展现独特的本地文化,他希望自己的项目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周全,创建一个和谐的城市空间。

7 META工作室建筑师 王硕.jpg

META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王硕介绍了在北京老胡同进行的城市研究案例。他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信息测绘(mapping)、跨学科对话(collaborating)、模拟还原(stimulating)、确定方向(projecting)。跨学科研究是META工作室的一个方向,他认为有效的城市研究应该突破单纯的“建设”,提供多种选择和多重视角,毕竟在保护和拆违两个极端之间,有许多复杂的文化、经济、社会因素被忽略了。

来自普罗达克托拉(PRODUCTORA)建筑工作室的维克多•杰米(Victor Jaime)通过自己的项目表达了对公共空间的看法,他认为公共空间不仅是一种景观设计,还是文化活动的中心。人们共享同一个空间,在其中进行交流,同时还会倾注一定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空间帮助人们实现了自己的社会身份。

来自神奇建筑研究室的主持建筑师朱起鹏对北京宏恩观和赵府街附近进行了深入调研,这一区域曾经仅依靠几堵墙就分割出复杂多样的功能区,同时集合了各种阶层,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然而几年间,经历了封墙、拆违、关停之后,一个充满活力的场域仿佛消失了。不过社区的自发性和空间管制之间的冲突和张力似乎在以无名店铺的形式悄然延续。在朱起鹏看来,这种延续并不乐观,这场变革背后还有一场看不见的变革,对当今的城市规划而言是一种警示:物质形象被抹去后,依存于此的生活方式最终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8 TO建筑工作室 卡洛斯·费西奥.jpg来自TO建筑工作室的卡洛斯•费西奥(Carlos Facio)认为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他介绍了一件在广场上的公共装置艺术,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墨西哥的传统建筑,它类似金字塔,与很多其它国家的传统建筑也有相似之处。卡洛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作品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联系起来,让人们理解墨西哥城复杂的历史面貌。

9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何可人.jpg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可人分享的课题是“都市空间的表达与再现”。她从其它学科中汲取灵感,带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北京的旧城区展开调研,通过测绘、采访、对比研究等方式“再现”动态的城市空间。为了捕捉空间中的记忆和故事,他们还会在社区中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取得居民的反馈意见。何可人教授表示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聚集全球的学者,共同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学术研究。

10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卡尔拉·罗德里格斯.jpg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建筑学院教师卡尔拉•罗德里格斯(Karla Rodríguez)介绍了其课程中的一个实践项目,项目最终呈现的是一个由不同地点借来的“门”所组成的公共装置艺术,其初衷是希望去探讨城市边界的流动和交织,不仅涉及物理的边界,还有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边界,而“门”的开放与闭合其实就代表了一种流动性。学生们在借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了解居民在城市空间中的感受。

11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侯晓蕾.jpg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侯晓蕾通过北京景山地区的案例阐述了城市景观退化的问题。从测绘图上可以看出,过去作为公共空间的胡同受到了威胁,致使整个区域的外观发生了变化。因此,她组织团队开展老城区再生计划,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公众的需求,最终得出了四种改造方案:第一,对微空间进行再造,融入更多的功能;第二,将被私人占领的公共空间进行开放;第三,对交通站点进行综合改造;第四,构建文化旅游线路系统,鼓励慢交通。他们希望运用可循环的建材进行改造,同时改变社区的管理方式,进而弥合私人空间与公共区域的界限,最终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14 圆桌讨论现场.jpg

本次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中,中墨双方的学者围绕城市污染、城市规模、临时建筑、交通状况和公共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北京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的改善,中方学者认为北京更多地采用了严格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建设“海绵城市”也是一个高效的方式,比如通过特殊的材料和合理的景观整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掉城市中的噪音污染。而“视觉污染”问题则充满争议,有人认为清除或统一街道广告能够让城市更加整洁,但也有人认为这会让城市缺少生趣。

建筑师王硕发现墨西哥城有许多临时建筑或公共装置艺术,似乎反映出他们不再选择去“构建”更多的东西,而是在已有的空间中植入一些东西,让公共空间有机地再生。墨方学者豪尔赫•阿维苏表明,他们不会去建造太多永久性的东西,而是先进行一些实验,去了解人们真正的需求,这也有助于形成更开放的空间。

“对城市的期待直接关乎我们的价值观,我们需要认识到怎样的城市空间才能够承载我们对文化和生活的期许,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有温度的城市中。”活动尾声,论坛主持人王子耕总结道,“本次论坛通过双方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的研究案例,收获了许多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思路,为未来的城市建设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希望建筑学院的系列学术论坛能够成为国际交往和探讨建筑问题的的平台,也期待与各位同仁展开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文/胡子航
图/胡思辰、高铭璐、胡子航

会议筹备:王子耕,候晓蕾,刘斯雍,刘焉陈,曹量,韩涛